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许凌燕
【摘要】近些年来,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面对较大的课业和升学压力,高中生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而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身心健康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程度,预防高中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本篇文章就对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高中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059-0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教育部指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在高中教育阶段,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杜绝学生出现消极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出积极心理学取向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不断探索思路和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杜绝高中生心理方面的不良问题。
一、积极心理学取向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设计
(一)首先要明确活动课的设计目标
高中阶段的学生课业压力较大,而且面对着升学压力,不管是家庭或者学校老师对于学生成绩的关注都比较大。而高中阶段的学生还处于未成熟阶段,他们的心理还未发育成熟,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排解就会产生心理疾病甚至出现一些偏激行为。因此作为教师,就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积极的心态,并且让学生主动配合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活动课的教学内容要多样化
每个学生面临的压力情况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不一样。如果老师使用同样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往往无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设计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情感需求来设计多元化、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最终实现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更好的解决它。
(三)遵循积极心理学健康教育的原则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營造出积极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其中的一项就是积极的社会环境。所以教师有必要营造出积极的氛围,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有利于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之类的问题,然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接下来就是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发言的机会,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鼓励,最后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和反馈。其次教师要选择积极向上的教学内容。积极心理学取向就是要求选择积极的教学内容、材料、教学案例等,教学内容务必要积极向上,避免出现反面案例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行为的时候,也最好不要出现“不要让学生做什么”这种类似的观点,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如何做、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这样的思路和方法来教育学生。第三个原则就是教师要教育学生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学生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所以在设计心理活动课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认真的思考想要学生培养出哪一种或者哪几种积极的心理品质,要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引导培养学生。第四个原则就是要求教师要触发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因为积极心理体验同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教师要触发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从而培养积极的心理特质。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体会情绪放松、快乐合作、顺利完成任务、体会爱和幸福等的方式来让学生体会积极的心理体验。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实施分析
(一)课前导入心理健康相关话题
在课前做好心理健康相关的导入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入状态,从而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向学生传达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视频、文字或者图片,也可以通过某个相关话题来进行引入,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影响等等,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重要意义。另外还可以通过活动来进行引入,不过需要注意引入的活动需要和当前课堂讲述的主体相关,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快速的进入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习之中。
(二)通过创建积极健康的情境让学生感知
教学中引入生活相关的情境会更容易让学生感知到积极的心理带来的影响,从而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关于创设的情境可以是学生当下面临的真实场景,也可以是虚拟的、想象出来的场景。不管是真实的还是想象中的,都要和教学的目标相联系,从而能够让学生感知到课堂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更好的养成积极的心态。比如可以创设学生加入某个社团这样的情境,在社团里,学生之间要相互配合去完成某一项任务。在这个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组成合作团队,让学生亲身体验团队成员之间合作顺利的重要性,体会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能够让学生认清自己定位,还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增强班级荣誉感和自信心,更好的促进学生心理的积极健康。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要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就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走进学生内心,找到他们的心理问题所在。比如要安抚学生的情绪,那么就要和学生共同来分析这种心态产生根源,让学生提高分析总结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所在,从而引导他们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加强引导和点拨工作
在活动的最后阶段,教师要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这种引导点拨工作一定要突出强调活动的目标,并且要详细点名活动的积极经历、积极心理品质以及积极的体验等。教师也要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积极感受,让学生能够感知到教师的想法,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积极的分享也可以更好的走进学生的内心。另外,要联系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不断拓展教学,不断的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及时拯救。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得以拉近,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得到加强,这对于学生今后的人际交往也是很好的帮助,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的沟通行为习惯,从而更好的排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小结: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教师在积极心理学取向中,更加重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通过多种有效手段,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引导学生体验积极心理带来的影响,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白晔.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19):66-70
[2]刘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研究[J].教育,2018(4):2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76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