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落实“语用”,回归语文本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文学习的重点在于语言文字运用,“语用”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贯彻落实课标精神,就应该把语文教学的重点与落脚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关注学生生活,品味语言精妙,揣摩表达方法,注重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词句进行听、说、读、写,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回归语文本色。
  【关键词】语用  学生生活  品味语言  表达方法  读写结合  语言文字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41-0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也让语文老师们感到迷茫: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语文到底该怎样教?《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准确提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質,明确地告诉语文老师:语文学习的重点在于语言文字运用,“语用”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贯彻落实课标精神,就应该把语文教学的重点与落脚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强化语言文字运用,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词句进行听、说、读、写,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回归语文本色。
  一、关注学生生活,挖掘“语用”要素
  在当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的理念已经逐渐成为老师们的共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去挖掘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运用因素,引导学生在文本中理解语言文字的运用。
  例如,四年级上册《十年后的礼物》一课,文中用的是插叙的写作形式,将送礼物事情写下来,以表达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的激动心情。在课文中,作者以“十年前”和“十年后”为时间线,分别叙述了爱德华十年前的承诺和十年后送礼物的情景。其实,“送礼物”这种情境在学生的生活中并非少见,因此在分析文章过程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切入点,说说是否收到过别人送的礼物,收到礼物前和收到礼物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收礼物经历。然后,我鼓励学生模仿本文插叙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礼物的记叙文,记下自己有关礼物的事情,这种“蹭热点”的教学方法,显然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运用语言的积极性。
  二、品味语言精妙,感受“语用”魅力
  咬文嚼字、品词析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我们老师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内涵,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用”的魅力。
  例如:教学《麻雀》这篇课文时,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重点语段,充分体会老麻雀对小麻雀的伟大母爱。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我引导学生抓住句子“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思考为什么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从而体会老麻雀的救子心切,毫不犹豫。再引导学生抓住“绝望”讨论:老麻雀既然“绝望”,为什么又要飞下来?让学生明白尽管老麻雀是那么绝望,但它还是毫不犹豫地从树上飞下来,准备着和猎狗展开一场搏斗。最后再抛开问题:是一种什么力量促使老麻雀这样做的?学生们马上能领会:这种强大的力量就是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是一种崇高的伟大的母爱。
  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设计层层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步步深入学习,与作者产生共鸣,并深刻地体会文本语言文字使用的精妙之处,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魅力。
  三、揣摩表达方法,学习“语用”技巧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常常把重点放在阅读理解的内容分析上,而忽视了对学生文章语言形式的学习训练,揣摩写作方法不够重视,以至于学生的习作能力得不到提升。关注文章的表达方法,有效地引导学习“语用”的技巧,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张衡》一课,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课文介绍地动仪时,先介绍它的整体样子(说它像个大酒坛);然后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介绍地动仪。课文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介绍的。学习《一个这样的老师》,文中介绍怀特森老师的同时,又花了大量的笔墨来介绍同学们对老师的态度变化,用来衬托怀特森老师的与众不同,从而引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学习写作方法,学生在习作时才能“有法可依”,学以致用。
  四、注重读写结合,提高“语用”能力
  语文到底怎么教?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其实,叶老是在告诉我们,语文就是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能力,而选编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部分是名家的经典之作,文章的语言、格式、表达方法等都是值得孩子们学习的典范之作,是学习写作方法的重要载体。如果我们善于捕捉住课文中的有效读写结合点,巧妙地设计小练笔,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感悟得到升华,还能使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去,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如:我在教学《翠鸟》这篇课文时,文中第一自然段描写翠鸟的外形,作者先介绍了翠鸟的羽毛非常鲜艳,接着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别写了头上、背上、腹部的羽毛,用这种总分结构介绍了翠鸟羽毛的特点。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反复朗读文本,找出文章描写的顺序,然后根据这种顺序仿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这样,由于有了范文作为依托,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被调动起来,有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在表达的时候自然而然得心应手、轻松从容。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实实在在地耕好语文的“一亩三分地”,回归语文的本色,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凸显“语用”,善于从教材中挖掘“语用”点,用“课文”教“语文”,学“语言”,促“语用”,为学生创造一个品读、欣赏、感受、表达祖国语言文字的机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语文味,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3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