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与结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特征与功能结构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应变梯度理论研究了高职院校中教学有效性的结构需求变化,为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体系构建提供基础。有利于为高职课堂教学提升提供新的思路;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应变梯度理论;课堂教学有效性;高职院校
一、绪论
当前,高职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变革乏力,创新动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不足导致高职课堂有效性较差,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研究,系统的探索动态空间下高职课堂教学的变化梯度,能够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主体,把工作聚焦到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上来。动态化解析教育问题,根据梯度变化规律致力于将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融入整个高职教育中,构建高职课堂有效性提升体系。
二、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研究
(一)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定义性分析
应变梯度理论是指近解释材料在微米尺度下的尺寸效應现象,本文所说的应变梯度理论指的是在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梯度变化,其应变梯度结构是指高职学生在动态空间培育中高低梯度变化和过程、静态梯度理论向动态梯度理论转变的过程。即应变梯度理论是通过可达矩阵进行级差划分,并构建梯度运行机制和反梯度运行机制。
学生、教师、形式和内容四个方面组成高职课堂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与学生双方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实现最大成效的教学活动。评判高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非单纯以教师完成教学内容或认真授课为标准,而是指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在思想与行为上是否发生变化。
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基于应变梯度结构理论的高职课堂有效培训体系,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基于应变梯度结构理论的高职课堂有效培训体系,搭建高效教学课堂,以期提高课堂教学绩效。
(二)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可行性分析
1.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能提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效果
在提升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教师起领导和组织的作用。从教师层面出发,不但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洞察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方面教师需根据学生差异性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在应变梯度区间内设计最优课堂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掌握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分析和提炼教材内容,结合应变梯度理论,细化教学内容,由繁入简、由简入繁,让高职学生将所教内容摸透、吃透、学透;教师可凭借案例分析拓宽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出综合分析能力强、全面发展的学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能提升课堂授课的效率
教师通过改变教学组织形式,采用课前“温故而知新”的复习模式,加强学生记忆并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通过阅读大量的文件,发现当前大部分教师的授课方式比较老套,随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授课方式早已不适应当代学生知识兴趣发展需求,导致课堂教学质量效果整体不佳的现状。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需要改善以往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授课方式,凭借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学习与心得经验分享来提高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学生才能学的开心、学的放心、学的有信心。通过采用课前“温故而知新”的复习模式和“交流互动”的学习模式,一方面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3.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能提高教学内容的效益
教师自身应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深入的研究性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技能,设计富有新意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把阶梯式教学方式融进教学方案,深度提高教育组织能力与课堂有效性。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应注意两个点:一是课堂内容讲解,教师讲解不能单方向信息传递,应采用双向式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二是课堂讲述内容需精简、易懂,还应讲述与学生未来工作相关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让学生对就业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提醒学生应对未来做合理规划。在课堂活动期间,教师以发放任务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根据任务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搜集资料等形式,充分讲解自己成果,从而就任务目标达成小组共识。在活动过程中,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与辨析,从而对教学内容充分理解。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分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补充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与协作能力,激发学生潜能,创造更大的课堂效益。
三、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结构研究
(一)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分析
1.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目的针对性分析
教学目的针对性作为高职课堂教学的一大特性,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相较于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职教育更注重技术与实践教学。这三种教育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教学目标,那就是培育出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强大的思维能力、完善的自身品性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优秀学生。正是因为有这种教学目的的针对性,所以学校在教学目的这一方面应加大思考与投入。
2.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内容综合性分析
教学内容综合性作为高职课堂教学的另一大特性,高职课堂教学兼具较强的专业综合性和技术综合性。随当今时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于人才也有更高的要求,整个社会需要高素质技能型综合性人才来逐步探索和解决科技与经济生活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培育出大批优秀综合性人才的十分迫切,高职教育责任重大,高职课堂的教学内容涵盖专业基础知识、综合素养及实践应用能力两方面。教师讲授课堂内容时应融入专业、方法和社会能力,对学生综合性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本着培养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知识面较广的人才为基础,为社会所需输送大批建设性人才。 3.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式多样性分析
教学方式多样性作为高职课堂教学的第三大特性,高职课堂教学方式由原来单一性转变为多样性。从整体上看,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进行了创新发展,打破传统式的封闭教学方式,提高了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从方法角度出发,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院校创新教学活动方式,其中有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互动模式,采用课内课外“双教学”的方式,改变传统局限在学校学习的现状,根据培养专业性人才的特点而采取实践培训的方式进行因材施教、因地教学,变更学习空间场所,开拓学生视野,调动学习热情,通过订单班培养、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的途径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教育平台与资源,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实操能力。
(二)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功能研究
1.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协调性研究
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协调性是通过运用应变梯度理论把教学目标、内容与方式分类协调,改变传统式的教学体系,协调多种制约因素,助推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學有效性的协调功能具体体现在明确高职课堂教学的目标,细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管理模式,最后应用较好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更好理解教学内容,形成协调一致、井然有序的教学体系结构。在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中,应变梯度理论的应用,能协调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摆脱高职课堂教学体系的困境。
2.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创新性研究
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创新性是通过改变教学观念和转变教学管理模式,并运用应变梯度理论,使得高职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完整化,同时结合高职课堂教学的时代性特征,有利于获得社会认同感,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其创新功能表现在高职教师改变传统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深入了解学生状态和能力,把其作为设计并实施教学方案的依据;其次,高职院校建立合理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从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工作效率三方面建设考核体系,规范课堂教学秩序,创新课堂教学新途径,驱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新发展。
3.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科学性研究
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科学性是通过可达矩阵进行级差划分,并构建梯度运行机制和反梯度运行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的。由此可得,高职课堂教学方式更具有层次性和动态性。高职课堂教学在动态空间中,根据中高低梯度变化及过程、静态梯度理论向动态梯度理论转变的过程进行科学性分析,构建高职课堂教学体系,进而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层面研究
1.社会层次:结合社会需求,完善教学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合理的规划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快速推进教学任务。高职课堂的教学管理,教师作用重大。优秀的教师应严格课堂纪律,以身作则。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工作方法、作风和效率,另一方面还规范着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既要鼓励良好课堂氛围的保持,也要及时阻止和纠正不良课堂行为的发生,培育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有利于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确保教学状态良好,较好课堂氛围的形成是实现良好课堂管理的基础。
2.政府层次:发挥政府职能,加大资源投入
在高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根据高职院校发展现状颁布相关的资助政策,重视高职教育发展工作,加强对高职院校教育财政的投入,缩小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资源享用差距。第一,加大高职院校的财政支持,确保高职院校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费用;第二,政府应该鼓励当地企业、行业协会对高职院校进行投资,并为这些企业提供一定的税务优惠政策。
3.院校层次:建立校企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首先,高职院校应转变教学发展观念,制定合理的人才发展战略,采用应变梯度理论不断创新高职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其次,高职院校应以开放的心态对接相关企业,与企业加强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更新教学课堂内容,使得课堂建设与企业联系更加紧密。全方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就业,助推教学改革创新发展。
4.个人层次:结合学习状况,优化课堂教学规划
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规划,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等方面的综合性规划。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理解力,教师应做到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简单的问题重复化。运用“阶梯式”教学把每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精心设计成几个大的方向,每个大方向里划出小方向,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突出主题。
四、总结
中国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要求高职院校培养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这一过程需要提高高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高职课堂教学的内涵与结构进行研究,为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体系构建提供基础。增强高职课堂的有效性,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质量发展,能更迅速、更直接的探索出提升高职课堂有效性的途径,对我国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和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丁澍,王艳.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7,36(06):1039-1048.
[2]陈衍,徐梦佳,于海波.高职院校学生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19):54-60.
[3]张震,王本亮.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7(12):101-103.
[4]唐劲松,张璟晶,牛林.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2):92-94.
[5]吴渤.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及评价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02):153-154.
[6]李钒,宋翔.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当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天津化工,2018(02):50-52.
基金项目: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XJK19CZY02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齐绍琼(1973-),女,湖南常德人,硕士,研究员,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学院院长,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66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