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职院校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阳光体育教学模式的提出,我国高职院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因此,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有必要对当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构建出与高职院校自身属性、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以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科学化与社会化发展,促进校园精神文明与体育文化的建设,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进程的加深,从而有利于高职院校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阳光体育  高职院校  一体化  体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a)-0083-02
  1  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高职院校对体育重视程度不足
  如今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地位普遍偏低,课时时数不足。如今我国仍有一些高职院校因为各种原因,在体育课时安排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达到国家教育部所规定的要求。二是体育教学资源投入力度不足。如今我国仍然有很多高职院校对体育场地、体育教师与体育器材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这对高职学生体育教学活动的持续性开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三是体育资金投入力度不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2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薄弱
  如今我国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精神,不愿意主动参加体育运动。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在初中与高中时期,多数体育课程被其他文化课程所占用,或者其体育课程的开展也只是流于形式,从而使得很多学生缺乏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因此,如今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还没有真正形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也没有真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1.3 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体育课运动量不足
  如今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的问题,而且体育运动的量也存在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于以下方面:第一,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如今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岗位需求来开展实用性的体育运动训练,没有注重学生心理控制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等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之后,面对竞争激烈的职场,难以保持良好的体质与心态,难以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第二,如今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运动量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一些体育教师由于担心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就随意删减体育运动量,导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1.4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
  如今我国高职院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总体状况并不是十分良好,很多高校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每天锻炼一小时”只是一种口号,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同时一些高校缺乏科学健全的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体制,难以保证课外体育活动的有序进行,也难以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
  2  实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
  2.1 体育课内教学
  体育课内教学是整个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在于教授学生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术与技能,帮助学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同时也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对于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内教学而言,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二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三是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四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合理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因材施教,增加体育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另外,高职院校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对体育教学标准与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变,可以适当引入符合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
  2.2 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
  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是一种教师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需求,自主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师的体育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要目的在于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能够对课内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补充与巩固。如今我国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如篮球、乒乓球、定向越野、形体训练、女子防身术、健美操、瑜伽等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内容。
  2.3 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也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例如,学校组织的早操、晨练活动,二级院部可组织开展的各种体育比赛活动,各个体育社团与协会开展的各种赛事活动等。
  2.4 群体竞赛
  如今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每年都会举办运动会,主要包括广播体操比赛、田径运动比赛等项目,这一方面能够对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进行检验,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青春风采,并对学生的体能素质与心理素质进行考验。
  3  高职院校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的策略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增强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与此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增加对体育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体育运动场地与设施器材的建设,以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从而为高职院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其次,高职院校在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体育教学的实践性、技能性与应用性,以符合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课程特征。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主要突出其“能干”的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另外,高职院校还应该根据本校发展实际与不同专业特点,开发出适宜的体育教材,并根據当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职业发展需求,合理选择体育教材内容。
  最后,高职院校在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健康第一”与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课外体育锻炼情况、思想道德素质、体育运动习惯、体育运动能力、体育学习态度、出勤情况以及体育特长等方面纳入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中,并对学生的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王颖,姚芸.高职体育选项课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探讨[J].运动,2012(20):98.
  [2] 汪浩寰.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背景的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J].鸡西大学学报,2013(6):134.
  [3] 杨勇.高职院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内江科技,2010(12):78.
  [4] 付鹏.高职院校体育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8):1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39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