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憧憬未来,教育领域发展的时机与形势、艰难和险阻,迫使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以创新为发展驱动力的风口浪尖,培育一批批具备优质创新能力、良好创新意识的高素质、高标准、高水平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选择,更是满足国家、社会人才需求的重要任务。本文总结高等教育开展创新活动、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分析我国农林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期为我国农林高校研究生工作的发展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三位一体  培养模式  研究生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0(b)-0200-02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促使一个民族不断前行的灵魂支撑。研究生作为一个国家实现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的开拓者,是新时代背景下的领航员,所以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我国农林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最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提升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水准的主体要素。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全新形势,我国农林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紧密围绕“长期坚持培养学生双创能力,致力于提高科学研究服务水平”的重要话题,全面落实“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一系列能够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发展的校园活动。此类具有较强针对性,富有本校发展特色的活动,已经成为本校强化人才培养、落实科学建设、提高学术交流水平、拓展科学研究规模等各种学校实际工作的重要基础,为本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奠定强有力的保障。
  1  我国农林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现阶段,受传统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影响,我国高校研究生人员总体创新能力相对于发达国家明显不足,对造成此类现象的根本原因展开分析,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对研究生人员缺少创新意识、创新动机、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培养,学校相关领导、教师及管理人员对此类工作的重视度不足,导致研究生难以正确认识自身在校学习的主要任务,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不能形成以新领域开发、新思路拓展等具有创新属性活动为目标的学习模式。第二,学校缺少能够实质性激发研究生人员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对获得一定创新成果的研究生奖励不够明显或缺少相应奖励,缺少一种以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为途径的激励模式。同时,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较为单一,部分院校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长期沿用传统人才培养范式,虽然部分高校积极主动向国际性一流大学展开学习,但是存在不考虑本校实际情况照搬的现象,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第三,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学生虽然已经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但难以对这些基础进行有效拓展,继而获取相应研究成果。同时,部分学生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思维受传统教育理念束缚严重,导致学术成果质量与自身付出的努力不成正比。上述因素均为造成研究生创新能力薄弱的重要点位,可以说这些不利因素就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制约研究生有力前行的“拦路虎”。
  2  基于“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针对我国农林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我校研究生工作致力于各项科研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近些年的不懈努力,已经逐渐开拓出一条符合我校研究生工作基本情况以及学生特点的三位一体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2.1 构建以学术论坛与讲座为核心的研究生学术交流系统化平台,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通过近年来每年开办的研究生活动日,利用邀请相关领域学术专家、精英前来讲座演讲的方式,全面拓展我校研究生人员科学视野和知识眼界;开展各种类研究生就业创业指导讲座,从根本上转变研究生未来发展观念和就业趋向;进行研究生讲坛活动,开发学生创新思路,使其在活动中获取创新灵感。与此同时,高校研究生管理、教育部门还应积极与省级教育部门交流合作,联合举办省市级别的创新论坛、创新暑假等活动。并且,为切实强化创新论坛的实际应用价值,此类活动的开办可以将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论坛为主体,将自身定位为分论坛,例如,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论坛——创新技术分论坛;农业生产与食品加工论坛——创新技术分论坛;企业规划和管理论坛——创新技术分论坛等。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与教师、其他同学形成合作关系,加大学术研究力度和学术论文的撰写工作,教育部门、高校以及既定领域专业人士共同评选优秀论文和研究成果予以奖励。继而,在一系列的论坛和讲座活动下,研究生不仅能够全方位开阔个人学术视野,拓展自身研究思维,而且还能对其创新意识、动机形成较大程度的促进作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竞争激烈的学术研究环境。
  2.2 立足于科学研究创新激励制度创建研究生学术研究标准化平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创新激励制度,是从外部激发研究生人员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因此,高校研究生部门需要构建一种科学合理、效果显著的创新激励制度,立足于该模式,通过科研奖项的评选、相关科研基金项目的申报,从侧面激发研究生人员科研创新激情,提高其创新能力。同时,建立本校创新基金,针对研究生创新活动提供夯实的资金支持,以物质奖励使研究生尽可能的致力于科研事业中。此外,学校还应加大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合作力度,吸引政府资金源源不断的流入学校,进一步为研究生科学研究创新工作奠定物质基础和经费保障。继而,通过以上对激励制度的应用,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人员的创新能力。
  2.3 优化以社会实践为核心的学术应用实践平台,开拓研究生实质性作用于社会的服务能力
  不设身处地的进行实际调查研究,所发表出的言论也更倾向于“纸上谈兵”,研究生社会实践不仅是使此类群体掌握国情、理解农民、振兴农业的最有效途径,而且也是从实践角度拓展理论知识的重要方式,是使高端、先进的科研成果作用于现实、造福于社会的并经之路。因此,高校研究生部门应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展各类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理科工科类的学生应加强现场实践、技术实验力度,文科类的学生应提高亲临农村进行科研调查的频率。同时,立足于这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积极组织与引导高校研究生充分利用假期进行主体调研、科技服务等社会时间活动。例如,博士团技术帮扶兴农下乡活动、研究生暑假科技实践活动等。继而,在充分做好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为搭建更为广阔的实践服务平台,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激发研究生人员的创新水平和思维。
  3  结语与建议
  综上所述,在利用上述“三位一体”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需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途径,充分调动研究生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新教改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思想,尊重学生的思想和人格;利用“三位一体”新模式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大幅开发,进而将创新能力转化为科研能力,创造出数量更多、水平更高的科研成果;通过在校期间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生人员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得到良好提高,累积丰富实践经验,为其未来职业生涯创新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杰,彭浩,黄文卫.基于“导师-科研团队-学科”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7(7):29-31.
  [2] 姚明印,刘木华,周华茂,等.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三位一体”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8(9):227-228.
  [3] 王羿,龙奉玺.“三位一体”的中医药研究生创新工程建设与实践——以贵阳中医学院为例[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5):1252-12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7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