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锻炼是十分有效的学科,在各个学习阶段数学都是最受学生、家长和老师重视的学科。在传统的教学背景下數学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并且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在新时代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背景下,数学教学将会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会带领学生在数学的知识海洋中培养十足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兴趣;创新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融入我们生活各个领域的时代,数学学科的教学也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设一些符合课堂教学内容的情景,将学生带入数学的王国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数学带给他们知识技能的提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带来的快乐并主动去学习数学,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特点
数学学科通过课本文字表达的知识内容大多较为抽象,学生很难生动地理解文字所表达的具体意义,但在现在的信息时代可以将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充分融合到一起,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备把课本上抽象的文字表达通过具体形象的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看得见、听得到书中所表达的具体内容,可以将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活跃生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融入课堂学习的氛围中,带动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将原本繁杂难学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困难,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影响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如果人们对一件事感兴趣,就会竭尽全力去做好这件事情,学习数学更是如此,只有将学生的兴趣充分带动起来才能让他们自己主动去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知识中的乐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就感。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将课堂上所要讲的问题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能够将课堂上压抑沉闷的气氛变得积极活跃,让学生通过有趣的动画和声音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在课堂问题上,也就能够更简单地接受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并且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2.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当今时代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强调把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进行教学,而教师仅仅对学生的学习起指导的作用,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考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呆板地将课本中的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还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的内在含义,从学习中学会对未来发展有益的技能。教师应当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丰富的学习互动,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去管理课堂知识的学习,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想要学会什么、学这些内容的作用,真正做到将学习的知识利用起来,作为自己在未来发展成才的坚实基础。
3.改善数学教学的训练模式
过去的数学教学在学习知识内容之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加强训练往往是通过单一的题目进行训练,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来题目或者通过试卷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加强训练,这样的训练方法对课堂知识的训练量不足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学生容易忘记学习过的知识内容。但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互联网运用到课堂知识的巩固训练中,通过互联网的大数据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训练题目、见到更多的训练题目,通过对更多不同类型题目的训练和研究,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对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构建出属于自己个人的数学知识框架体系,在未来面对所谓的难题时可以游刃有余地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数学难题。
三、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充分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学科的知识点众多、拓展训练的难题更是数不胜数,以往教师在讲解重难点问题时往往一节课只能讲解一两道例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人力,而且学生也很难真正理解重难点的解决方法,使得教学的效果也不甚明显。当今时代的教学方式是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比以往的方式更加行之有效,不仅能够让重难点问题通过具体的拆分变得简单化,还能够通过形象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问题的重难点所在,并且一节课能够进行多个不同重难点问题的讲解,大大提升了课堂的教课效率和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在当今时代的数学教学中要利用好先进的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在丰富了学生学习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对于数学这一重点学科的学习不再困难重重,而是乐意与数学打交道,在数学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和遨游在知识海洋中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明秀娥.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探讨[J].时代教育,2017(2):90.
[2]罗翠华.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数学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8(7):109-110.
[3]赵洲.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3.
编辑 谢尾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13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