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运动文化教材化的本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以运动文化论的视角对运动文化教材化的本质进行讨论和阐述,指明运动文化教材化在体育课程教育中的发展方向定位为运动文化的传承服务、为教育服务,并且在体育教学的实践当中去检验运动文化教材化的合理性,真正落实运动文化教材化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服务。
  关键词:运动文化  体育教材  体育目的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b)-0182-02
  1  问题提出
  在学校实施课程改革以来,面对体育教学内容单纯的以传授运动技术、技能为主的技能教育思想开始受到了体质教育思想的挑战,运动文化开始教材化,目的通过“化”来达到教学内容更加遵循身体教育的效果性、可接受性、全面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所谓的运动文化教材化就是按照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体育方法、原理,将那些属于运动文化的范畴的运动项目,经过合理地加工和改造,使之成为服务于体育目的手段的过程。体育目的是引领着运动文化教材化的重要方向。在学校教育方面,于文谦在《运动文化体育教材化》中指出,体育的目的在于增强体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安生指出,运动文化教材化就是学生全面发展身体。林波指出,运动文化教材化是为体育服务,为学生身体锻炼提供素材。通过上述的观点可知,实行运动文化教材化是为了增强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是否在体育课程中实行运动文化教材化也是等于增强体质、增强体动文化教材化的体育目标是否符合课程教育的性质,是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如果不符课程教育的性质,那么运动文化教材化的定位是在哪里?又是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因此本文就这两大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
  2  体育课程教育的基本性质
  “课程”来源于拉丁语“courses”意为“跑道”。学术界对课程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观点,美国学者I.A.C.鲁尔在博士论文中统计出课程定义至少119种之多。经过分析大概主要从3个方面去定义课程的概念:一是从课程的本质属性;二是从课程所具有的功能出发定义课程;三是课程的存在的形态出发定义课程[1]。尽管各自的角度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限定在学校课程的范围之内。学校是以课程为基本形式的教育机构,从而推导出学校教育基本形式的课程应该归属于教育的范畴。所以,课程的完整称谓就是“课程教育”。学校教育是课程教育的上位概念,课程教育的下位概念是各学科课程教育,如语文课程教育、体育课程教育等,不同的学科有着共同的课程属性。不难发现课程的共同属性一方面是教育的范畴,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文化”的范畴。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文化即运动文化,分为两层含义:一是指认识—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结果;二是指认识—实践过程的本身[1]。文化传承的基本形态是教学,在学校教育的范围内,教学过程中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学科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课程教学不能脱离文化而独自存在,课程教育离开了文化传承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存在基础。简而言之,课程教育与文化传承具有对等的性质,对文化传承的否定则就是对课程教育的否定。那么可以整理出以下一条主线:运动文化教材化—体育课程教育—运动文化的传承。
  运动文化教材化作为一种文化的加工的手段运用于体育课程,其目的应该定位从教育的本质价值出发——传承文化,符合课程教育的属性。体育课程教育中不能从体育运动的使用价值出发把运动文化教材化定位于增强体质,其原因有三:(1)增强体质的评价是由生化指标,如运动强度、运动密度等,体育课程是否能够达到相应的强度,由于个体的差异,如何监测便是很大的困难;(2)体育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使得体育课程失去它存在意义,可以完全在早操或课间操等空闲时间完成;(3)忽视了学生的心智的发展,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背道而驰。运动文化教材化不能陷入现阶段目的性的泥潭中,把体育课程教育的目的仅限于人的自然生存之中。那么可以整理出以下一条主线:运动文化教材化—体育课程教育—增强体质,不符合体育课程教育的属性。
  3  运动文化教材化的发展方向
  运动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人们在长期的身体运动的实践中创造的财富。在运动文化教材化的过程中重在“化”的过程。体育课要从运动文化中选择什么素材为教材,这个问题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贾齐老师指出,教学的过程是“文化化”的过程。传承文化作为教育的使用价值,其属性表现在对个体的有用性。清晰个体的有用性就能清晰运动文化教材“化”的方向。据此可以构建同一教材,根据不同有用性进行不同教学设计或不同的教材根据同一有用性进行教學的设计,形成由点到面,由面到点的教学设计。同时运动文化中教材的选取所遵循的原则也可以从日本引入的运动文化论中得到相应的启示。
  丹下的体育本质观,可以总结为体育等于运动文化为媒介的教育,运动文化面向每一个学生,运动文化的核心是运动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之初最先解决学生的现有运动需求与教师期望学生达到的运动文化水准之间的落差。由此中间项理论假说出现,追求学生们能够平等、愉快地参加体育的技术内容体系。其优势不仅让学生学“会”,也要让学生学“懂”,实现会与懂二者的统一,同时也使得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与课程的教材、内容趋向统一。同时也明确了运动文化论自身决定教材的观点:(1)从历史、社会的角度出发可以继承、发展的运动文化;(2)符合学生发育、认知水平的运动文化;(3)可以把运动技术学习系统化;(4)可以在集团中学习运动文化。根据以上构思,运动文化改变了以往重复类的单个技术动作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以运动的技术为关键位主线的教材排列结构和教学顺序,并力争将其体系化、一般化。由此更加确定运动文化教材化在体育课程中的定位优先服务于传承文化,在体育课程中传承运动文化。此外,还可以总结出,在运动文化教材化过程中对教材的选取应该遵循教材的可继承性、可发展、基础性、可接受性、创新性;在教材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重视全面性、全体性、系统性、平等性。
  4  结语
  运动文化教材化在实施过程中重在“化”的过程。“化”的过程的应该重视运动中最本质的核心单位——基础技术,在进行上课教材的选择上应该遵循可继承性、可发展性、基础性、可接受性、创新性的原则。这些原则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集团学习,做到每个学生都享受运动文化权利,努力践行平等教育。
  对现有的运动文化教材选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应该放于体育教学之中去鉴定和检测。在体育教学中注意教材选择的灵活变通。这样有助于我们克服体育课程以传习竞技运动技术为主的弊端,真正落实运动文化教材化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 于文谦.运动文化体育教材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0(3):36-39.
  [2] 董安生.运动文化教材化[J].山西大学学报,1998(4):103-104.
  [3] 林波.初探运动文化体育教材化的若干问题[J].宁德师专学报,2003(3):202-204.
  [4] Scotter,R.D.V.Foundations of Education:Social Perspective Random House[M].Inc,1979:272.
  [5] 贾齐,杜晓红,杨学成.体育课程性质辨析——兼评体质(健康)说的非课程化倾向[J].体育与科学,2007,28(3):77-80..
  [6] 贾齐.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 王水泉.运动文化论的源流[J].体育科学,2014(12):72-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9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