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研团队构建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上海市松江大学城N校的在校研究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仍以导师负责制为主,但科研团队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最高。因此,高校需要加强科研团队培养模式建设,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关键词:研究生;科研团队;培养模式;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4-0092-02
在当前科学社会发展中,团队协作、学科交叉的趋势日益明显,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国部分高校也设立了形式多样的学科交叉平台,尝试构建协作交流、交叉渗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即科研团队培养模式。本文为了厘清现阶段高校科研团队构建现状,以及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科研团队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研究生創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优化现状的对策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笔者从2018年9月至2018年11月对上海市松江大学城N校在读研究生进行调查。发放《科研团队构建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调查问卷》,回收96份,有效问卷96份。参与问卷调查的研究生中男生占比41%,女生占比59%;一年级占比35%,二年级占比40%,三年级占比25%。接受问卷调查的研究生性别、年级分布基本合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关于导师指导学生的形式,81.4%的研究生表示,目前其导师指导形式是导师与学生一对多地亲自指导;11.63%的研究生表示,其导师指导形式是通过其他教师和同学的科研团队形式指导;4.65%的研究生表示,其导师指导形式是导师与学生一对一地亲自指导。该项统计表明,现阶段导师与研究生的比例失调,导师需要辅导过多的学生,有的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都得不到导师的有效指导。
关于研究生的知识来源,针对问题“您的知识来源主要来自导师的传授,同时还有同学或团队成员的相互启发”,大约有77%的研究生选择了符合、比较符合或非常符合,即大多数研究生认为,其知识来源除了来自导师的传授外,还有同学和研究团队成员的相互启发,这表明研究团队培养模式有利于研究生获得新知识。
关于科研团队的氛围,针对问题“科研团队讨论时,是否鼓励大家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97.7%的研究生认为其所在科研团队在进行讨论时,会鼓励大家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关于科研团队氛围的调查结果显示,科研团队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课题组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本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模式,即团队培养模式、导师负责模式、自主创新模式。通过分析发现,目前N校研究生培养模式还是以导师负责制为主;而在三种培养模式中团队培养模式的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比较强。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分析
关于研究生的理论分析能力,针对问题“您认为自己进行科学研究的理论素养是否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大约60%的研究生认为自己进行科学研究的理论素养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关于研究生的科研基础,针对问题“您现在已经掌握至少一种计量分析软件”,仅有48.8%的研究生选择了符合或比较符合,51.2%的研究生选择了非常不符合或比较不符合,说明现阶段研究生的计量软件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针对问题“您已阅读过自己研究方向的大量相关文献,文献阅读能力已经有很大提高”,大约67.4%的研究生选择了符合或比较符合,说明大多数的研究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关于研究生的科研产出,针对问题“您研究生期间参与过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53.5%的研究生选择了符合、比较符合或非常符合,即超过一半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都参加过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针对问题“在导师或团队教师的帮助下,您已能够撰写和发表了高水平期刊论文”,仅23.26%的研究生选择了符合、比较符合或非常符合,即大约1/4的受调查的研究生发表过高水平论文。
关于研究生的创新实践,针对问题“您能够有效利用自身的科研积累参加国内外的创新创业竞赛”,大约32.6%的研究生选择了符合、比较符合或非常符合,即大约1/3的研究生能够有效利用自身的科研积累参加国内外的创新创业竞赛。
关于创新能力培养过程,针对问题“您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39.53%的研究生认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受导师团队的共同影响,32.56%的研究生认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导师亲自指导的结果,25.58%的研究生认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自我研习的结果。由此可见,本校研究生的三种培养模式中,团队培养模式最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其次是导师负责模式,最后是自主创新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创新能力主要指标统计百分比见表1。
(三)不同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对比分析
课题组通过专家咨询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科研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比不同培养模式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综合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及权重见表2。
根据问题“您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将样本分为三个子样本,即自主创新模式子样本、导师负责模式子样本、科研团队模式子样本。选项“自我研习”即对应“自主创新模式”,选项“导师亲自指导,师生相互交流”即对应“导师负责模式”,选项“导师团队的共同影响”即对应“科研团队模式”。
对于创新能力各指标下的选项“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以及“下游”、“中下游”、“中游”、“中上游”、“上游”分别给定评分1分、2分、3分、4分、5分。
自主创新模式、导师负责模式以及科研团队模式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二级指标得分均值如表3所示。
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二级指标得分均值的基础上,乘以各自指标权重,得到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得分。在研究生的三种培养模式中,科研团队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得分最高,为2.91分;其次是导师负责培养模式,研究生创新能力得分为2.62分;最差的是自我创新模式,得分为2.14分。
三、对策建议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在三种培养模式中科研团队培养模式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最高,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一是明确团队导师中的成员职责。而团队导师的负责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研究生的详细的培养规划和操作方案,并负责培养方案的具体落实与监督。
二是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导师带教制度,这不仅能够让青年导师快速进入角色,掌握研究生的培养方法,也可为科研团队注入新的活力,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三是定期举行学术交流活动。构建“一天一交流,一周一沙龙,一月一论坛,一学期一参会,一年一办会”的“五个一”团队学术交流机制,为团队成员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85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