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国学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国学教育主要是对一些传统的历史文化进行传承,通过书本读物进行文化的传递。而语文教材也大多选择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材料,致力于学生思想文化建设的增强和情感价值观的建立。语文作为一门主要学科,承载的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由此可见,国学教育和语文教学之间也是有相通之处的,文章针对国学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国学教育;初中语文;途径
引 言
国学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教育具有全民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在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要求。但是,在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下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和教学的创新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够实现推动教学发展的作用。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项技术也在不断成熟,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很多文化在一些新兴事物的冲击下而逐渐消失。所以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中小学教育,语文课程作为国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也开始在课文中增加一些国学经典诵读的比例。有一些学校还固定了语文课堂上进行国学教育的内容和时间,主要是一些经典的古诗词、文言文等,这些教材比较贴近中华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到文化的真谛,在诵读的过程中受到思想上的熏陶。但从初中语文教学和国学教育的融合实践来看,融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都是有限的,基本上是通过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书籍和读物进行诵读,形式比较单一,诵读的方式都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取得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所以还是需要进行创新。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现在国学教育开展的效果不理想,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安排存在一些问题,教师没有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安排课程的内容,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都缺乏新意,不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在选择国学教育篇目的时候也是比较随意,基本上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没有从长远看到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的意义。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一部分学生本身对中华文化和国学教育的内容不感兴趣,所以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比较少。教师布置一些强制性的学习背诵的任务,学生才会去进行了解和诵读,但是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学生觉得国学诵读是一种学习负担,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只是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内容不够丰富和创新,不能够真正学习到更多的国学文化。
二、国学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1.以情境创设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任何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都是十分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国学教育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这方面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其实学生兴趣不高也存在一定的原因。教师在讲解一些国学教育内容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很多内容都是比较宽泛空洞的,偏向理论化,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会比较难以理解。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教师应该通过一些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一些晦涩难懂的文化知识。通过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体验感,营造一个更加有趣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将难以理解的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讲解,拉近国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国学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学习国学,增强我们的语文素养,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多媒体的使用会对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能够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国学文化,没有理论化的枯燥無味,整个过程都会变得更加新颖有趣,学生也可以做到更加投入地学习,感受到课文中无法呈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发挥多媒体技术的重要作用
一些对国学教育实践的调查数据显示,国学教育在与初中语文教学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存在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资源的缺乏。语文教学中涉及国学教育的内容是十分有限的,甚至没有相关的内容,这就阻碍了初中教师利用语文教材开展国学教育的步伐。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应该进行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发达,教师的多媒体设备也都很完善,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起来。通过互联网的检索功能,教师在网络上寻找相关的国学教育的素材和教学资源,并且进行适当的整理,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
例如初一教材中的《〈论语〉十二章》,教师在上课前就可以去网络上搜集一些与《论语》相关的国学经典,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此外,教师在课堂上也要进行相对应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明白《论语》中一些经典语句的意思,并且让学生对《论语》的一些重点章节进行抄写,一方面让学生在抄写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语句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的书写更加规范。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针对一些课文进行拓展活动,将国学教育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围绕课文背后的故事或者历史文化展开有趣的探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方方面面。
3.以教材为基础,积极拓宽阅读范围
初中语文教材有一些关于国学经典的课文,要让国学教育开展得更加全面系统,教师仅仅围绕语文教材中的几篇课文来展开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在讲解课本内容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拓展,围绕作者、课文的主题、课文的题材等导入其他作品的学习。让国学教育更加系统化、结构化,将语文教材中的篇目作为一个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其他多方面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国学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融合。学生广泛阅读一些国学篇目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更多文化知识的过程,能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解陶渊明的古诗的时候,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和古诗的大意、思想感情等,教师就可以针对陶渊明这个人物进行拓展,引出其他的经典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赏析。《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都是陶渊明比较著名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让班级的学生组成小组,对这些文章进行朗读和探讨,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陶渊明在写作时的思想感情,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充分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和风格。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学生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应该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4.以经典诵读为核心,深入感悟国学内涵
语文教学中诵读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往往诵读的环节是比较枯燥的。在国学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诵读环节的形式的创新。很多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课堂教学任务,直接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或者齐读,放任学生自行朗读。这样的方式是比较单一无趣的,教师应该针对班级的人数和学生朗读的能力进行诵读环节的设计,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诵读的效果也不仅仅追求朗读的字词的准确和流畅,而重视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感悟。通过多样化的诵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主要的诵读方式可以是教师在课堂上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教师尽可能将文章的情感表达到位,引导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注重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还可以培养在朗读上比较有天赋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带读,在锻炼学生的同时,起到创新诵读方式的作用。此外,针对一些结构层次比较清晰的文章,教师就可以直接让学生对诵读的文本进行分组朗读,让不同组别之间进行竞争,激发不同小组之间的积极性。通过朗读方式的创新,帮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本的内涵,让学生的个人思想得到提升。
5.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丰富国学学习体验
在国学教育中也不能仅仅着眼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文本的诵读,国学的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同等重要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在对不同的国学文本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主题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国学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豐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在一些经典的诗歌类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地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比赛或者演讲比赛。让学生自己选择喜爱的诗歌进行朗读,在比赛中设计不同等级的奖项,激励更多的学生报名参与活动。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国学教育篇目,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针对文本内容以及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去设计舞台剧,让每一个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班级内部进行演出。学生在进行故事设计和练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去深入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情感,在语言和动作上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故事情节发展的逻辑,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文本的内涵,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课外活动的开展,让国学教育能够更加全面系统地进行,让学生感受到国学的魅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课本的表面学习中。同时,国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6.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国学教育的评价应该纳入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当中,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可以建立诵读经典的教学评价体系,针对学生在国学教育中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进行评价。在语文课堂上针对“读背默做”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让学生能够积极阅读国学读物、背诵经典文章段落、默写重要字词句段和参与国学教育相关活动。通过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在学期末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对表现良好的学生实施奖励。
结 语
初中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的融合对学生各方面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文化逐渐被忽略的今天,教师更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促进国学教育的开展,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到思想情操的陶冶。
[参考文献]
[1]白玉琴.探究国学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中旬刊),2018(6).
[2]赵立英.探究国学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J].新课程(中旬刊),2018(7).
[3]周 媛.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途径探析[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7(6).
[4]李梅娜.国学经典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7.
[5]余代宏.积极融入,形成合力[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6]赵立英.探究国学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J].新课程(中旬刊),2018(7).
作者简介:姚 赛,女,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25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