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医学术传承模式的思考与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传统传承模式的分析,探究其存在的独特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顺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提出了新思路,在多种模式的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中,促进中医学术的薪火相传和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中医 数据挖掘 循证医学 传承承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中医学作为复杂性的科学,其医案数据量大,蕴含内容繁杂,因此如何使中医药文化适应时代的需求,永葆生命力,是中医学界面临的普遍难题。建国后,仅仅依靠师徒授受、流派相传等传统的传承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于是,国家逐步加大了对中医药高等院校兴办的力度,以求得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有效传播与共享。近年来,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成立名医工作室等新型传承模式也逐渐发展起来,它们都因其区别于传统模式的独特优势而被广泛应用。随着“互联网+”,云平台的使用,以及多种智能软件的问世,我们的传承工作进行得越来越好,将大数据相关技术融入传统传承模式中来已成为当下传承工作的潮流。
  1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作为技术支撑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数据挖掘是一门从大量的、模糊的、不完整的、带有噪声和冗余的数据中寻找隐藏于其中的有效的、有潜在应用价值信息的技术。近年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逐步成为中医药传承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优点主要在于:第一,可以提高传承效率。由于个人的学术思想受个人能力、实践经验以及研究素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短时间内难以总结和提炼名老中医经验,此时数据挖掘技术便可以发挥其快速分析数据和总结规律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学术思想广泛、快捷、有效的传播。第二:有利于中医临床数据的客观化、规范化。在当代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的研究中,数据挖掘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其为中医医案数据的分析和名医用药规律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使我们在将海量信息客观化整理的过程中,对名老中医的的相关医学资料进行最大限度的规范和保真。
  2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是中医经验传承的重要工具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是在中医传承发展的迫切需要下产生的,它是集“数据录入-管理-查询-分析-可视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辅助软件,它有效的利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的深度挖掘,以达到迅速、有效、全面的传承名老中医经验的目的。总而言之,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是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0)的基础上深入开发形成的,围绕着中医药继承、发展、传播和创新4个核心问题,采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结合中医药特点,辅以临床实际情况,建立以中医数据分析为核心,体现中医传承特色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是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的重要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应用这些软件,在全面采集名老中医医案的基础上,系统而全面的整理出名老中医的临床诊疗经验及其经验药方、常用配伍、主要用药等,同时也有利于指导新药的研发,使中医文化传承工作摆脱低效、杂乱的困境。大数据时代的不断进步,使这种海量信息的客观化整理和分析已经成为了可能,且其已經成为了目前学术传承和研究工作中逐渐推广应用的手段之一。其作为新型的传承途径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对循证医学的探寻是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切入点
  近年来我国对循证医学与中医经验传承的关系展开研究,发现他们之间有着极大的相似点,因此,对循证医学的研究将有利于数据挖掘工作的进行。中医经验蕴含循证医学,如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通过分析大量中国古代及近代文献,结合自身多年的探索,认为气阳虚弱是哮喘发作的重要内因,痰淤伏肺是哮喘发作的夙根,外感六淫是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强调全程温法治疗哮喘的经验,作为一条重要的指导原则,贯穿中医药防治哮喘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研发的新型汤药疗效显著,验证了循证医学应用于中医传承的有效性。因此循证思维的挖掘对于中医传承来说是机遇,更是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切入点。
  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所以我们应当充分重视中医学传承研究的工作,在不断挖掘这一宝贵财富中促进中医药事业的薪火相传。而在传承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恰当的传承模式, 那么传承工作就会变得相对简单。总之,中医传承模式应当遵循传统与现代方法相结合、个人经验总结与群体规律分析结相合的原则,在全面采集名老中医医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究其临证经验、学术思想,在不断挖掘个性特点中寻求共性规律,促进中医学术的薪火相传和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通讯作者:熊鑫)
   基金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No.2017194);承德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No.2019064)。
  作者简介:刘航(1999-)女,汉族,邯郸武安人,承德医学院2017级针灸推拿学在读本科;通讯作者:熊鑫(1987-)女,满族,湖北黄梅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
  参考文献
  [1] 唐仕欢,申丹,卢朋,杨洪军.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评述[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5,30(02):329-331.
  [2] 李少峰,兰智慧,张元兵,刘良徛.循证医学时代探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模式的关键点[J].时珍国医国药,2017,28(04):930-9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76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