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核心素养已经逐渐成为教师和家长关注的重点。教育部门在相关文件中明确表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当下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不应当是对知识的单一化传授,而应当注重通过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更深刻的学习理念和知识,继而获得全面发展和深度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0-0034-02
引 言
基于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教师应针对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水平两极分化的现象进行整合,使用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在不断思考和总结中掌握语文学习的重难点。并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作为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进而有效推进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稳定提升。
一、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学生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注重因材施教。学生对当前知识的掌握和使用能力、对知识的积累程度、对语文的敏锐程度等,都是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整合和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基础。教师应当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综合发展。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教师应当注重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更具全局性和先导性的眼光,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
例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教师如果只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粗略阅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要求的背景下阅读课文,就很难让学生拥有更好的思考空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仅仅是靠按要求来阅读或者背诵相应内容,而不能切实且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也不能明确文章对场景或景色进行了怎样生动形象、多姿多彩的描述,更是难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快乐、情感和精神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有效且深入地思考这些内容,所以,学生对这节课内容的学习是无效的,学习效果并不好,也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二、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指路者”。因此,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因为“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一定的矛盾,不能有效满足当下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整体需求。
例如,讲授《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即做人要知恩图报,懂得饮水思源。教师可通过当前实际存在的事件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索,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为其正确三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确保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有感情朗读,并切实掌握生字等内容。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要求是较高的。教师教学时,通常会带领学生通读全文,进而引导学生围绕自身体会,与实际事件相结合谈谈自己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阐述相关知识点,并围绕其进行重点分析和讲解,基本就完成了课堂教学。
三、全面优化语文阅读材料
阅读教学十分重要,是语文教学的关键部分。教师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创作的时空。学生面对众多的阅读材料时,能够进行具有主观意识的选择和判断;在阅读和欣赏过程中,能够有效明确作者的思想主张和情感表达;在阅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神奇和美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满足感。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保证学生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小学生年龄较小,发散思维能力极强,教师应当针对学生发展情况和发展需求,选择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材料,在阅读和指导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提升自身的阅读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例如,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时,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使用问题导入法:“同学们,你们知道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吗?”学生此时已经能够进行相对完整的语言描述,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描绘出对秋天的认识。“秋天树叶会变黄”“书上说秋天大雁会向南飞”“秋天有中秋节”……从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中能够看出学生对秋天都具有一定的认识,都能够理解秋天的时间阶段和具体表现。但是学生描述的内容都是秋天的外在形象,与本课学习内容还存在相应的距离,教师可以正式导入课程内容:“那么,你们知道秋天也是有自己的声音的吗?不信,大家就一起来听一听!”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提升,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秋天的声音。此时,教师的教学活动就会格外顺利,也能有效降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感和局限性,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效率。
四、完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内容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写作教学中,学生可发挥自身主观意识和能动性,这是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关键环节。教师进行写作教学时,应当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展良好的精神文明活动。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有效表现自身的思想主张和情感变化,展现自身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教师要想在写作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首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秉承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进行学习,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其次,教师应在生活中强化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竞争精神,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
例如,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时,由于本课与大自然有密切的关系,且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对大自然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渴望感,因此,教師应有效利用学生对大自然的敏感程度,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在“迷路”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现大自然中的景观,让学生通过对大自然景观的认识和了解,充分理解教材内容。教师也可营造相对轻松、愉快、和谐、稳定的教学环境,将课堂布置成野外的环境。学生在教师设定的教学环境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放松自身的紧张情绪,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也会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结 语
在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巩固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了解学生的发展阶段和学习需求,采用能够切合学生学习习惯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不断深化[2]。小学生正处于对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实现自身的全面深化发展,也能促进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李金莲.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9(32):53-54.
孙艳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改进[J]. 文教资料,2019(26):83-84.
作者简介:毛建霞(1974.11—),女,江苏阜宁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80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