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辅导员要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人格魅力和人文情怀,要掌握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善于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对于学生的异常情况要给出保护与干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按照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通过集体活动对学生展开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可在大学班级中选拔心理委员,帮助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利用多种平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社会输送更多身心健康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0-0092-03
  近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进步,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社会生活中的激烈竞争,必然会影响到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想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心理强大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而高校辅导员则承当着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开始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而出台了很多文件。而高校辅导员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做好心理健康工作,化解或杜绝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如何促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已经成为我们不断思考与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光荣使命
  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大学阶段是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离开家庭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相对于高中阶段学习压力有所减低,每天会有大量的课余时间,一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压抑的心理与情绪会完全爆发出来。因此,大学生需要顺利转变角色,让自己以一个全新的面貌顺利迎接美好的未来。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对于学校方面来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校政治与学习环境的安定,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地,学生的心理问题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1]。
  因此,国家也在逐渐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后颁发了八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进而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高校心理危机工作大范围开展,大多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常由辅导员兼职承担,其使命光荣而艰巨。辅导员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发现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2]。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感受学生的生活、情感与就业中遇到的困难,进而给出必要指导。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与适应能力,实现高校教育的目标。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一词出现了多重涵义,既包括人们身体健康,同时也包括心理健康。近几年,我们生活的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人的价值观与交往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书斋中的大学生也会面临一些新时期特有的心理问题[3]。近年来,每年心理危机事件都在持续发生,正是由于心理危机事件频繁发生,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为教育事业带来了一定的危机。作为人生发展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学生逐渐成熟,正在形成完善的人格,应当可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与目标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是青年阶段是一个敏感时期,极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些学生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没有接触到社会上的事物,缺少一定的磨练,情感波动非常大,对待挫折不能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面对学习、就业以及生活的压力,极容易让学生感到精神压力,严重者甚至会患上心理疾病。有一些学生一旦遇到挫折就不知所措,意志消沉,出现悲观的心态,有的反应会非常激烈,不愿意与他人沟通交流,会产生不理智的行为,有些严重的学生还会选择轻生[4]。
  研究中还发现,每当高校提出一些教育改革之后,一些学生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有的情绪会不稳定,会形成悲观、失望以及痛苦的心理状态,这些因素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作为基础,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及心理辅导之后,比较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进而让大学生练就良好而健康的心理素质,提升自主发展能力。
  三、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
  目前,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基层教育工作者,与学生走的最近,因此最适合对大学生展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可以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做朋友,为学生做好榜样,是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最佳人选。辅导员需要管理班级的班干部,这些班干部是学生中的一员,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会将这些情况都汇报给辅导员,这样的方式可以方便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况,并且给出一定的干预与指导。辅导员可以结合当下现存的宣传渠道,对学生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对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方面的知识与问题[5]。
  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和矛盾。因此,需要高校辅导员要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人格魅力和人文情怀,对学生循循善诱,以诚相见,通过掌握更多的辅导方法与技能,进而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
  首先,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需要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体会学生的心理情感,进而解决学生出现的实际问题。高校辅导员的行为举止与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教师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思想上鼓励学生,形成思想上的互动交流[6]。
  其次,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深刻影响,大多数辅导员会坚持从道德品质以及组织纪律性等方面去看待学生存在的问题,忽视学生心理角度问题的分析,因此,辅导员需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与观念,改变现有的认识,面对全体学生展开全方位的观察扫描,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潜能与人格的完善。同时,需要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掌握更多的心理咨询方法与技能。要及时发现问题,并且积极去面对并解决问题,   并且,加强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学习,积极研究心理方面的书籍,通过系统性学习心理学相关内容,提升自己心理专业技能,构建合理的心理学知识结构,并且将这些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四、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应策略
  (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
  针对辅导员工作来说,每一个大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大学生的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未来与发展,同时也关系着个人的将来是否幸福。因此,辅导员需要充当心理医生,在展开教育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现象,进而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作为一名辅导员,要懂得不同的学生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与生活环境的差异,以及面临不同危机的种种表现,做到有的放矢。例如,辅导员要观察学生在学校的言行与情绪是否存在异常,了解学生在家庭中是否遇到重大事件等异常表现[1]。一旦发现学生有异常表现,就需要将学生当成观察的重点,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异常情况要给出保护与干预,当遇到问题时要及时上报,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当危机还没有发生之前,就扼杀在摇篮中,以免出现危机事件的发生。
  (二)要掌握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
  辅导员想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需要了解学生成长需要因素,还要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把握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实际教育引导过程中,把握不同学生的个性与特点不同。如有些学生自信、宽容,有的学生会自卑、胆小等。辅导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深刻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情况,掌握学生的性格发展情况,结合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分析心理活动。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基本上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从小就是家里的小皇帝或者小公主,但是这些学生也会有自己的烦恼与压力。例如,现在上大学的费用比较昂贵,对一些贫穷的家庭来说,需要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本身大学生需要面临艰难的就业压力,身处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导致心理承受很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问题[7]。
  其次,高校辅导员需要因人施教。按照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对症下药,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困难。在平时的工作中,辅导员会将心理问题与思想道德问题相联系,会利用思想道德的思想去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因此,辅导员要成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待不同的学生不能简单地使用一种教育方法。这样才可以解决学生心中存在的问题,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最后,通过集体活动对大学生展开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辅导员需要开展集体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方式,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教育方法。如,有些学生合作能力不够,辅导员需要组织学生展开集体拔河比赛,提升学生的合作精神,有一些学生面对挫折不知所措承受能力比较薄弱,因此,辅导员可以展开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增加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进而为教学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人际关系。通过集体活动的开展,学生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8]。
  (三)班级中选拔心理委员,增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干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然而有一些学生心理面对很大的压力,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这些问题困扰着学生,但是学生不知道也不愿意寻求帮助[8]。辅导员在大学班级中选拔心理委员,可以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反馈给辅导员,帮辅导员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心理委员会定期在学习、生活以及社交上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并且对班级其他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检查,之后将检查报告上报,辅导员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自己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对学生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委员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也会察觉自身的情况,实现自我教育与发展的过程。
  (四)利用多种平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会采取多种多样的交流方式,辅导员需要学会各种交流平台的利用,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实现共同探讨与学习。想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普及与宣传教育,因此,辅导员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为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9]。学校方面需要充分利用电台、网络以及报纸等多媒体技术进行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训练学生自主规划自己的生活,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五、结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教育界的广大关注,得到各个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在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是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已经成为德育教育的新内容,高校辅导员需要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生展开心理疏导,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邱琳.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青春岁月,2018(17).
  [2]石晓帆.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初探[J].当代旅游,2018(17).
  [3]安志权,石晓帆.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及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9(4).
  [4]陈慧玲.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方法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19).
  [5]郭佳.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9).
  [6]刘勇华.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J].中外交流,2018(26).
  [7]王舟.浅论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色定位及路径选择[J].才智,2018(24).
  [8]赵静.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中外交流,2018(14).
  [9]王舟.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研究[J].才智,2018(21).
  作者简介:李宇婷(1990—),女,汉族,山西朔州人,单位为山西大同大学,研究方向为高校辅导员工作、高校社会工作、心理咨询。
  (责任编辑:董惠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7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