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钢琴键上的“黑白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绿皮书》作为凭借5项提名获得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殊荣的公路电影,展现了一段令人心酸却又温馨有趣的公路旅程。以喜剧的元素表现人性的关怀,两位主人公从最初的矛盾重重到最后的相互救赎,展现了世间纯真的友谊。
关键词:《绿皮书》;种族歧视;矛盾;救赎
1 《绿皮书》的历史背景
《绿皮书》这部电影的背景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种族歧视仍盛行的美国。当时美国存在一种法律称为“吉姆·克劳法(Jim Crow laws,俗称‘种族隔离法’)”,认为白人和黑人虽然“平等”,但需要隔离生活。“诚然,每一个国家、种族的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没有高下之分”,[1]但正是这种隔离,造成了黑人出行的困难,它限制了黑色人种在公共场合的种种自由,很多餐馆和酒店不欢迎黑人,许多餐馆酒吧会挂上一个牌子:狗和黑人不准进入。“种族歧视是对个人和民族的一种践踏,因此反对种族歧视的呼声从未间断。”[2]
片名“绿皮书”来自20世纪30至60年代真实存在的一本书——《黑人自驾旅行绿皮书》,是专门为有车的黑人中产阶级提供旅途指南的一本册子,最早为1936年纽约黑人邮递员维克多·雨果·格林个人撰写出版。黑人如果想在美国自由旅行,这本书几乎是人手一本的,书中详细介绍了美国公路沿途各大城市允许黑人进入的酒店、餐馆和酒吧,以帮助他们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因此,越来越多的黑人开始选择自驾游,就像电影中的雪利博士一样。而这本《黑人自驾旅行绿皮书》也是其唱片公司交给白人司机托尼的参考读物,一本象征着特殊年代荒诞与不平等的小册子,却在旅途中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这本书一直出到60年代中期,随着平权运动的开展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人性的变迁与亲情的变质深深地烙刻在人们的心中,造成的伤害或许再也恢复不了。”[3]
2 《绿皮书》中“黑与白”的意义
《绿皮书》是根据一位黑人钢琴演奏家唐·雪莉博士的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设定了双主人公的模式:雪莉博士是一名上流社会的黑人,他在19世纪60年代策划了一次南下的巡演,主要的听众是美国南方富有的白人们,因此他需要雇佣一名司机随他一起南下,而雇佣的这名司机就是电影中的另一个主人公白人托尼,托尼因所工作的夜总会暂停营业两个月,为了生计不得不选择这份司机工作,他们两个人本有着“天壤之别”,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人就是江湖”。[4]但在这两个月南巡旅途的相处过程中,雪莉博士通过托尼开始了解底层普通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黑人文化,逐渐正视和接受了自己的黑人身份,而托尼则通过雪莉博士的言谈举止和高尚的人格品质,被雪莉博士感染,抛弃了自己对黑人的成见,与雪莉博士成为一生的挚友。“一个普通人所尝到的酸甜苦辣,正是构成生活的原料。”[5]
3 《绿皮书》中的矛盾设定
影片中的矛盾有很多处,种族、出身、受教育程度、社会阶级地位、言谈举止,甚至是吃饭习惯和男女爱好都有所不同。
唐·雪莉博士出生于名门贵族,过着上层社会的奢侈生活,身居卡耐基音乐厅之上的高阁,受着欧洲的高等教育,有古典贵族艺术家的做派,做着娱乐白人富豪的高修养职业。但他对自己的黑人同胞毫不了解,并且和家庭的疏远让他十分孤独寂寞,偌大的房间却孤身一人,每晚只能与酒为伴。而托尼·维勒欧嘉则只是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身为意大利的移民,住在纽约的“穷人区”,一间逼仄的公寓,受教育程度低,语言行为粗鄙浅陋,在一间夜总会当侍卫,靠着耍小伎俩和“拳头”挣钱,需要每天为一家4口的生计发愁,但却有着超出常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朋友众多,且有一个小而温馨的家庭。在这段影片的开头,托尼的粗鄙浅陋与雪莉博士的高洁优雅形成鲜明对比。
而托尼对黑人也有是歧视和偏见的。例如,在影片开头,他将黑人维修工喝过水的杯子扔进了垃圾桶。當妻子听到托尼要与雪莉博士共处两个月时,她惊讶地对托尼说道:“那是黑人?那你连一星期都忍不了。”当雪莉博士来找托尼,别人跟托尼说他的老板来找他了,他却说“我是为唱片公司打工的”,否认黑人雪莉博士是他的老板。
黑人雪莉博士从来没有了解过他的同胞们的生活,甚至作为一个音乐家却没有听过黑人演奏的音乐,有很强的自尊心,不屑于和黑人一起玩游戏,且斥责托尼与黑人玩游戏,认为出身决定命运。“尊严的失去往往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人性堕落的开端。”[6]他也想改变白人对黑人的成见,乐队中的一名成员说:“雪莉博士本可以留在北方,在公园大道的派对上,拿着是这里三倍的演出费,还受人追捧,可他选择了来这。”“在苦难的生活里,人性的光辉永远会给人们带来温暖。”[7]
4 “黑与白”的相互救赎
随着旅途的开启,也开启了两位主人公的相互救赎之路。托尼教从没吃过炸鸡的雪莉博士徒手吃炸鸡,并把鸡骨头潇洒地从车窗扔出去。从第一架施坦威钢琴开始守护他,将喝醉的雪莉博士从酒吧救出来,赶走了在酒吧外试图抢劫雪莉博士的人,一路上坚守着保护他的使命,直到回家。“救人是善,不救是恶。”[8]他教雪莉博士如何生活、如何反抗,并使雪莉博士抛下了内心的执念,重拾自信心,包容地看待这个世界,感受到了温暖与陪伴。“每个人终其一生的最高指令应该是:认识自己。”[9]托尼身上的“白人救世主”的色彩和对有色人种的指引与救赎,成为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一种剧情范式。“人最可贵的素质之一在于能够直面自己的内心,能够毫不掩饰地承认自身固有的劣根,能够清楚地揭示自己的伪善与浮躁,能够敢于让这一泓清泉洗濯自己的内心。”[10]
在好莱坞电影中,也有“神奇黑人”这一人物典型,主要是为白人主人公提供帮助。雪莉博士教会了托尼说话时要选词讲究,注意发音语调和用词。教他用优美的语言给妻子写信,提高了托尼的文化素养和精神追求。雪莉博士对托尼不仅是精神上的救赎,也是物质上的救赎。托尼喜欢靠金钱解决问题,但在一次演奏中却为了雪莉博士的尊严,并没有收下庄园管家“贿赂”他的钱。“人性应该是复杂的,真正高大的人物是需要社会的压迫、自我的锤炼来丰富自身的。”[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6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