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组诗《鬼进城》的内涵解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顾城大多数作品专注于传达自然界的美好明媚,捧着一颗童心看世界。但在后期,顾城的诗歌风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鬼进城》组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诗中看不到顾城那一颗澄澈透明的童心,也看不到对自然的眷恋热爱,反而十分阴森可怖。本文旨在从组诗《鬼进城》写成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内涵三个部分进行解读,从而探究现实对顾城的侵蚀、生活对世人的影响。
关键词:顾城;《鬼进城》;内涵
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顾城,别名童话诗人,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大多采用树木、花鸟等意象又加以丰富奇崛的想象,使他的诗通俗易读,简单纯净。
作为他人口中如孩子一般的顾城,对当时的社会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态度,他不习惯于社会改革,在爱情中迷失,这些事在顾城的脑海中翻涌,让顾城写下组诗《鬼进城》。
1 顾城创作组诗《鬼进城》的客观原因
礼炮轰鸣,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经过两个五年计划休养生息,1956年的春天,风色起了变化,从批判俞平伯红学的资产阶级观点到批判胡适、批判胡风。批作品、批思想、批个人,进而肃反、审干。知识分子遇到了第一场浩劫,他们不敢轻易发声,只得唯唯诺诺、畏畏缩缩。这一年,顾城出生了。
没过多久,知识分子又迎来了第二场浩劫——“文化大革命”。“那年我十岁,当时,西单、马巷胡同、王府井等路牌都已经改了,成了毛泽东思想大街,东方红大街,红卫兵万岁大街等等,售票员报站时只能把头伸出去看站牌上贴的那张纸,然后报‘毛泽东思想大街到了’,可谁也不知道这是到哪了。《百年孤独》中写道:忽然大家把字都忘了,这个世界也就瓦解了。”[1]顾城的家被打开,书被抄走,父亲被抓走,全家下放农村,原来的生活就像是一页纸被翻了过去,一下就是十年,十年后重新翻开新的篇章,顾城被新时代推上了顶峰。
黑色的记忆与新时代下对现实的不适应,让顾城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失望感。“城市”可以将顾城重重摔下,也可将他推至万众瞩目,顾城能做的只有默默接受。而接受生活,往往必须扭曲本性,顾城拥有孩提般的童真,让他违背本心戴上面具必是在痴人说梦,这也注定他被生活折翼,与世俗格格不入。从那时起,顾城便梦想拥有一片土地,用土筑一个小城,城里面自己种地、养鸡。心中种下了这颗梦的种子,20年后在新西兰的激流岛上萌发茁壮,成就了《鬼进城》组诗,留下了黑色结局。“人心就如同一杆摇摆不定的秤,一边是善,一边是恶。”[2]时势造英雄的同时也造就了疯魔。
2 顾城创作组诗《鬼进城》的主观原因
顾城幼时就表现得與普通孩子不同,不到一岁便学会了走路,总是去大穿衣镜前照镜子,五岁就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首诗,总是热衷于一个人待着幻想他的童话世界,想为其他孩子讲故事,但又不习惯被围在孩子中间。“对作家进行研究的时候,‘童年经验’常被研究者作为解剖作家的突破口。”[3]小时候的种种,形成了远离世事、远离人群的孤僻,对童话王国的向往,想要倾诉却又不敢诉说的挣扎在顾城的心中扎了根,这也促成了顾城后来“流亡”到激流岛上,与爱人过着鸡犬相闻、与世隔绝的日子。
顾城的感情经历也是造成他疯魔的重要原因。顾城与妻子谢烨、儿子木耳、好友李英一起住在激流岛上。“宽容是会给爱情助力的,”[4]但宽容需有度,谢烨宽容顾城与李英的爱情,结果三个人都背着沉重的枷锁负重而行。“在电影《诺丁山》中,男女主人公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后依然懂得如何互相调谐精神世界。电影结束时,男女主人公拥坐在长椅上看着他们的孩子在草坪上玩耍,这个画面无比温馨。”[5]然而可悲的是,顾城无法忍受妻子谢烨去爱除他以外的另一个男人——木耳,即使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都不行,他不容许有人分享妻子的爱,无法忍受自己喜欢的英儿离他而去,无法忍受谢烨与她的德国朋友私下交好。当不满与愤怒层层堆积,爆发只是一瞬间。国内无法适应的无奈,对爱人背叛的愤怒,对儿子被妻子所爱的嫉妒如火山中不断翻滚的岩浆,于纸上迸发,《鬼进城》组诗由此而成。
3 组诗《鬼进城》的内涵解析
组诗全篇以第三人称来写,顾城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讲述一个鬼的故事。“太宰治看向了叶藏也是透过叶藏看向了自己。”[6]同样,顾城看着诗中的鬼,也通过鬼看到了自己。全诗共九节,除去开头和结尾小结,中间的七节按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来进行时间分段,写“鬼”进城后七天的见闻感受。
组诗的第一节“0点\的鬼\走路非常小心\它害怕摔跟头\变成\了人”渲染了一种阴森可怖的诡异氛围,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来说,在月黑风高的晚上,0点外出的人应该小心翼翼地走路,因为人害怕鬼。人之所以惧怕鬼,是因为《聊斋志异》中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老一辈人讲述自己曾遇到过的灵异事件,人们从小便厌恶鬼,但又不知道如何才能降服鬼,因而厌恶中产生了惧怕。同样,鬼之所以害怕变成人,也是因为它厌恶人,它看到了人世的黑暗,因而它要“非常小心”地走路,以免一不小心跌入人类世界,被人类的黑暗吞没。
组诗的第二节描写的是星期一鬼在城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他们睡觉\醒了\就看布告\游泳\那么高的在水边站着\在地下游出一片金子\翻鱼\翻跟斗\吹哭过的酒瓶子”,鬼无忧无虑、洒脱随性,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与此同时,鬼也在观望人的生活,“他们齐声\吐出一片大烟雾\傍晚的人说\‘该回家了’”,鬼看着人一个个走进的房子,并不羡慕,房子宛如一个个巨大的铁笼,将人世世代代锁于其中。
星期二的鬼极力批判着虚伪的人。“鬼闭眼睛\就看见了人\睁开\就看不见了”,在睁眼后的现实世界里,是没有一个真正的人的,在层层叠叠、花花绿绿的面具后面,你无法知道那是怎样一张脸。“一只嬉笑的风筝\在梦里有时看它\现在沿着阳台的栏干\它往下跌\鬼小心地下来\满走廊走是嘻嘻哈哈的\风筝”,人们在走廊上嘘寒问暖、谈天说地,但无法知道其中包含着几分真情、几分假意,就好比酒桌上的推杯换盏,表面满脸堆笑,却没能换来推心置腹。 星期三的鬼进城,踩了自己的影子,把自己踩出了一个大洞,鬼赶紧将自己的洞补好,把马路补好。这时,人也破了个大洞,但人们并没有去补洞,反而忙着游行,小孩扔瓶子,皇子收衣服。鬼站在一旁,望着“汽车动处火车停”的忙乱,它感到不解与无措,不懂为何人们不填补自身漏洞,反而任其肆意发展,并将时代也撕开一道难以愈合的口子。
星期四的鬼,在感情上遇到了挫折。“鬼审\圆珠笔\绕花\开一朵要三分\圆珠笔绕过一些成人\把他们缠住\滚成一个球”,爱情的蛋糕只能两人品尝,三人同食必会残破。鬼谨慎地把它们三人用笔小心地串在一起,但越描越黑,最终落得个剪不断理还乱的结局。
星期五的人有了变化,变到了有嘴有脸,鬼被吓退,他惊异于人居然可以如此善变。“五个马\五个兵\往回走\将\枰\平平\枰\五个军”,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们深陷其中,鬼如屈原一般,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口吻道出“他怎么走都没希望了”。“葡萄枯黄\士兵英勇\花草茂盛”,让人联想到杜甫在《春望》中所作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景,庄稼歉收,杂草丛生,士兵有报国壮志却怎么走都没希望了。
星期六的鬼在演电影“好几个人打他\他说\是旅长师长可以”,从旅长师长可以打他侧面反映出当时官僚主义的盛行。“《儒林外史》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揭露了仕林官场中的丑恶现象。”[7]《鬼进城》也好比是当时中国的一面镜子,映射出现实中的嬉笑怒骂。“要人\要就要讲条件”,人与人之间似乎没有了真情,处处尔虞我诈,不让分毫。
星期日的鬼终于发现了人世间的美,“‘死了的人是美人’鬼说完\就照照镜子”“死了的人都漂亮”,死后不必再在意世俗的眼光,不必再将自己隐藏于面具之下,只要本本真真地做自己,何乐而不为呢。“远处有星星\更远的地方\还有星星\过了很久\它才知道烟囱上有一棵透明的杨树”,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是一种精神寄托,远方是目标与希望。此时的鬼,在远处看到了一棵杨树,透明的,内心毫无阴霾,它是鬼的希望。
清明时节,鬼不想仰泳,不想走路摔跟头,不想变人,他离开了城,他宁愿“无信无义、无爱无恨、没爹没妈、没子没孙、不死不活、不疯不傻”,宁愿永世为鬼,孤助无援。
4 结语
马克思曾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鬼进城》中,有“布告”“游行”“相思主义”“士兵”“革命”“旅长师长军长”等词,这些词有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正如古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时代也会培育出独具一格的作家。“奔跑突出了阿甘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8]写诗突出了顾城对自我王国的沉浸。顾城对当时社会是彻底反叛、毫不妥协的。“‘我用冷漠,对抗世界的荒谬。’这是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中主人公默尔索的一句经典自述。”[9]顾城用叛逆,对抗着社会的黑暗。
“追求‘须臾的辉煌’是物哀之美的特质。”[10]顾城于36岁写下《鬼进城》后次年自缢,这是他最后一次内心的呐喊,倾诉了他眼中的冷暖炎凉。
参考文献:
[1] 顾城.它诞生另一个世界[A].顾城文选(卷三)[M].中国文化出版社,2006:203,190-191.
[2] 雷澳佳.浅谈电影《釜山行》中人性的两个对立面[J].汉字文化,2019(10):93-94.
[3] 张捷鸿.童话的天真——论顾城的诗歌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1999(1):68-81.
[4] 朱天慈.浅谈席慕蓉诗作中体现的爱情观及其社会意义[J].漢字文化,2019(14):80-81.
[5] 刘新元.浅析《诺丁山》中的爱情观[J].汉字文化,2019(8):28-30.
[6] 顾陶淘.沉沦与新生:论太宰治《人间失格》中的三重视角[J].汉字文化,2019(18):94-95.
[7] 范瑞懿.《儒林外史》中杜慎卿人物形象探究[J].大众文艺,2019(11):52-53.
[8] 许家睿.浅析《阿甘正传》中的灵魂人物:阿甘[J].汉字文化,2019(15):88-89.
[9] 魏中华.浅析《局外人》中荒诞世界与对本真的追求[J].汉字文化,2019(10):41-42.
[10] 关欣瑜.浅析电影《入殓师》里的生死观[J].汉字文化,2019(11):99-100.
指导老师:郑仁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47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