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业融合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通过整理西北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业文献和数据,得出我国西北民族地区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但相比国内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作者提出结合自然景观或民族园与民族特色资源;融合媒体与民族特色资源;整合网络平台和民族特色资源三种路径,以期为西北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北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业;民族特色资源
基金项目: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特色村寨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编号:CSD18003)研究成果
十九大召开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主要社会矛盾的转变,用新时代定义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下一步经济发展与改革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在此背景下,研究西北民族地区的特色旅游业发展是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顺应时代和人民需求,解决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的重要环节。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实践为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投资环境,国家兴边富民政策的实施等,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社会背景和助力条件。
一、相关研究评述
西北民族特色旅游业研究文献较为丰富。其中南宇在2014年“丝路”倡议提出前,极具前瞻性地于2009-2012年发表9篇文章,分别研究了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创新品牌;基于丝路申遗的视角,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合作开发以及西北丝绸之路跨区域、无障碍、一体化旅游模式;西北丝绸之路区旅游中心城市合作开发网络模式;西北丝绸之路区重点旅游城市梯度开发;西北五省区境内外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对策;西北五省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与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演化结构。田大江(2010),对中国西北五省会(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对相近城市的对比与综合分析,指出了五个省会城市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建议。杨立勋,陈晶,周之奇(2012),建议西北五省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旅游特色核心吸引物,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姜安印,刘晓伟(2017),提出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业新业态培育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西北五省区旅游业跨区域、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及形成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大产业战略等对策建议。
“一带一路”倡议于2014年提出至今已有5年,以民族文化丰富著称的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有所进步,但相比国内发达地区发展速度还有一定差距。特色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有助于西北民族地区整合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二、西北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业融合发展路径
西北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如果文化旅游资源以物质和文化资源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通常来说,它们就不能被转移;如果它们以无形文化资源的形式出現,它们就可以移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移动的无形文化资源自身具有可以扩展并带入文化的特征,但由于漫长且复杂的发展过程,细小和零散的特征使得文化价值发生转化。不可移动的文化存在时间更为长久,但从长远来看可能缺乏文化内涵。结合这两个特征,将不可移动物质文化资源和可移动非物质文化资源结合起来,辅以现代化手段,有可能解决难以移动不具有物质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同时消除由于文化性不足而难以发展有形文化遗产的可能性。两者间融合可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具体形式如下:
第一,结合自然景观或民族园与民族特色资源。民歌、民俗等文化资源由于缺乏具体的物质支持,难以形成广泛的旅游影响,也无法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将其整合到一个有型的景点或建筑中,从而使他们相互影响、整合互动。通过创建一个文化公园、博览会等,其中包含了该地区重要的可移动文化资源。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优先考虑中心城市,在这些城市中可以根据区域文化展示当地的习俗和技能。文化公园、博览会的建立,不仅可以集中当地服饰文化和民俗文化,而且可以丰富西北民族地区的物质文化资源,例如民间艺术品,民间工艺品等。具体做法是,首先促进手工业产业的建立,在产业旅游的帮助下建立产业旅游园,扩大西北民族地区特有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在加工产品的生产中,企业可以与文化相关的产品结合。此外,新的购物中心可以提高通过广告活动和互动参与来扩展文化内容。到该地区的游客可以直接了解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从而进一步了解该地区的文化特色。
第二,融合媒体与民族特色资源。特色旅游业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一方面,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和杂志等媒体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借助媒体,通过广告电视作品或专题纪录片等方式说明民族文化资源现状,如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创作等。在宣传方式上,传统的杂志,报纸和电视等未能覆盖其他国家/地区。因此,在宣传过程中,有必要尽可能邀请外国旅行杂志的记者和编辑参加。在信息化时代,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更大范围的宣传还可以通过创建友好、强大的网络界面,便捷易被搜索到且配有多语言翻译的网站等方式展示。还可以充分利用微博,社交网站等媒体,扩大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推广。另一方面,由于对文化旅游相关文化价值的广泛使用,包括摄影作品的形式,使得特色资源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充分实现。由于其强大的宣传和娱乐功能,基于摄影作品的电影文化可以引起广大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并将其吸引到摄影之旅中。同时,文化旅游资源在照相材料中的展示时间更长,这使潜在游客感到他们离得很近,从而把他们带到了真正的旅游中。
第三,整合网络平台和民族特色资源。西北民族地区内可移动的民族特色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地域差异大,因此可以考虑借助网络来销售具有区域特色的民族特色商品,特别是手工艺品,以满足消费者即使不到西北民族地区,同样可以进行特色商品消费的可能,从而延伸民族特色旅游产业链。甘肃和青海的旅游业发展主要依靠当地的旅游自然资源,受资金投入的制约,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旅游需求的各个层次,旅游产品开发多样性,层次性和特殊性不足。手工艺品与网络平台的融合,实质是借助相对成熟的旅游平台,开发文化消费市场,不断丰富艺术品的层次和艺术及内容,促进手工艺品的发展,形成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在西北民族地区收集和处理民间文化资源,使用现代技术和市场营销工具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市场营销,在西北民族地区开发具有文化元素的旅游或民间艺术作品,并在其上投放大量广告。利用网络平台逐步扩大旅游市场,使得这些具有地域性的文化符号成为区域文化旅游的“需购品牌”。扩大文化旅游的规模,加深旅游印象,也能为手工艺的发展提供资金,不仅增加了旅游的经济效益,而且刺激了手工艺的发展。例如在西北民族地区,以节日、展览和电视节目的形式促进了藏族身份的传播,在通过网络平台使得这些资源以旅游纪念品和艺术珍品的形式离开青海,并在全国各地进行有效地销售,从而延伸了特色旅游业的产业链,也扩大西北民族地区无形特色资源的影响力。
三、结论
十九大召开准确地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将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推上了前所未有的历史舞台,西北民族地区的特色旅游业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本研究在西北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试将无形的民族特色资源与有形的实体旅游景区与民族园,媒体以及网络平台融合,能有效延伸西北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业产业链,以期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南宇.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旅游品牌创新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9(11):73-77.
[2]南宇,杨阿莉.西北丝绸之路区重点旅游城市梯度开发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09):161-167.
[3]南宇,史婧,赵利敏.西北五省区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演化结构分析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03):103-107+144.
[4]田大江,刘家明,王润.中国西北五省会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1):313-317.
[5]杨立勋,陈晶,程志富.西北五省区旅游产业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J].旅游学刊,2013,28(08):94-101.
[6]姜安印,刘晓伟.“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北五省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5(03):26-33.
作者简介:
吕昊(1979- ),男,江苏镇江人,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经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91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