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表现性评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建立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发展性评价机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教师根据学生在完成表现性任务时的表现,以此评价学生取得的发展性成就。表现性评价作为对学业成绩测验的补充,直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文章介绍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表现性任务的运用形式、评价活动的实施要求及表现性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的制定。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表现性任务;高中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03-0086-02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本课程“紧紧围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建立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发展性评价机制”。在此背景下,表现性评价因其发展性的特征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
  表现性评价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情境活动中完成表现性任务,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以此评价学生取得的发展性成就的一种评价方式。
  一、根据教学要求,评价任务形式多样
  表现性评价是通过表现性任务来实现的。能否设计出一个适当的任务是保证表现性评价效度的基本前提。表现性任务的设计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口头表述评价
  口头表述比较常见的形式有演讲、辩论、口试等。例如,高中政治教师较多喜欢在课前设置一个“时事点评”环节,让学生轮流上讲台对最近发生的重要时事作一个简短的口头介绍。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讨论,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弥补了笔试在技能、情感等方面难以考查的不足。
  2.角色扮演活动评价
  常见的角色扮演有模拟听证会、模拟政协、模拟就业应聘等。一般来说,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科内容得以完成,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能得到较好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知识积累程度、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都能较好地反映出来。
  3.写作检测
  写作检测要求学生以小作文的形式对一定的主题进行分析论证,据此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探究能力。其常见的形式有:政治小论文、政治性的发言稿、建议书或一份议案等。从最近几年的江苏高考政治试卷看,37题综合探究的最后一问,基本上都是以评论、建议书、演讲稿等形式出现,这一类试题对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施表现性评价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4.社会实践活动评价
  新课标指出:“学科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显著特点。”学生可通过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等方式参加社会实践。例如,对于当地百姓收入、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参观当地的新农村以了解农村发展情况等。教师对学生参加活动的表现、活动成果进行评价,评价的关注点是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学科核心素养能否得到提升。
  二、提供真实情境,评价活动切实有效
  表现性任务的设计实施是表现性评价的关键,而表现性任务一定是基于某种情境设计的。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情境越真实,学生建构生成的知识才能符合生活逻辑,表现性任务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否则学生的判断与选择必然失真,学习失去科学性,影响评价效度。
  例如,在“民主决策”教学中,模拟一场关于学校食堂快餐价格问题的听证会。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扮演主持人、食堂代表、家长代表、物价局代表等不同的角色。各小组查阅相关资料并利用所学知识,模拟听证会的程序。这是一个真实性的开放式表现性评价任务,用真实的情境和任务,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除了情境的真实性,教师还应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因为评价任务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让学生乐于去完成任务。学生对教师提供的情境越感兴趣,学生就越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评价活动才能更好地显现出效果。比如在“国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的教学中,正逢中美贸易战打响,学生对这一话题兴趣很浓。笔者针对中美贸易争端中国如何应战设置辩论,正方:加倍反击,我们有实力应战;反方:点到为止,贸易战没有赢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辩题展开辩论。各个小组在课堂上合作、探究、辩论,在分析、比较、感悟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制定科學标准,评价结果恰如其分
  1.评价标准公正客观
  高中政治课表现性任务形式多样,具体评价标准也不同。但每一种评价标准的制定都需要紧扣评价任务、对应教学目标、带有层次性等要求,做到公正客观。
  我们以2019年全国高考江苏卷第37题第3问为例论证上述观点。
  试题:“请你以‘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增强知识产权观念’为主题给学校写一份建议书。要求:①综合运用认识论和《文化生活》知识。②紧扣主题,理由充分,观点明确,合乎逻辑。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分析上题表现性任务,可以发现其中含三点要求。第一,观点明确,聚焦表现性任务主题。题目中“加强教育”“增强观念”等关键词,直接指向答案中为什么要加强教育、如何增强观念、增强什么观念等答案,再基于设问要求,得出相应模块的理论依据。可见,答案与表现性任务的高度关联性是表现性评价科学合理应有的原则。第二,理由充分,合乎逻辑。学生的答案必须有认识论和《文化生活》至少两个原理,这是试题的要求。同时,建议书必须基于生活逻辑,给人们以具体建议导向。可见,针对考查目标,准确完整、合乎逻辑的表达是完成表现性任务的又一原则。第三,条理清晰,术语使用规范。答案每一点体现思想政治学科专业要求,所有答案都紧紧围绕表现性任务。这让不同的学生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考试效度。
  2.评价结果恰如其分
  要做到评价结果恰如其分,离不开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体。具体来说,在制定评价标准时,教师应更多地倾听学生的意见,师生共同制定的评价标准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在实施评价时,除教师评价外,更应积极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这样的评价结论更具有科学性。在评价反馈阶段,师生一起制定改进措施,督促措施落实到位,真正发挥以评价促发展的作用。
  表现性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的评价一定是带有激励性的。但激励学生不是一味地赞美学生,而是坚守评价标准、客观科学地评价。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学生发展的不同过程、不同发展潜能,提出适合其发展的目标及具体建议,做到因材施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表现性评价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广大政治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 敏.也谈表现性评价及其实施[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徐剑慧(1980—),女,江苏太仓人,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课堂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24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