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呼唤语文教师“内功”的回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玉萍

  【摘要】隐性备课是语文老师修炼的“内功”,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着手:有层次地、多角度地读;有抓手、有方向地品;有目的、有价值地议。“内功”练得扎实,对文本有融会于心的感受,有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内化成丰富的思想内涵,外化为灵动的教学语言,使课堂散发出它内在的魅力。
  【关键词】隐性备课;读;品;议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如今,当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充斥我们的课堂,当琐碎的杂务挤占了老师的时间,当浮躁的社会撩拨人们的内心。老师们,你的“内功”被遗忘在了哪个角落?我们提倡“以生为本”,我们鼓励“学在中央”,而我们老师是退出舞台了吗?不,我们应该显在幕后,隐于台前。语文课要从“文本”走向“生本”,最基本的前提仍是教师有扎实的“内功”。只有当教师本人对文本有了融汇于心的感受,有了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才能将这种理解内化成丰富的思想内涵,外化为灵动的教学语言,达成师生共同成长的有效课堂。
  一、有层次地、多角度地读
  (一)有序推进,不急不缓
  教学对学生提出的一项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不仅仅应是对学生的要求,教师自身首先必须做到。不同题材、体裁的课文,运用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听读等多种方式,达到熟读的程度。例如《人类的“老师”》这一篇科普小品,课文列举充分的事例,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作为教者,我首先通读一遍课文,然后再根据课后生字词,重点圈出文中对应词语,接着再反复朗读课文多遍,熟知课文内容,然后画出文中重难点的句段,反复斟酌体会。
  (二)立足文本,扎实有效
  寻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抓住“课眼”,有的放矢,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人类的“老师”》这一课的备课过程中,通过多遍朗读,我发现这篇课文内容较丰富,举例讲述了人们从许多种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故事,但是只要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啊!带领学生认识到生物给人类带来的启示,然后一一梳理文中的例子,这样抓住一条主线,紧扣文本,思路就十分清晰。
  (三)丰富情感,更添生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设身处地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在熟读和基本抓住课文突破口和主线的基础上,我们下一步的朗读会更具有意义。当教者的真情融入这一次朗读时,情感的升华是水到渠成的。例如《人类的“老师”》这一篇课文,在多次朗读并抓住主线后,教者对课文中的例子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这些平时并不稀奇的生物也由衷地产生了一种敬仰之情。虽然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此时的朗读却不再是枯燥单调的,语言中饱含着对自然界生物的敬畏之情。
  二、有抓手、有方向地品
  文本的领悟对备课很重要,但“生本”亦十分重要,要从“文本”走向“生本”,将以文为本与以生为本结合起来。教师钻研教材要“深入”,处理教材要“浅出”,这样循循善诱,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品文”这一过程中,细细品悟一字、一词、一句、一段、一篇,神韵则了然于胸。我们主要抓住以下三个生长点,进行品读,实施备课。
  (一)以学生原有知识和体验为新知的生长点
  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是学生固有的财富,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到学生原有储备。例如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学生都有切苹果经历,了解切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更换一种思维方式,想一想,猜一猜,试一试,还可以有哪些其他的切法,通过思索和尝试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刮目相看”。
  (二)以学生有疑惑、感兴趣的地方为新知的生长点
  首先,教师要问自己:教学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吗?教学《人类的“老师”》这一课时,我抓住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当一次探索家,走遍大自然,与大自然的生物进行对话,探索生物给予人类的种种启示。学生以探索家身份自居,热情不断高涨。其次,教师要问自己:教学设计关注到学生的困惑了吗?如看到《人类的“老师”》这个题目,学生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人类的“老师”是谁?“老师”教给了人类什么?人类向“老师”学习的结果是什么?还有哪些生物可以充当人类的“老师”呢?当疑惑一层层延伸,我们的备课也就有了一条清晰而明朗的思路。
  (三)以学生查阅,教师提供的课外资料、信息为新知的生长点
  课外资料和信息是备课过程中我们应加强关注的内容,课文不是有限的,它的外延十分广阔,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搜集和认识,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备课中。例如教学《三顾茅庐》这一课,文章较有典型性,师生在共同学习课文前都相应地做了资料的搜集、阅读工作,了解了名著中许多精彩纷呈的故事和个性鲜明的人物,我们以此为教学奠基,引导学生在众多故事和人物中,认识其中最著名的几位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个著名故事,这样的备课流程是水到渠成的。
  三、有目的、有价值地议
  (一)词语疑团之议
  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这一课时,读到文中这样一句话:叶欣默默地做出了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句中“尽量”的“尽”应该念第几声?这一个似乎并不怎么起眼的词语极易被忽视。通过众人的查字典和集体讨论得出:(1)【尽量】jǐn liàng 副词,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把你知道的~报告给大家|工作虽然忙,学习的时间仍然要~保证。(2)【尽量】jìn liàng 动词,达到最大限度:喝了半斤白酒,还没~。从词性判断,查阅词典得知“包揽”是动词。所以“尽量”在这一句中应该是副词,应该读【尽量】jǐn liàng,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另外,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叶欣想方设法想多承担责任,尽可能想多多救治病人,力求达到极限。课文的许多细小之处都是十分值得老师们在备课时细细斟酌的。抓住课文中有价值的内容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能学到更多,获得更多。
  (二)标点疑团之议
  教学《天鹅的故事》这一课时,学生預习时发现一个问题:课文3—6自然段老人在讲述这个故事时,为什么只有前引号,而没有后引号?起初自己看了半天,也没有弄明白。于是请教了其他同事,一起探究引号的用法。根据《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6月1日起实施),引号主要有以下三种用法:(1)引入别人现成的话。(2)表示着重指出引起读者注意的部分。(3)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 词语。
  在这篇课文中,这是一种特殊的用法,当一个人说的内容被分成几个部分的时候(没有提示语),除最后一节外,前面的几节都是只有上引号,而没有下引号。另外,在《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等课文中也有这样的用法。
  (三)句段疑团之议
  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这一课最后一句“遗像中,叶欣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微笑”中“永恒的微笑”指什么?这是备课过程中不易被发现的,极易被忽略的一处。有老师认为:因为叶欣把美好的微笑永远留在人们心里,所以人们永远怀念她;有老师认为:永恒的微笑是叶欣在面对危险和死亡时,给病人的爱抚,给同事的关爱。这微笑里,有叶欣舍己为人的善良品质,有叶欣舍生忘死的工作热情,有叶欣身先士卒时的无悔真情。这微笑里,还有同事、病人以及所有关注叶欣的人们,对叶欣永远美好而崇高的记忆。
  一个好的教师,随时随地都要为备课做准备。这应是我们后辈共同努力的方向。“隐性备课”为“显性备课”做准备,应该不断地充实到“显性备课”中,让语文课堂变得更为丰满,让有效课堂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于永正.我怎样备课[J].黑龙江教育,2006(8).
  [2]王琳妮.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J].现代教学,2016(4).
  附    注
  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青年教师专项(课题名称:“积极语用”视域下小学语文深度课堂构建的研究。项目编号:192106535)阶段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6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