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精准资助育人体系建设路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首先探讨了高职院校精准资助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然后在贫困生精准识别机制的建设、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具体开展、精准资助育人工作保障机制的建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高职院校精准资助育人体系的建设路径,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  精准资助育人  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0(c)-0210-02
  新时期国家相关部门在教育事业中的投入越来越多,以及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无私捐款,使更多家庭贫困的学生能够有机会进入高等学校安心学习。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精准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是对国家、对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爱心企业的负责,更是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负责。
  1  高职院校精准资助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针对性
  精准资助制度可以帮助学校工作人员在资助工作前期对受资助的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审核,及时去除不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对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再进行二次审核,划分学生家庭的贫困等级,以便给与相应的资助标准。在资助工作过程中也应当进行密切关注,家庭贫困等级有变动的及时调整资助标准,家庭情况好转不再符合资助条件的及时截止资助活动,家庭有变故生活变困难符合资助条件之后也需要及时对其进行资助,提升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1.2 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全面性
  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不再像中小学时一样整天学习,而是有更多的时间去自由支配。家庭贫困的学生虽然不再为学习费用担心,但是在步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后,还是会出现心理健康、与人沟通、学习方式调整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精准资助育人体系建设不仅要对受资助学生的贫困情况了解清楚并给与相应的资金资助,更要关注其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情况,如果出现问题,需要及时了解并及时解决,使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内容更加全面。
  1.3 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效率
  高职院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可以使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真正了解家庭贫困学生的真实境遇,认识到学生在贫困生活中仍然努力学习的不屈意志,进而更加积极的去投入到资助育人工作之中。同时,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制度的完善也可以更加清晰的定位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避免重复、无效工作内容的出现,使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人员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工作内容,有效提升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效率。
  2  贫困生精准识别机制的建设
  2.1 建立贫困生相关证件资料的审批机制
  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规模较大,每个院系都会有一定数量的贫困生,为了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需要对贫困生的相关证件资料统一进行严格审批。例如对学生家庭的低保户或特困户的证件资料、家庭成员构成以及家庭成员的残疾、重大疾病、烈士等相关证件资料都需要进行严格审批。通过这些有效证件资料对学生家庭状况进行初步认识,并对这些家庭的贫困等级进行划分,便于后期给与相应的资助标准。
  2.2 建立对贫困学生的跟踪监察机制
  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分析学生的网络消费水平。通过与周围其他学生的沟通,了解其日常消费水平和资金使用情况。对于存在高消费、胡乱使用资助费用或家庭情况好转的学生要及时降低资助标准或终止对其进行资助。对于家庭出现变故使生活变困难符合资助条件的也需要及时对其进行资助,家庭贫困等级有变动的也要及時调整资助标准。
  3  高职院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具体开展
  3.1 及时发放资助金
  在确定贫困学生的等级之后需要按相应的资助标准及时发放资助金。资助金的发放需要通过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一、直接发放至学生手中,彻底杜绝资助金被平均领取、轮流领取、冒名领取等个别现象的出现,使资助金能够真正帮助到贫困学生。另外,还需要做好资助金发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例如贫困学生档案资料的整理、提交、审核,高校资助金的审批与拨付等工作都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使资助金可以按时到位。
  3.2 加强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部分贫困家庭的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例如性格内向、不敢与人沟通、自卑、不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方式等。针对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心理课堂上的教学为学生讲解心理学专业内容,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并通过QQ、微信、学校网站、电话、书信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心理咨询服务,引导学生在网络和图书馆资料中了解心理问题的形成和处理方式,通过贫困学生自立自强的真实成长案例激励其努力奋斗,定期与学生谈话交流或组织团体活动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状态和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而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3.3 完善对贫困学生的学习帮扶机制
  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贫困学生要重点关注,及时沟通,充分发挥班干部、大学生党员及其他优秀学生模范作用,对其进行一对一帮扶,鼓励其参与各种学习兴趣小组或相关社团,以便于通过多种途径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学习资料、学习方法的使用,发现自身的突出能力和学习兴趣并进行更加深入的锻炼,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加强贫困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鼓励贫困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勤工俭学,通过学校的平台为其搜集更多的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信息,并结合学习兴趣和突出能力为其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就业方面的指导,在缓解生活压力的同时可以提升工作能力为今后就业做铺垫,避免做与今后工作无关的重复性劳动而浪费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另外,在学生创业方面也可以给与一定的资金和专业技术方面的帮助,助力学生的专业化发展。
  4  高职院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保障机制的建设
  4.1 深化精准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建设
  组建专业的贫困生资助育人管理部门,严格把控资助育人工作人员的选拔,优先吸纳现有教师和辅导员队伍中熟悉学生工作、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高、沟通能力强的人員加入。加强各类专业化人员的招聘力度,优化管理队伍的人员构成。同时,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专业题材或专项问题的专场培训,组织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交流研讨,对实际资助育人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和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相应的解决对策,关注国家在资助育人方面的相关政策,与其他高校的资助育人管理部门建立长期学习交流的工作机制,及时了解并掌握新的资助政策、育人方法、管理措施等,提升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综合水平。
  4.2 加强对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监管
  成立专业的监管部门,对精准资助育人工作进行全面监管和定期检查。不仅要对贫困学生资料审核、资助金的申请与发放等工作进行监管,还要对贫困生的教育帮扶工作成效进行考核与评价。监督贫困生对资助金的使用情况,如果将资助金挪作他用或者进行高水平的消费,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并对资助金进行收回。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等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自觉遵守学校制度,合理使用资助金。另外,还可以充分运用高校广大师生的群众监督和举报机制,督促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稳步开展。
  参考文献
  [1] 陈宇,高丽君.对内蒙古高职院校精准资助育人现状与对策的思考[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30-32,74.
  [2] 牛晓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管理模式探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5):99-101.
  [3] 董娟娟.高职院校精准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6):100-1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43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