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惠香
[摘 要] 目前,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普遍存在生源质量偏低、课程设置失衡、教学条件滞后、评价机制宽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打破所面对的尴尬局面,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如打破传统观念,促进全面发展;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素质教育;改善教学条件,提升教师素养;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促使文化基础课在中职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230-02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人才。由此可见,专业课在职业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教育工作者也将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的学习和改革上,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却相对缓慢,直接影响到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目前,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普遍存在着生源质量偏低、课程设置失衡、教学条件滞后、评价机制宽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要打破所面对的尴尬局面,切实提高中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实效,就要析其成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中职学生的人数不断减少,整体素质水平有所降低,严重影响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课程的教学,使文化基础类课程的教学过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难点与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生源质量偏低,缺乏学习热情
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变化,高校和普高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学生的教育需求不难得到满足,而处于“三明治”中的中等职业教育不受青睐,其生源大部分都是升入高中无望只能选择中职学校的初中生,他们普遍存在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综合素质低下、学习行为习惯不良等问题。这些学生选择中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取一个专业文凭,以便将来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进入中职学校后,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对文化基础课程则不是很感兴趣,听不懂、听不进直至反感,缺乏学习的热忱和求知欲,这直接影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技能水平的提升,继而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设置失衡,文化素养过低
专业技能的好坏是衡量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准,亦是发展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许多中等职业学校过分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人为地使“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权重失衡。当前职教发展中除了对口单招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对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文化课有演变为专业课的附属品的趋势。这种只关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极易使学生的发展呈现出“木桶效应”。学生可能会拥有阻碍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性“短板”,例如文化素养低、心理承受力差、缺乏自信心、转岗再就业能力低以及自我教育与提高困难,今后的职业发展都受到了严重限制。
(三)教学条件滞后,教学效果不佳
教学条件是多种教学与学习条件的集合,它主要包括教材的使用、教师能力以及学校对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视等方面。当前,大多数中职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把控教学深浅,所以学校对教材的选定难度很大,正所谓“选深了学生不接受,选浅了学校做不到”。有些教材陈旧脱节,不论在教材内容、体系还是结构上都与现实相差甚远,专业性、实用性较差,无法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这些教材还受到教师传授能力的限制,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课堂缺少互动,教学效果不佳。此外,很多中职学校对文化课教师的培训力度还不够,阻碍了教师素质水平的提升,这些因素最终都会影响教学内容的充实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评价机制宽松,教学质量低下
基于中职学校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质,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将关注的热点都紧紧围绕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因为技能水平过硬,就业安置就相对容易。在中职学校的专业教育教学领域,我国已构建了一系列比较高效的、规范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类专业等级证书的获得成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标准。然而,现有的文化基础课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都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手段。对教师而言,这样的评价方式难以准确、合理地反映其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这样的考试成绩也不足以检测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现行的评价机制非常“宽松”,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低下。
二、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
(一)打破传统观念,促进全面发展
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大量综合素质高、技能水平硬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可以为高职教育输送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即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职教理念,首先是要转变人才观,从学历人才观转变为能力人才观,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能力。中职学校这些貌似不起眼的“差生”,也可以是动手能力强、交际能力强的“右脑型人才”,要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倾听他们的心声、听取他们的意见。其次是要转变教学观,文化基础课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學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不仅能学习必需的基础知识,还能培养一些重要能力,如信息处理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这对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以及职业的长远发展都很有裨益。同时,我们还要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脉搏,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为未来终身学习和职业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素质教育
在当今的社会形势下,中等职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学生会很自然地偏重于专业课程的研习。其实,“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二者应是和谐统一的,丰厚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塑造学生扎实专业技能的充要条件。中职学校的教育不應也不能只是将自己的精力完全聚焦在范围较窄的专业技能训练中,还应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培养他们良好的文化理论功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独有的价值判断和思维观念,助力自身未来的就业和创业,进而实现“学会知识、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可以考虑构建合理的文化基础课程体系,实现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完美衔接。比如,实用语文课的教学,融入文明礼仪、传统文化经典内容,侧重培养语言交流能力,促进关系改善;英语课程教学,让学生读懂专业课中简单英语短文,理论运用于实践,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增加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同时,我们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实际需求,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中职生的学习动力,让课堂教学呈现出新面貌。
(三)改善教学条件,提升教师素养
国家以及政府应当充分重视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要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学校也应当不断加强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努力提升教师素养。首先,要加强教材体系的改革,注重选用合适的教材。目前,我们使用的基础课教材趣味性较差,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传授起来也非常枯燥乏味。因此,在选择教材时,教师要把专业和职业需要、学科体系和终身发展需要作为基点,这样选出来的教材才能真正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从中获得思想教育。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能力。学校利用校本培训、各级各类培训、课题研究、教科研活动、公开课等,使教师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同时,学校还要为教师搭建多种能力展示平台,例如以各种大赛为契机,以赛促教,争取让教师在教育理念、专业技能、师德师风等方面都能有所提升。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主动适应学生,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借助数字化教学媒体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知识,自觉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思想。
(四)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提高文化基础课的教育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目前,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评价仍停留在传统的“唯分数论”的思想上,即以学生的期末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的依据,而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这种考试成绩“一刀切”的单一评价模式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影响了文化基础课程教育质量的提高。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不妨借鉴专业课的教学评价方法,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课的考核评价体系,做到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评价学生,既要评价他们的显性成绩,更要评价其隐性能力的成长,促使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求职能力不断提升。此外,我们要积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考取各类等级证书。例如,语文教学鼓励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英语教学参加英语等级考试。这种教学评价可以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激励他们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养。
总之,中职教育正处于从教转向学,从专家导向转向市场需求导向,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的时期。我们要克服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目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重视人文素养的提升,重视与专业的衔接,重视从学生实际出发,训练学生的能力,紧跟社会就业形势,推动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进程,促使中职教育事业中的文化基础课真正发挥其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苏仁英.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的问题与优化对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2]胡诚.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与质量保障[J].教育现代化,2016(30).
[3]胡琳.浅析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改革与探索,2015(49).
[4]孙红斌.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建议[J].改革创新,2015(3).
[5]李强.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文化基础课程改革与开发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6]张槟.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5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