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立体互动 提升识字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红斌
【摘要】高年段识字教学一直被认为是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附属品”,甚至有被取代、被替换、被忽视、被形式化的现象。其实,识字教学是六年一以贯之不可剪短或间断的教学内容。识字教学的音形义讲解本身还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将其有机融入阅读教学中会收获多重的阅读教学效果。将字的三要素从三维立体的角度两两结合,會让识字教学的价值外延不断延展出浓墨重彩的语文味。
【关键词】识字;音形义;高年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高年级识字教学现状浅析
(一)识字教学弱化背后的缺失
识字、写字,随着年段的增长,逐渐被教者弱化、轻视,更有甚者,把识字写字教学当成低、中年段的要求,而直接无视它存在于高年段的必要性。然而,只要细细分析高年段语文课本就不难发现,识字仍是部分课文的重难点,如六年级下册《三亚落日》的课后生字中就有多个难写、难记的字,老师必须教授给学生记忆方法,才能使学生写字的第一印象是精准无误的。识字、写字的教学也勾连着并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知程度。此外,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一些方式方法也可以充当课堂氛围的调味剂,让课堂更具吸引力等。新课标指出:“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对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应该始于识字写字,从字这一语言的最小单位开始教学,让学生从分析、理解、归纳识字、写字规律的同时,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不断提升,对语言文字产生感情。现如今这些作用的强大效用却被弱化后的高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所遗失。如部分老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因为课文篇章结构等教学任务较重便用最后几分钟简单说一说字词书写的难点,一笔带过后便只字不提。这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理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二)识字教学方法重叠性单一
识字教学在低年级的教师眼中是重头戏,因此他们会用图片、动画、字形演变历程等形式,让学生产生识字的兴趣点,并以此为教学契机,切入对词、句、段、篇的教学。可是到了高年级识字教学不知何故,成了方法最单一,方式无聊的教学环节。如只是提示注意某个字的结构和写法上的注意事项等,即一句话的教学方式。这类提示性的教学语言,会给学生一个错误的信号:这不是难点,更不是老师想让我掌握的重点。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对识字教学产生单调的乏味感。这类教学方法的简单叠加与重合,会给学生带来倦怠感,还会影响整个阅读教学的节奏感和有效性,让学生把原本可以很有趣的识字教学看成上课时最没兴趣的教学盲区。教师的简单处理和学生的应付对待,两者结合所产生的教学误区就会更大更深。识字教学在高年级成为教学常态的实际盲点,无人问津的局面有待改善。
二、高年级识字教学潜在价值
(一)有助于学生精准理解文意内涵
新课标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通常情况下,教师会借助文本的语言特点及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情感是如何被恰如其分地谋篇布局的,让学生从读、思、比、辨等教学环节中认知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然而识字教学这个看似简单的教学细节,当它被融进具体的阅读教学环节中时,会发现结合识字教学也同样可以达到殊途同归的教学效果。如《三亚落日》里有个二类字“蘸”,它是个动词,表示“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这个动作。当我们借助识字教学中字义解析这一环节来理解课文时,会让学生体味文意的更多精妙之处和作者的文风特点。在教学“……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这一语段时,我们可以紧扣“蘸”字从字义出发,引发学生思考:“作者一个蘸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在出示它意思的前提下,学生结合语境不难总结出:海水很蓝、翅尖很白才能产生这类错觉中引发的视觉感受。根据这一结论接着推演出作者的遣词造句和用词的精当之妙就顺理成章了。巧借识字教学中的字义教学,触发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深刻体认和理性认知,将阅读教学引向深入,并借此为基让学生学会学法迁移触类旁通,习得这种品读文本内容的字义方式。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语理的认知
高年段对学生理性认识语言的表达方式提出了一些要求,并要求学生在懂得表达方式概念的前提下,学会品评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新课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对语言文字的理性认识,需要教师对语言内在逻辑的运行理据进行解释、揭示、简析。这往往需要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来分析,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有时我们借助识字教学的环节,把它融入其中形成一个有机的认知整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船长》“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时,可以借助识字教学的方式以“雕像”二字为着眼点。从字理分析的角度解释“雕”的原始意义是鸟类猛禽之属,形声字。出示雕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即“威严、雄壮、有风采……”。接着从引申义的角度解释“雕”化作动词后指以木、竹、石等为材料刻画些有意思的东西。从而结合本义和引申意义的解读,让学生从这个词中体会作者对船长的崇敬和赞美。接着以此为基础,换个视角从整个句子出发,再来审视分析它的表达效果和言语结构,学生自然会因对字词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便会深入理解语言逻辑的关系。
三、音形义相互为用,高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一)音与形联想互动,提高识字教学趣味性
在高年段的识字教学中,读音和字形的教学不应该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应该成为相互联动的整体。这样的识字教学对于高年段学生而言更具趣味性。如同音字拓展法,即是把“音、形”结合起来识字的重要方法之一。即教学生字时可以让学生以拓张思维的方式,进行同音字接力比赛。这样的教学设计,会让学生跳出识字的单调性、乏味性,同时还在这类训练中使得学生的联想能力得到提升,联想能力即是发散思维得到提升的具体表现。这既让学生学会了生字,又训练了思维,还得到了识字课的趣味,可谓一举多得。又如在教学易错字音时,也可以用“形、音”结合的方式来趣味记忆。《麋鹿》一文中有“潜游”一词,其中“潜”是第二声,受口语习惯的影响,常常被错认为是第三声,而且很难纠正。换一种“同音字”记忆法,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让学生把“钱”写在课文“潜”的旁边进行类比联想记忆。教学时可以拿出一张钱币,让学生在这个印象深刻的教学情境中一次性记住“潜游”的准确读音,这样的识字课堂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来说既有挑战性又不乏趣味性。
(二)音与义对比互动,提高识字教学准确性
多音字是六年一以贯之的识字教学难点。这时我们可以从字义的角度出发,将易混淆的读音,以不同的义项为标准,把多音字——同形不同音的多种读音剥离开来。如在教学《理想的风筝》一文的“翘”字时,可以出示它的义项:举起,抬起,向上;特出;一头向上仰起。并以不同词例让学生分析区分开来,并得出结论:除了表示状态的第三个义项读第四声以外,其他读第二声。这便将音和义结合起来进行识字教学,这也符合高年段对学生的要求。又如在教学“悄、杆”等多音字时,这种将音义结合的识字教学方式不仅让识字教学更准确有效,还在与具体语境和其他教学环节结合的过程中发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张力和思考深度。反之亦然,以读音为标准,把字义剥离开来进行识字教学的联想模式同样能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高年段识字教学的落实及其语文教学价值的探究不容小觑,更不容忽视。当然以上对高年级识字教学及价值的探索还很浅陋,还有诸多不足和考虑不周之处。但是,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只要有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的心态,就能不断获得教学相长、螺旋进步的语文教学的渐进之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49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