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汉江上游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测算汉江上游土地资源承载力大小,为该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和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模型提供部分技术支撑,以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以汉江上游宁强县、勉县、城固县为例,选取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中的图斑作为基础评价单元,从限制因素出发确定评价因子,对现状非建设用地图斑开展适宜性评价,计算现状开发建设程度和土地资源压力指数,判定土地资源承载力大小。基本构建适宜于汉江上游的土地资源承载力体系;汉江上游土地资源承载力总体呈东高西低的规律,3县依次是:城固县>勉县>宁强县。本文从限制因子角度出发,重在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体系的方法和过程。
  关键词:土地资源承载力;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法;汉江上游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215043
  收稿日期:2019-12-28
  作者简介:周森林(1993-),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耕地保护,土地利用规划等。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指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强调,“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为良好构建汉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模型,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1],本文有针对性地对汉江上游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
  1 研究内容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主要反映区域土地资源条件对人口集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能力。目前,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主要有[2]:资源供需平衡法[3],指标体系法[4],系统模型法[5]等。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影响区域资源承载力的要素也越来越丰富多样,为了尽可能多地综合考虑,使得评价结果更准确、更科学,本文从限制因子角度出发,采用指标体系法进行测算。
  2 研究区概况
  汉江,是我国长江的最大支流,河道长约 1577km,流域面积约15.90万km2,起源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境内,流经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湖北襄阳、荆门荆州、孝感、武汉共2省6市,最终于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汉江径流丰富,航运条件好,多滩险峡谷,流域面积大,沿途滋养了数以万计的人口和粮食生产。
  汉江干流以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河道长约 925km;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河道长约270km;钟祥至汉口为下游,河道长约 382km。由于数据获取原因,本文以汉江上游宁强县、勉县、城固县为研究对象。
  3 研究过程
  3.1 评价单元
  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服务的,要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现势性,本文选取宁强县、勉县、城固县 2018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中的地类图斑作为基础评价单元。
  3.2 评价过程
  3.2.1 确定限制因素评价因子
  根据影响土地开发建设的各项因素作用的强弱[6],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将其划分为“强限制因子”和“较强限制因子”2类。其中,强限制因子包括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重要水源保护区等;较强限制因子包括土地现状用途、坡度、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等。
  3.2.2 建设适宜性评价[7]
  建设适宜性评价是以地类图斑为评价单元,对现状非建设用地的土地进行适宜开发建设程度的评价。位于永久基本农田区、生态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重要水源保护区的土地(强限制因子覆盖区域),因国家政策或生态制约,不宜进行土地利用和开发,即建设适宜程度为0。
  不位于上述强限制因子覆盖区域的土地,以地类图斑为基础评价单元,对“较强限制因子”逐一进行评价并赋分,包括土地现状用途和坡度。另外,考虑到汉江上游位于秦巴山地和汉中盆地,靠近横断山脉地震断裂带,易发生地震或地质灾害,因此补充地震活跃度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2项评价因子(见表1)。
  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较强限制因子的权重,具体过程是邀请长安大学多位土地资源、自然地理、环境保护等专家教授对上述较强限制因子赋予权重,进行二轮打分(见表2),并根据各较强限制因子的权重wk和评价分值fk,计算各图斑建设适宜性加权评价分值F,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式1,测算现状非建设用地各图斑建设适宜性加权评价分值F,并按表3的划分标准,确定各图斑的建设适宜性等级。
  3.2.3 计算现状开发建设程度P
  根據现状建设用地面积、现状非建设用地的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计算现状开发建设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E1、E2分别表示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为适宜、基本适宜的土地面积。据此计算宁强县、勉县、城固县现状开发建设程度(见表4)。
  3.2.4 计算土地资源压力指数D
  根据《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宁强县和勉县是限制开发区,城固县是省级重点开发区。不同县区的主体功能定位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程度不同,国家级重点开发区、省级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的适宜建设开发阈值分别是 75%、70%、65%。
  根据各县现状开发建设程度评价结果及其适宜建设开发阈值,计算土地资源压力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D=(P-T)/T
  式中,P是现状开发建设程度,T 是不同主体功能适宜建设开发阈值,D是土地资源压力指数。
  4 结果与讨论   4.1 结果
  根据土地资源压力指数判定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压力指数越小,土地资源承载力越大,两者呈负相关关系。据此比较宁强县、勉县、城固县土地资源承载力大小(见表5)。
  可以看出,3县土地资源承载力大小关系为:城固县>勉县>宁强县。汉江上游总体呈东高西低的规律,即沿着汉江河流流向,土地资源承载力在一定范围内增大。但由于选取县区数量较少,规律的稳定性有待检验[8]。
  4.2 讨论
  土地资源承载力对于土地、人口、食物与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一定预警功能。进行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测算出不同区域资源承载力大小,对指导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模型[9],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保证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限制因子角度出发,采用指标体系法,重在测算汉江上游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方法和过程。在方法选择和数据计算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选取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有待进一步优化。整体上看,汉江上游地区存在一定的建设开发空间,但由于临近重要水源、地形坡度较大、地处地灾频发区等不利因素,土地资源压力指数较大。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土地承载力限制,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力。
  参考文献
  [1] 杜海娥,李正,郑煜.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矿业,2019,28(02):159-165.
  [2] 张霞,石宁卓,王树东,陈晓宁.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5,35(02):280-287.
  [3] 李炳宏,许玮,郭毅定,葛光荣.陕西省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41(12):137-139.
  [4] 何秋萍.珠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07):99-105.
  [5] 滕宇思.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与预测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16.
  [6] 卢必慧. 基于多指标体系的临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7] 喻忠磊,张文新,梁进社,庄立.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地理科學进展,2015,34(09):1107-1122.
  [8] 李刚,卢晓宁,边金虎,李爱农,雷光斌,南希,姜琳.岷江上游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01):262-268,331.
  [9]陈晓雨婧,吴燕红,夏建新.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1):2378-2388.
  (责任编辑 李媛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58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