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诊断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研究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星星 马建梅 樊荣

  摘 要: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临床医学首重诊断,为了进一步适应当代医学模式发展的新趋势,临床医学教育需在扎实的理论知识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新方法。高校在进行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可通过将传统教学方法与SP、电子标准化病人结合,改进考核评价体系等方法,探讨诊断学实验课教学新模式,进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
  关键词:诊断学;教学改革;标准化病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包括症状学、问诊、体格检查等部分。目前实验课主要以教师示教,学生分组练习的模式进行,但实验课每组人数较多,缺乏阳性体征病人,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不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教研室为了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原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诊断学实践教学的新方法。
  1 实验课引入标准化病人(SP)
  SP病人通过模拟案例的疾病特征,参与完成诊断学实验课问诊、体格检查的教学与考核。SP所呈现的临床情境,使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有效培养临床学生的临床能力[1]。现代医学教育提倡医学生“早期进入临床”、强调“以病人为中心”,所以SP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代替病人的作用,又可避免宗教信仰、医患矛盾,使得诊断学实验课更具有针对性。同时SP还可以从病人的角度向教学或考核对象提供反馈,使医患沟通技巧、人文关怀得以体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电子标准化病人在体格检查中的应用
  传统诊断学实验课上,老师进行讲解和演示后学生开始分组练习,但部分女生不愿意暴露身体进行查体,同时部分阳性体征在练习对象中不易见到,故学生较难掌握其基本技能和技巧。而电子标准化病人具有高仿性,可以模拟疾病临床特征在查体过程中体现。如心脏各个瓣膜区的杂音可通过模拟人进行听诊,为学生进入临床打好基础。同时腹部体格检查中肿大的肝脏和脾脏也可以通过模拟人进行触诊。电子标准化病人可以在诊断学实验课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教学过程中内容空洞和病例缺乏等问题[2]。但教学过程中仍需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其虽形象逼真,但与真实情况仍有差异,无法与“患者”进行交流,不能明显体会医生的责任感。
  3 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的诊断学實践考核评价往往在期末进行床边考试和口述操作步骤的形式,存在评价方法单一不全面的问题,为了建立客观公正、完整全面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教研室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强调形成性评价[3],可根据实验课课堂表现老师予以平时成绩,同时增加随堂实践考核,平时成绩和末考成绩按一定比例分配形成综合成绩。同时细化技能操作标准化评分、增加团队协作和人文素养模块等,进一步建立各环节的标准。
  4 讨论
  2014年,卫生计生委、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4],进一步推进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的整合,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诊断学是一门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通过将传统教学方法与SP、电子标准化病人结合,及改进考核评价体系等方法,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而培养出有严谨临床思维、较高专业素养,及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新型医学人才[5]。
  参考文献:
  [1]陈琳,苏桃.标准化病人在我院临床教学及考核中的建设与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284.
  [2]赵娟,綦兵,梁潇,等.电子标准化病人联合综合虚拟穿刺系统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7):13-15.
  [3]宫月荣,胡营滨.形成性评价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9),32-34.
  [4]许冬武,陈迎红.医教协同理念下医学教学基地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6,(02):87-91.
  [5]刘惠敏,刘乐平,彭婷,等.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4):145-148.
  基金项目:西安医学院校级课题(依托“超星学习平台”诊断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编号:2018JG-14)
  作者简介:张星星(1990-),女,医学硕士,助教,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内科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2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