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门诊抽血护理的价值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关于门诊抽血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探究。方法 选取80例来我校医院门诊抽血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抽血期间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护理(观察组),记录与对比两组患者抽血护理期间的相关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抽血期间的护理结果好,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于校医院门诊部抽血期间,给予其护理安全管理的门诊护理服务,有助于提升抽血安全性与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门诊;抽血;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1..02
医院在进行患者疾病诊断与治疗期间,抽血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由于医院内的人流量较大,致病菌较多,易导致抽血患者发生机体感染的不良事件,严重影响抽血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所以要求门诊部门可对前来此处抽血的患者做好护理工作,从而降低抽血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使得患者满意本次抽血护理工作[1]。基于此本文选择门诊抽血患者,应用两组护理方案分组进行护理应用,结合护理结果评价适用于门诊抽血护理的最佳护理方法。研究内容包括: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医院在2018年9月~2019年1月门诊接收的抽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作以不同门诊护理方法护理抽血患者效果的研究;每组患者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人数分别为22例、18例,平均年龄为(19.8±1.0)岁。对照组患者中男女人数持平,各为20例,該组患者平均抽血年龄(20.3±0.9)岁。对两组患者上述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抽血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即指导患者在确定的时间到医院,保持空腹状态抽血,要求采血环境温湿度达标且空气质量较好,在此期间告知抽血者抽血后的注意事项。观察组-本组患者接受常规联合护理安全管理的护理,常规护理内容同对照组,护理安全管理内容包括:门诊部护士长选择本部门资历深的护士组建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明确患者抽血时的安全管理方法与标准,制定抽血护理安全管理应急机制,以此护士在后续开展的患者抽血护理工作中,便可依据上述内容开展具体的工作;总结护理风险与控制策略,护理人员可对以往开展的患者抽血工作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抽血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与处理方法,从而结合当前校医院门诊部患者抽血需要与要求,进行重点抽血护理管理环节的风险控制,从源头规避抽血风险的发生;做好抽血安全教育工作,护理人员整理与抽血有关的知识,对患者作以穿刺、拔针、按压等操作环节注意事项的介绍,从而避免发生患者皮下出血与感染不良事件。
护理结束后,对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例数进行记录,计算不良事件率;向所有抽血者发放抽血护理满意度问卷,分为非常、一般、不满意三个评价标准,总满意率为非常满意与一般满意率之和。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软件统计学分析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P<0.05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人数多,总满意率高于另一组,该组没有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对照组则为7例,两组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一:
3 讨 论
护理安全管理为现阶段医院门诊抽血护理期间,常用的一种高效的护理方法,实际应用后可以为抽血患者提供全方位且系统的护理服务,使得患者感受到自己被护理人员所关心 ,以此可以放松心情接受抽血,确保抽血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而且该护理方法应用期间结合患者实际抽血护理情况,制定了相关的工作机制、方法及标准,从而可指导护理人员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抽血护理工作,并且在发生抽血不良事件时可借助于编制的应急预案,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以此降低抽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所以该种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高,明显好于医院门诊部常用的传统抽血护理方法[2]。本文研究中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了护理安全管理护理,获得了较好的结果,提示校医院门诊部在后续开展的患者抽血护理期间,要多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的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单 波,刘 红,宋兆宁.门诊抽血中心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8):169+172.
[2] 郭静芸.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抽血中心的应用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7):98-99.
本文编辑:李 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4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