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今众多学校设置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不具有新颖的环保理念,但却是学校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中理论知识多,研究范围宽泛,教师需要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本科目中的內容,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生态环境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研究
当前环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学生需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具备优良的责任感,融入环境保护的浪潮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树立环保意识与环境道德观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人们长久生存的重要基础,在常规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地向学生讲授各种理论知识,学生不能充分消化,学习兴趣不足,造成教学效率低下,教师需要保证学生具有辩证性的思维,全方位地看待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自身的思想理念获得更新,形成优良的环境保护观念,改变自身的不当行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讲授道德、伦理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应借助哲学中的有关思想,阐述人、自然环境、保护间的重要关联,学生的思维理念会有整体性,保护环境的素质观念增强。人类的各种不当措施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教师教学中需具备循序渐进的思想理念,逐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环境道德观,学生不断改良自身的破坏环境的行为,从点滴小事情做起,保护效果显著。此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习自信心增强,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环保意识与环境道德观为一个永恒研究的话题,教师作为该知识的传授人,应该改良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向学生灌输此种思想,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需摒弃,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各种有益的知识[1]。最终,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讲授环保知识的过程中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连接,教学效果显著,获得学生的认可。
二、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条件,教师要改良常规的教学模式,注重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地位,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理念,思考各种问题,教师要有耐心的态度,认真回答学生的各种疑问,师生间良好的互动,二者的相处模式和谐,且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如教师在讲授固废处理方法与工艺时,学生需分类生活中的各种固废物品,提出某些可行性的处理方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借助专业术语讲述每种方法的可行与不足之处,各个方法的优缺点,最终合理的引入到固体废物的处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气氛十分融洽,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目前,环境问题已经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教师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材料在课堂中播放多媒体视频,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深化理解知识[2]。如在讲解温室效应时,可播放《后天》等电影的片段,学生就会形象地体会到全球变暖等对人类造成的损害,在讲解森林锐减时,则播放《非洲》等纪录片,学生的视觉会受到刺激,认识程度加深。课堂播放时间上需把握适中,多媒体不应该占据大部分的时间,它只是帮助提升课堂效果的手段,否则学生会一味地沉浸在多媒体中,失去了本节课的教学真谛。
三、改良教学内容
现今是一个网络发展的时代,教师应重视网络的应用,保证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的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当前关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书目众多,各个教材中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大致相同,但阐述的侧重点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参照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的选择教材内容,环境问题为课程讲授中的重要内容,如水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可以灌输在课堂中,如在讲授矿业有关内容时,应该将能源作为课程中的重点讲授内容,并且可以融入部分地理知识,环境问题本身囊括着地理要素,每种环境问题与地区分布会存在关联。如在讲授土地荒漠化时,需要分析各个区域中所具有的荒漠化问题的特点,学生了解一些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将深入了解淡水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学习过程愉快,各种问题获得直观的感知。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多发,互联网的应用是课堂效果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讲述大气污染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网上检索信息,将各种观点分类整理,其中可以融入自身的一些经历,针对大气污染中的某一个角度,学生之间现场交流,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注重资料搜集,保障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归纳信息的能力也会提升。此外,针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学生可以向老师反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提高,产生的疑问就会渐渐变少。
四、开展实践教学
针对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保护手段只是一种策略,可持续发展作为保护目标,人们的环保意识需要增强,具有自觉性的意识,环境保护成效会显著,同时,实践环节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认知程度将提升,一举一动中都会落实保护环境的概念,合理利用每一滴水资源,改掉各种不良的习惯。如进行植树造林,融入有益于环境保护的工作中,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用不容小觑,二者应该相互一致,教师在讲述有关大气环境的知识时,可以设置SO2治理系统测试的试验,学生详细了解各种除尘设备,深入分析每种除尘器的构造原理,掌握每种除尘器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在讲述水体污染时,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借助生物法等多种形式的处理手段,讲解各种设备的运行特点,此外,可以帮助学生到各种自然保护区参观,教师向学生讲解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特性,学生知晓共沉淀等处理手段,全面了解污水处理的有关知识。最终,实践活动保证课堂内容优质化,课堂中充满灵活性的特点,学生学习兴趣大增。
结语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但是教师不应该单纯地依靠理论讲授,还应该融入各种技术课程,囊括社会科学中的有关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塑造学生的环境道德观,选取的教材内容应适合环境保护的大形势,并可以运用案例教学等手段,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等活跃课堂气氛,重视实践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理性认知观念,课堂效果得到提升,呈现积极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赵刚.浅谈职业院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对策[J]消费导刊,2012,06.
[2]韦玉丹.论中职院校色彩构成教学的改革[J]时代教育,2013,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53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