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蛋鸡脂肪肝综合征也称为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是以脂类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导致产蛋高峰期蛋鸡的产蛋率急剧降低,肝脏从金黄色变成暗褐色,发生肿大,且腹部和肝脏存在大量凝血。该病通常是膘情良好、处于产蛋高峰期的蛋鸡易发,且产蛋率越高发病率越高,严重损害蛋鸡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近几年,在养鸡业重视高效生产的情况下,该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现概述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病机理;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及时治疗;饲养管理
  中圖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1-0116-02
  1 发病机理
  蛋鸡脂肪(如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磷脂等)的合成和转运主要是在肝脏中进行,合成的脂肪主要以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形式运送至肝脏外,作为卵黄前体物质在卵泡中沉积。甘油三酯等通过VLDL运送至附近组织中,在脂蛋白脂酶(LPL)的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分离出的脂肪酸会进入四周组织,但若到达脂肪组织,就会再次发生酯化,并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起来。当肝脏中合成脂肪速度比VLDL向肝外转运的速度快时,肝脏中就会有甘油三酯沉积,从而导致脂肪肝综合征。
  2 病因分析
  2.1 遗传因素
  蛋鸡的发病率要高于肉鸡,这是由于高的产蛋率往往伴有高水平雌激素的代谢,可刺激肝脏脂肪的合成,从而容易发病。另外,不同品种和品质的蛋鸡,肝脏脂肪含量存在差异,临床上节粮小型蛋鸡相比于中型蛋鸡更易发病。
  2.2 营养因素
  2.2.1 能量过剩和蛋白缺乏
  蛋鸡饲喂能量过剩或者缺少蛋白的日粮,都能够诱发脂肪肝综合征。这可能是由于能量过多会转化生成脂肪,缺少蛋白导致无法生成足够的脂蛋白和亲脂因子,从而使肝脏中沉积大量脂肪,且无法及时被运至肝外,从而引起发病。
  2.2.2 钙含量和水平不当
  蛋鸡饲喂的日粮中钙的水平较低时会增大肝重,引起肝出血,并伴有产蛋量降低,此时机体为满足自身所需的钙量就会增加采食,导致摄入过多能量及蛋白,从而引起发病。另外,低钙日粮会使机体下丘脑的活动受到抑制,减少分泌促性腺激素,也会造成产蛋降低,但采食量保持正常,导致体内多余的营养被迫变成脂肪,并在体内沉积,从而引起发病。
  2.2.3 维生素摄取不足
  当蛋鸡无法摄入满足自身需要的维生素,则会导致维生素依赖酶活性减弱,如乙酰辅酶A羧化酶(其与脂肪代谢有关)和丙酮酸羧化酶(其与糖原异生作用有关),前者导致肝脏、肾脏的脂肪代谢受阻,造成肝脂含量升高,后者导致肝脏的糖原异生作用受阻,促使血糖水平降低,从而引起发病。
  2.2.4 含有霉菌及毒素
  饲料在加工、运输、贮存以及饲喂过程中由于管理不规范,往往会发霉变质,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主要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导致肝功能降低,抑制脂蛋白的合成,影响肝代谢,并沉积过多的脂肪,从而出现发病。
  2.3 管理因素
  蛋鸡采取笼养或者圈养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运动,活动量减少,但由于遗传因素、习惯因素、饲料中含有诱食剂等不会导致采食量快速下降,造成采食量相对过大,摄入体内的多余营养物质就会转化生成脂肪,从而容易出现发病。另外,蛋鸡采取笼养时,无法自己选择适宜的环境温度,也会导致脂肪大量沉积,从而出现发病。
  2.4 应激因素
  当蛋鸡发生应激时,机体则开始动员大量的能量用于抗应激,导致机体分泌较多的糖皮质激素,促使脂肪合成和葡萄糖异生增加,使体内沉积脂肪速度加快,从而诱发该病。
  蛋鸡群在高温季节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这是由于产蛋鸡在高温条件下自身维持减少,机体长时间处于热应激状态,导致体内代谢异常,自由基数量增多,严重损害肝细胞,减少脂肪分解,促进合成脂肪酸,引起脂肪沉积,从而出现发病。一般来说,夏季蛋鸡舍内温度比正常标准高出2~3℃时,该病的发病率能够升高20%左右。
  3 临床症状
  主要是体况良好的肥胖鸡以及重型鸡出现发病,部分鸡群的发病率能够达到31.4%~37.8%。在易发病的鸡群中,死淘率较大,每月平均病死率为2%~4%,有时能够达到20%左右。
  病鸡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初期基本不会有特征性症状,仅是体型肥胖,体重往往比正常值高出25%。在过于拥挤、捕捉、驱赶或者抓提方法不正确时,机体会持续强烈挣扎,甚至快速死亡。有时病鸡表现出精神不振,经常卧地,腹部下垂,触感软绵,并可在下腹部触摸到较厚的脂肪组织,肉髯和鸡冠先是发绀,接着变黄,并发生萎缩。少数鸡群的产蛋率明显降低,可从60%~75%降低至40%左右,有时只有10%,部分甚至停止产蛋。部分病鸡体温基本正常,食欲减退,鸡冠苍白,排出黄绿色的水样粪便。严重时嗜睡,发生瘫痪,接着肉髯、鸡冠和脚变冷,且经过数小时就会死亡。
  4 防治措施
  4.1 及时治疗
  对于症状较强和即将发病的鸡群,可使用“抗脂肪肝因子”进行治疗,如按每千克饲料中加入1 g氯化胆碱、900 mg肌醇、12 mg维生素B12以及1万IU维生素E,混合均匀后饲喂,连续使用3~4周。另外,病鸡也可直接喂服0.1~0.2 mg氯化胆碱,连续使用10天。
  4.2 加强饲养管理
  4.2.1 调控营养合理
  严格调控产蛋鸡的营养水平,饲喂含有全面营养的全价饲料。蛋鸡处于产蛋期,由于机体代谢活动非常旺盛,因此在饲养过程中不仅要确保营养充足,满足自身生产以及维持各个方面的需要,同时还要防止营养比例不均衡(如高能低蛋白)以及缺乏蛋氨酸、维生素E、胆碱等,特别是注意调控饲料中能量水平适宜,如果过高就需要及时减少饲料中玉米的用量,使用麦麸替代。
  4.2.2 加强日常管理
  根据实际情况给鸡舍制定合理的通风方案,保持通风换气良好。调控鸡群饲养密度适宜,确保每只蛋鸡有充足的空间。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忽冷忽热,尽量保持舍内温度稳定。防止出现噪音,避免鸡群受到惊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47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