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俄罗斯文化两百年中的“变”与“不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8年是屠格涅夫诞辰200周年,列夫·托尔斯泰诞辰190周年,高尔基诞辰150周年。近200多年来,俄罗斯文学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其伟大之处在于,它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又不局限于本民族,更多唱响的是全人类的共同主题,对世界各国的人民和作家都产生过影响,是世界文学史上一笔举足轻重的精神财富。俄罗斯文坛也堪称是群星璀璨,普希金、果戈里、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的创作构成了俄罗斯文学的独特内容和艺术风格,在世界文学中放射着奇光异彩,也塑造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精神人格。北京大学俄语系李毓榛教授编写的《俄国文学十六讲》,将俄罗斯文学中那些闻名世界的文坛巨匠、那些影响世界的文学流派、那些典型的“多余人”和“小人物”形象、那个气象万千的“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一一呈现出来。
  俄罗斯文学这支风采独特的鲜花在世界文学花园里大放异彩,可以说始于诗人普希金走上文坛。《俄国文学十六讲》也是从“普希金和俄罗斯诗歌”起笔,同时介绍了普希金之后到20世纪末俄罗斯这片土地上涌现出的诸多举世闻名的作家和诗人。但作者的意图并不在于罗列和展示伟大的人物和作品,而是旨在揭示文学与时代的共生与互动,呈现俄罗斯文学发展历史中的“变”与“不变”。
  自19世纪初至20世纪末,俄罗斯社会经历了许多重大的转折和变化,因而这一时期的俄罗斯文学也必然带有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烙印,形成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不同风格和特色。比如19世纪初,由于击败拿破仑,激起了民族自豪感,浪漫主义诗人普希金的作品统领了整个时代;1953年,随着斯大林的去世,个人崇拜、歌功颂德、审查严苛的风气有所松动,伊利亚·爱伦堡于1954年出版的小说《解冻》便是这个时期注重写实和人道主义情怀的代表之作。此之谓“变”。
  尽管时事变幻,但在俄罗斯文学中有两个基本思想和艺术特色已成为传统代代相传:一是贴近社会生活,关注民族命运的现实主义写作立场;二是同情被压迫、被欺侮的弱势群体,关怀“小人物”命运的人道主义情怀。无论是19世纪沙皇时代的俄罗斯文学,还是20世纪苏维埃时代的俄罗斯文学,不管艺术形式怎样发展和变化,其主流创作中基本上都保持着这一文学传统。比如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一系列的“多余人”形象和“小人物”形象,20世纪苏联文学中对于人的命运的关注,对于社会变迁和人的心理变化的描述……此之谓“不变”。
  本书区区十六讲的容量实难道尽俄罗斯文学两百年的辉煌,但它足以带我们“管中窥豹”,窥见俄罗斯文学在时代变迁中的“变”與“不变”,窥见19世纪以来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怎样的波谲云诡的历程,窥见文学在与时代的互动中的彷徨、挣扎与力量。“俄罗斯文学是一只火炬,它照亮了俄罗斯人民生活中最黑暗的角落,它的光辉散发到俄罗斯以外遥远的地方,照亮了整个欧洲”,这本《俄国文学十六讲》也好像是一盏灯,照亮了我们了解俄国文学、了解俄国历史、了解俄国文化的路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29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