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研素质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本文分析了我国研究生创新培养的现状和不足,并从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完善、以及科研训练等方面探索研究生教学改革,推行研究生创新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 科研素质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21-01
科技创新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而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人才。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培养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近年来,我国高校对创新教育的认识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不足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
引领科技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结合所在硕士点实际情况,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研究生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科研问题的能力为核心,贯穿知识、能力、素养综合协调发展的原则,对研究生的传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将创新教育融入到研究生教育中,旨在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满足新时期学科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
1.改进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方法,提升科研创新意识
注重学术培养,推广多元化导师。研究生培养实行指导小组制,一名学生一般由一名主导师和2~3名教师负责指导,集合学科师资的集体力量对研究生提供指导和帮助。通过与其他高校和知名企业联合,使学生可以接受到来自不同领域导师的指导,获得多种思想的交流碰撞。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在多领域、多环节不断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2.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授课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生课程教学不仅是传承知识和拓宽基础的需要,也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加大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适当增加选修课和研究方法类课程。同时,注重发挥非正式课程(如学术会议、学术论坛等)对于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重要作用。
改变传统的讲台授课方式,采纳新颖灵活的教学模式。如:将单向的理论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相互交流等方法,提升学生查阅文献和分析研究等方面的学习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学习和互动,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学术报告会研讨方式引入课堂,需要学生选定课题后自己查阅文献、分析研究、撰写方案或论文,训练学生资料收集、文献检索和科研写作能力,发散创造性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阐述观点的表达能力。
3.以科学研究为牵引,注重培养研究生科研探索能力
对研究生的培养重点放在研究和创新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逐步实现的。只有掌握更多的新技术、新知识,才能够充分借鉴相近领域的新成果和新方法,才能在学术思想、科学思维和能力结构上形成交叉复合效应,在专业领域内创造性的完成任务。
每周学科或团队定期举行组会,由研究生主讲各自课题的研究进展和相关文献。这样既检查了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也考查了学生是否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能否从文献中精选出本学科前沿性的问题并准确表达,使每位参与的研究生都能受益和提高。增加专题学术讲座,邀请专家、企业家等举办报告会和讲座,在学术交流的过程中与有关专家或企业家直接互动,有助于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科研方向,拓宽研究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成果的产生。
4.打造科研创新实践平台,营造良好氛围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平台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挖掘资源,加强创新教育实践活动校内外平台的内涵建设。加大实验室设施投入,实行开放式管理,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先进研究平台,发挥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依托企业共建的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形式,组织一部分具备创业头脑和创业意识的研究生参与教师的科技转化活动中,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发散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军,彭勇宜,孙克辉,等.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与途径.创新创业教育,2017(6):109-111.
[2]李立清,龙唐斌.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其保障机制研究.高等农业教育,2016(2):1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7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