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生源背景下的高职英语课程设置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摇篮,招生门槛和本科院校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一差异性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表现尤为明显。主要围绕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和课程设计进行分析,结合职业教育特色,探讨结合职业教育特色开展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分析多层次生源给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带来的影响,分析了分层教学的开展策略,提出开展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构建英语第二课堂,创建英语实践教学环节的策略,以期能够完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提升教师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 键 词] 多层次生源;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完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162-02
英语作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是一门公开课,每一个高职院校大学生都要学习这门课程。但是目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例如教材内容单一、教师教学模式单一、作业布置比较单一等,学生对英语课的参与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普遍。由于高职院校的进一步扩招,生源层次差异比较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单一的英语课程设置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发展。本文从目前高职英语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和优化英语课程体系的策略,以期能够满足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提升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职多层次生源的影响
随着新高考的改革,很多高职院校在进一步扩招,间接导致录取分数线的降低,生源多层次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西部地区教育基础比较薄弱,英语平均水平低于内陆城市,英语作为高考必考科目,自身就存在着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高校的扩招,导致了学生英语水平和成绩参差不齐,给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困扰。英语课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课和必修课,教学课时还是有保证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对英语课的重视度不够,例如选取教材和职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教师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课程设置也比较单一等,间接导致学生轻视英语课,大学生中间流传着“六十分万岁”,只要英语不挂科,拿到学分就可以了,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
俗话说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高职院校多层次的生源,应该匹配多层次的教学机制,这样能满足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他们的象牙塔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专业、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多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力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
二、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
(一)英语教材和职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职业精英人才,虽然英语课是很多专业的公开课,但是也应该和职业教育密切结合,凸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这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英语教材是由学校和教研室商议决定,很多时候忽略了英语和职业教育的结合,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
(二)部分英语教师教育教学模式比较僵化
大学生具备了独立思维,“灌输式”的英语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大学英语教学,但是很多英语教师却忽略了这一问题。仍然是以朗读课文、翻译课文、背诵单词与语法教学为主,教育教学理念比较陈旧,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创新理念。
(三)英语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英语教学主要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很少设置实践环节,很多大学生还是“哑巴英语”,还没有具备英语交流能力,这也是困扰高职英语教师的大难题。笔者认为英语课程应该效仿专业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例如英语情景模拟、商务英语会谈等实训内容,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三、基于多层次生源视角下的高职英语课程设计原则
(一)多元化原则
既然生源具备多层次的特点,英语课程也要围绕这一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要进行分层,可以设计有难度梯度的教学内容,让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听得懂,让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能有所提升,激发各个英语水平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层性原则
高职英语教学讲究的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高职英语教学首先要做好英语基础知识教学,例如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首先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再进行稍有难度的口译交际训练,让每一个水平段的学生都可以跟上教学节奏。
(三)职业化特色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是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也应该结合这一办学特色。例如针对不同专业的职业教育特色,开设特色英语课程,例如酒店管理专业增加酒店英语教学内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增加商务英语教学内容等,在提升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凸显职业英语教育特色,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优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策略
(一)开展教学内容分层
笔者认为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应该进行分级和分层,首先要从教学内容分层开始。各个专业的英语教师应该结合教授班级的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各个学期的英语考试成绩,对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摸底,以便科学地制定英语教学计划。英语教师结合英语教材和学生英语水平,首先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把基础教学内容放在首位,例如每一节课的重点专业词汇、主要句型、地道口语等,教师要把这些教学亮点筛选出来,让每一个学生准确记忆。针对英语基础好一些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能力提升训练,例如编写情景交际对话,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鼓励学生积极用英语进行交流,正所谓“知识越用越灵”,学生说得越多、用得越多,对英语知識的掌握也就越牢固,不仅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得到了提升。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基于多层次生源视角下的高职英语课程设计,可以结合学生的差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差异性分组,实现班级内学生的“优化配置”。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和语言氛围,对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英语教师可以采取“ABC原则”,让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带动班级内的英语学习气氛,例如让口语流利、发音标准的学生来朗读课文,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例如教师在开展酒店常用英语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分组,采取弱、中、优结合的原则,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让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发挥优势,带领其他组员学习,锻炼自身的组织能力和英语知识运用能力。由英语成绩的优异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带领组织员提炼出课文中常用的酒店英语对话,在结合互联网搜索结果进行补充,英语基础稍微差一些的学生可以负责资料的整理,小组长带领组员编写酒店英语对话,并负责修改其中的语法错误,为组员分配角色,进行口语交际对话训练,营造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
(三)构建英语实践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是检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试金石。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实用性强,英语课程设置中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在英语课程体系中增添实践环节,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实践,让理论和实践真正结合在一起,提升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留出一部分的学生自主实践环节,工商管理专业接触的都是企业管理和商务洽谈的知识,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商务英语会谈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学生可以结合课本和视频进行学习,还可以根据视频对话内容写出商务会谈的内容,以此培养英语听力和默写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上午会谈的模拟,让学生根据自身专业教学内容,例如企业商务谈判的内容、合同的制定等,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英语的商务会谈,不仅可以建立英语和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的联系,还可以展现英语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这样做可以提升学生对英语课的重视,学习到更多的和本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为日后的就业增添砝码。
(四)构建英语第二课堂,完善英语课程评价机制
社团文化是大学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高职英语课程可以借鉴社团,构建英语第二课堂,并完善英语课程评价机制。例如各个专业的英语教师,可以结合大学生对英语教学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英语教学的趋势,和学生携手打造英语社团,例如英语文学社团、英语戏剧表演社、英语音乐社团等,把英语社团当作英语第二课堂,把英语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为英语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自由,英语社团可以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把喜爱英语的志同道合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一起探讨英语文学与文化,感受英语的魅力。例如,英语戏剧表演社可以把经典的英文电影、话剧搬上舞台,通过大学生喜爱的戏剧表演模式呈现英语的魅力,在校園内进行演出,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英语戏剧社的成员在日常排练中,就是一次英语知识的实践学习,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口语和交流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英语文化,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英语教师可以担任英语社团的指导教师,结合社团成员对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议,完善英语课程体系,其他学生可以从英语社团表演中感受英语的魅力。教师可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英语课程和第二课堂的建议,完善英语课程的评价机制。
总之,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体系要结合多层次的生源背景,再结合职业教育特色,开展分层教学,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分层,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高职英语教师还要结合新时代职业教育理念,完善英语课程体系,既要传授英语知识,也要开设英语实践环节和英语第二课堂,开展职业英语教育教学。高职英语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各个专业的教学特色,并把其融入英语课程体系中,提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成.高职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探究:以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为例[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7,16(6):106-108,121.
[2]姜峰.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118-120.
[3]雷原扬.浅析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建设的发展思路:以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才智,2017(5):68.
[4]张彩萍.多层次生源背景下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实证研究: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6):28-30,81.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76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