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华安经济开发区企业用工难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锦云

  摘 要:近年来,随着华安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加大,引进的各类企业越来越多,企业用工需求量不断增加,园区不同程度出现了“招工难、用工难、留工难”问题,影响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本文立足华安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用工难”的实际情况,梳理了当前园区用工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导致当前园区企业“用工难”的原因,并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应对之策,以促进园区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华安经济开发区;企业;用工难;原因;对策
  2005年,华安县委县政府作出了举全县之力建设华安经济开发区的决策部署,实施“飞地工业”,全力打造全县工业发展平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华安经济开发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好到优的巨变。作为全县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目前华安经济开区已入驻企业175家、189个项目,总投资335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年可创产值504亿元,税收13亿元。
  但是,随着开发区快速发展,园区企业逐步壮大,落户企业日益增多,企业用工需求量不断增加,“招工难、用工难、留工难”问题凸显,人力资源的不足,成为制约园区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
  一、华安经济开区企业用工基本情况
  华安经济开发区现有投产企业121家,在建36家,企业用工总人数为11253人,比去年增加1182人,其中外来员工6253人,占全部企业用工数56%;纳税上百万企业33家,用工总数7368人,比去年增加913人。大部分企业用工相对稳定,但总体园区企业还存在“招工难、留工难”的问题。截止目前,全区缺员企业70 家,占57.85%,用工缺口达2694人。其中用工缺口最大的为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占缺工总人数的85.97%左右,其次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财务人员、销售人员,占缺工总人数的14.03%左右。此外普通岗位人员流动性较大,也最不稳定。
  二、园区企业“用工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企业方面
  1.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目前,园区企业普通工人平均工资约为2800-3500元/月(很多都是要上班时间10个小时才有这个工资水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月平均工资约为3000-5000元,低于发达地区4500-6000元的工资水平。
  2.用工管理制度不够规范。部分企业以员工流动性大为由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其缴纳“五险一金”,员工觉得日后没有保障,不愿意长期留在企业。
  3.企业对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企业认为培训是浪费时间和金钱,他们都想招熟练的技工和普工,不愿意招新手,加之企业管理不科学,导致员工流失率高。
  4.企业用工环境相对较差。部分企业工作环境差,有的经常冠以加班加点连轴转的方式,导致许多员工吃不消而在一段时间后就退出,致使他们用工进入“招一批走一批,走一批又招一批”的恶性循环。
  5.企业生活设施不配套。园区大部分企业更多是注重生产设施建设投入,对生活配套设施、职工休闲娱乐场所投入不足,加之园区离市区较远,公共交通不方便,经过园区的公交车间隔时间长,线路少,出入不方便,员工生活单调枯燥,导致企业陷入“留不住”人才的尴尬境地。
  (二)劳动力方面
  1.就业认知存在偏差。目前,80、90后等新生代打工者更喜欢到厦门、北上广等发达大城市打工,而不愿意留在本地,他们普遍认为大城市平台好、发展快、工资高,工作环境比家乡企业好。
  2.劳动技能相对较低。园区劳动力大部分为本县农村人,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大多数。这部分人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工种,稍微复杂的工作就无法胜任。
  3.西部大开发方面的原因。随着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及扶贫攻坚政策的深入实施,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西部地区选择就近或者就地就业的劳动者越来越多。如2019年春节,园区部分企业许多贵州工人返乡务工之后,选择在家门口就业。
  4.乡村振兴战略及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影响。目前,国家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鼓励更多企业家及有为青年返乡创业,这也导致了人才及工人競争更加激烈。
  (三)政府服务方面
  1.园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虽然管委会近年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基础配套建设、优化园区环境,但由于开发区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园区整个基础配套设计还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也不健全,尤其缺乏大型商贸服务中心,农民工子弟学校、幼儿园、公园、娱乐场所仍然匮乏,相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突出。
  2.劳动力市场不够成熟。目前,华安县劳动力市场较为滞后,缺少一个统一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平台和大型的人才市场,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变化得不到及时反映。
  3.职业教育与本地企业用工缺乏深度对接。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家俱家具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与之相应的各类技工、普工需求量相对较大。但闽南一带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主要面向沿海大中心企业用工,技术人才找不到、招不来、留不住。比如,龙海职校培养的电焊工,还没毕业就被厦门、泉州等地订走。
  4.周边开发区及行业竞争。在园区周边的金峰开发区、长泰经济开发区等园区无论从区位、待遇、生活配套都优于开发区,部分企业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会跳槽到周边园区。部分行业快速发展也给部分企业带来招工竞争压力。如云霄十八重工2018年从新长诚重工有限公司挖走了100多号同行工人。
  三、解决园区企业“用工难”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华安经济开发区企业出现的“招工难、用工难、留工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开发区部分企业生产发展、效益提高的“瓶颈”,也严重影响了开发区打造漳州北部经济增长极的经济发展目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笔者结合开发区企业用工现状及劳务用工特点,认为要解决华安经济开发区企业“用工难”问题,应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来解决。   (一)政府搭台
  1.建立用工信息共享制度。由县人社局牵头建立一个网络公共就业信息平台,开发区、各乡镇及时采集、发布用工信息及符合工业园区劳动力特点的务工信息,同时企业要把不对口及招聘剩余的员工信息分享到华安经济开发区招聘网和人力资源群,让有需求的企业联系。改版升级华安经济开发区招聘网,建议将只单方由开发区发布招聘信息升级改版为企业也能时时发布修改招聘信息、求职者能将自己的简历发布在公众号上及投递到自己有意向的企业岗位,促进供给方和需求方有效匹配。同时加强用工需求调查,特别是对新增项目,开发区管委会要未雨绸缪,提前收集发布用工信息,以满足新开工企业用工需求。
  2.完善功能配套设施。着力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积极发展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打造良好的园区环境,加快推进园区城市化。增加园区内公交线路,增加20路公交车班次及延长末班车发车时间至21:00,保障企业员工出入城区的方便。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将内部班车共享给其他企业使用,探讨研究引进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满足园区短程交通需求。加快推进华安县第二医院、华安职业学校、华安开发区实验幼儿园、万兴隆集团、“九龙兴城”星级酒店等基础配套建设,进一步改善园区用工环境,切实解决员工吃、住、行、购物、就医、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消除其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服务水平和员工生活质量,让员工招得来、留的住。
  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县人社局要将大中专毕业生、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列入免费培训范围,广泛深入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1]。园区各类技能培训机构要顺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开展对农村和外来劳动力及其他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管委会设立专项资金,对培训机构给予适当补贴。推动建立技工培训学校或联盟,到云南、河南、贵州、陕西等劳动力富余省份招收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培训,鼓励扶持园区企业先招后训,实行“车间教学”、“工厂教学”等模式。结合园区重点企业的产业特点、培训需求,探索建立“量身定做、上门培训、综合服务”培训模式,有针对性聘请资深专业教师为相关企业开设专题培训班,为企业新招员工提供岗位培训、为在岗职工提供技能提升培训。
  4.强化就业服务。建立健全由县劳动服务中心、开发区企业用工招聘中心、乡镇招聘点和行政村招工信息员组成的就业服务体系。立足园区实际,由县人社局牵头,利用春节农民工返乡之际,在农民工密集乡镇及长泰坂里、芗城天宝、安溪龙涓设置招聘点,在开发区设置“企业用工招聘中心”,利用农村圩日到各乡镇及周边县区进行专场“圩日招聘”。开发区要制定全年企业用工服务重点活动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入江西、贵州、河南等欠发达地区招工,组织企业外出参加各类用工及校园招聘活动,主动与中西部劳动力输出大省、市对接,取得当地政府支持,建立劳动力输出的合作机制。
  (二)企业唱戏
  企业是用工的主体,也是招工的主体。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破解招工难题,关键在于企业本身。合理的薪酬待遇、完善的社会保障、良好的用工环境以及和谐的人文关系等是企业招用工人,留住工人的关键。
  1.切实提高薪酬待遇。新形势下企业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须从收入、奖励、补贴等方面提供优厚待遇。一方面要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个性化激励机制,按照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保证和满足员工生活上的需求,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健全人文关怀机制,提高福利待遇,积极创造有利于员工成长的平台,做到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
  2.创新用工模式。在保障同工同酬的前提下,科学制定涵盖劳务派遣、非全职工、综合计算工时等方式的灵活用工制度,充分利用好园区毗邻农村的优势,合理利用茶产业低迷时期农闲的农村劳动力。企业可以针对一些用工高峰期与仙都、新镇、高安等茶产业乡镇农村劳动力农闲时间有重合的特点,组织安排茶农在用工旺季时上岗,既能滿足企业用工需求,又能促进茶农增收。
  3.改善用工环境。进一步优化和改善企业生产生活环境,加大对员工生活配套设施、休闲娱乐场所的投入,尽可能在厂区内为员工提供“吃、住、行、乐”等方面的便利,让员工工作之余有个学习活动的场所,通过举办篮球、羽毛球、唱歌等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确保让求职者进得来,留得住。
  4.开展培训对接。根据园区企业和项目特点,加快推进厦门工学院龙江校区和龙江学村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学校与园区企业用工对接、双向融合新模式。企业要主动作为,合理制定全年用工和岗位培训计划,积极采取与县职业中专学校联合办学、定向培养、订单式培训等方式[3],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就近解决园区企业用工问题。
  四、结语
  要解决开发区企业的“用工难”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切实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监督职能,给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园区企业要发挥招工主体作用,创新招工手段,延伸招工平台,主动“走出去”招工,要千方百计提高员工工资待遇,优化用工环境,完善劳动关系,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员工工作生活娱乐等条件。只有这样,企业用工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园区经济才能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关雪莲.喀什地区中小微企业促进就业问题探索[J].新西部(理论版),2016(06).
  [2]杨建基 杨聪辉.防港市人才市场公共与经营性服务协同发展之现况、问题与建议[J].人力资源管理,2017(11):76.
  [3]罗文强.浅析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尤溪县为例[J].就业与保障,2017(11):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8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