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统编教材编排看思维的“可视化”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6年秋季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开始投入使用,有心人会发现在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出现了思维导图,并且在之后的几个年级的教材中陆续有思维导图介入。这可以说是开思维可视化工具编人小学语文教材之先河。
那么,思维导图编入教材的意义是什么?小学生适合用思维导图来学语文吗?教材中的思维导图如何使用才能发展学生思维?笔者将结合教材和多年对思维导图教学实践进行阐述。
一、从背景看思维导图编入教材的意义
回顾语文教学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语文教学大纲》提出重视双基训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二十一世纪初《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客观地说,语文教学的几次重大改革,都未对“思维训练”予以足够的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只有几处出现“思维发展”“发展学生思维”。可想而知,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堂上鲜有教师重视学生思维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打破了这一僵局,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将“思维发展与提升”列为四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并用一个段落87字专门诠释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含义与内容。从“隐晦低调”到如今的“高调亮相”,说明语文教学将实现方向性改变,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当成为下一轮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通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编写者在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上可谓用足了“料”,下足了功夫。而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出现,则成为教材重视学生思维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思维导图的基本图形与人类的大脑神经元形状极其相似,所以也被称为脑图、思维的地图、思维的工具等。探究以往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缺失的原因,一个重要的根源是“思维训练存在一个普遍的障碍,思维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这就给在思维层次上的教与学带来了困难”,而思维导图使思维可视化这一特点,正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
因此,思维导图编入教材,就意味着统编教材将着力于改变语文教学长期思维训练缺失的状况,把“发展思维”视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从思维導图特点看使用的可行性
笔者曾于2011年带领团队开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思维含量的研究”,在苦于思维训练难以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思维导图,于是将其作为提升思维的工具和路径引入教学。结果发现,思维导图的介入填平了“思维”与“语文”之间的沟壑,竟有“天堑变通途”的效果。
思维导图有三大特点:形式的自然化、思维的可视化、内容的结构化。思维导图之所以能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强大的作用,是因为它的三大特点与我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心理活动之间存在着某种契合。
1.形式的自然化与人类生活和思维过程相契合
很多人认为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巴赞发明的,笔者认为用“发现”一词比较合适,因为思维导图其实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首先,思维导图呈辐射形状,特别像人类的大脑神经元,甚至有学者认为思维导图就是模拟神经元的图形绘制而成的。除此之外,在自然界也能找到各种与它形状相似的事物,如叶脉、河流、闪电等。因此可以说,思维导图其实早就存在于我们的大脑里、生活中,只是没被人们注意、发现而已。
其次,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与人类大脑思考的过程相似。画一幅思维导图,总是从中心图开始,由主干延伸,不断地形成次级分支并发展更多的内容。这与我们的大脑思维过程中神经元在大脑中寻求链接相一致。比如,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会遇到同时要处理多项事务,这时就会下意识地在头脑中迅速进行分类,哪些事情可以在同一个时间段同时进行;接着进行排序,哪些先做,哪些后做,以保证做事的条理性。这种提高效率的做法,绘制成图就是一幅思维导图。
因为思维导图具有“自然化”的特点,所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接受思维导图就是将原来无意识在做的事,变成有意为之,因此并不是难事。对于学生来说,接受思维导图如同接受自然界的事物,神奇而熟悉。当然,因为儿童的思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使思维导图在其学习和思维发展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2.思维的可视化与学生心理相契合
思维导图以线条、色彩、图像等方式直观形象地呈现了思维的过程。使用图像是思维导图的基本特征,而图片和联想也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形式。《科学美国人》《加拿大心理学杂志》都曾刊登过几位研究者关于人类对图片的识辨能力的测试实验成果:受测者对图片的识辨能力远远超过对文字的识辨,他们对图片的辨识准确率达到了85%~99.9%,可谓“一图值千字”。而作为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儿童,自然对这样可视化的图像工具能欣然接受。
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有着涂鸦般的乐趣,符合儿童的游戏心理。我们多年的实践证明,儿童对于画思维导图总是乐此不疲、创意无限。即便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呈现的创造力也总是能带给我们惊喜。
3.内容的结构化与学习心理相契合
思维导图体现了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张三维的网,帮助学习者进行主动建构学习,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系统结构。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就是将自己已学的知识,从原有的记忆库中提取并改造和重组。这与建构主义学习法相吻合。
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的时候,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样的学习无疑是高效的。期末复习阶段,笔者曾去某学校随堂听二年级一个班的复习课,学生把单元复习的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进行展示。我当场做了一个小实验:一位学生展示完后,把他的导图作品藏起来,再让他复述图上的内容,结果复述得非常完整、清晰。这样试了几个,情况都相似。但有一位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特别精美,看得出有家长“越俎代庖”的痕迹,于是我也请这位学生不看图进行复述,结果他结结巴巴说不上来。这个小实验正好验证了前面所述,只有自己绘制导图,才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才能学得有效。 三、从教材编排看思维导图对思维发展的作用
笔者将统编教材中编入的思维导图作了梳理,如表1所示:
我们不妨结合教材中编排的思维导图,来看看它在学生思维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1.助力逻辑思维的发展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思维能力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它与学生未来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潜力密不可分。逻辑思维是指将思维内容联结、组织在一起的方式或形式,以某种框架形式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即思维结构。而思维导图体现了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结构化是思维导图的重要特征。正是因为这种“不谋而合”,使它能成为助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利器”。
(1)分类训练,奠定逻辑基础
分类是逻辑思维的基础。分类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感性的材料(图片、事物)或词汇进行比较、分析、推理、判断,最后抓住事物本质(内在联系)的过程。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在“字词句运用”部分编排思维导图,让学生借此积累与“车”相关的词语。有教师认为这就是“一字开花”,将其简单地处理成“扩词”练习,那就极大地浪费了这一优质的教学资源。这幅思维导图将与“车”相关的词语分成三类:第一条分支是与“车”相关的动作,第二条分支是“车”的相关名词,第三条分支是车的种类。正确教学方法是:教师请学生给“车”扩词,学生如说“骑车”,教师要问“骑车”应该放到哪一条支干上。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在第一条分支上添上支干,写上“骑车”。同样,如组词“车轮”,就应该写在第二条分支上。有了分类的活动参与,这个练习就不仅局限于词语积累,还有发展思维的意义。
(2)整理信息,形成整体观
统编教材非常强调提取信息能力的训练。这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利用思维导图有序性和层级性的特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原本零散的阅读信息根据文本内在的逻辑关系加以整理,使之有序,形成阅读整体感。
比如,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的课后习题“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用一幅“蜘蛛网状图”清晰直观地呈现了整个故事的内在逻辑关系:中心主题是“蜘蛛开店”,其他情节都由此而生发。看着图,帮助学生建构起“蜘蛛开店一卖袜子一蜈蚣”“蜘蛛开店-卖围巾-长颈鹿”“蜘蛛开店-卖口罩-河马”之间的故事逻辑,唤醒学生对故事情节的重现,帮助学生有序地复述故事的内容。
利用思维导图的结构性特点,教师还可以借其帮助中高年级的学生厘清文本段落结构、篇章结构的关系,学习作者的布局谋篇。
比如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单元阅读目标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本单元编入了冰心先生的《忆读书》一文。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初读后会感觉文章传递的信息众多,在短时间里难以把握作者所要传达的内容要点。笔者在执教时,就借助了思维导图这一工具,解决了难点。
第一步,学生初读之后,交流自己阅读时获得的信息。教师从学生的交流中,可知学生自己阅读获得的信息是零散的。教师请几位学生将自己获得的信息书写在卡片上,贴到黑板上:
第二步,请学生再读课文,根据课文的内容,把这些零散的信息进行分类,一位学生将其分成以下两类:
这位学生陈述分类的理由是:冰心先生在“忆读书”时,一方面叙述了自己不同人生阶段的读书经历,另一方面又阐述了自己的读书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将信息整理成思维导图(见图1)。
这个教学过程,就是借助思维导图的结构化特点,将原本学生阅读到的零散信息进行梳理,形成“关系网”,将原本零散的信息之间建立起逻辑关系。学生看着这幅图,轻而易举地把本文的内容要点完整地讲述出来。学生梳理并把握内容要点的过程,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过程。
(3)梳理思路,做到有序表达
统编教材中对于小学生的习作要求更为准确和明晰,三、四年级教材中有近十次提出的习作要求是“写清楚”。之所以再三强调“写清楚”,是因为这是表达的基础,也涉及思维的重要基础——逻辑思维。一个思维混乱的人,外在的语言表现就是表达不清晰,逻辑关系混乱。思维导图的介入,为学生有条理地表达以及逻辑思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当明确了习作的主题之后,学生可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构思。
比如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材中的示例就是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构思:围绕主题“二十年后的家乡”梳理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什么;重点段落又可以写哪些内容,呈现出一个清晰有层次的文章结构。思维导图将学生原本隐形的构思过程以直观的图示呈现,也有效地帮助了教师直观地监测学生思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构思绘图的过程,是思维参与的过程;教师纠正学生存在的逻辑错误,是帮助其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
2.助力形象思维、创造思维的发展
统编教材有四次在习作中运用思维导图。這足以说明思维导图在习作中的巨大作用。细读这四次习作的内容会发现,思维导图“联想”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思维,使习作表达更为生动。
(1)联想开花
思维导图法中有个专业术语叫“Brain Bloom”,翻译成中文为“联想开花”。顾名思义,就是让思绪像花儿一样开放,由一个主题发散开去。这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考的广度,使思考更具创造性。在习作构思的最初阶段,学生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就可以借助“联想开花”进行思考。
比如,四年级下册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材以“会飞的木屋”为例,以“功能”为二级主题进行“联想开花”,可以想到“环游世界、遨游太空、可以居住、自动除尘、自动报警”,甚至还可以想到更多。这些联想的内容同属于一个逻辑,也就是都跟“会飞的木屋的功能”有关。同样,由“会飞的木屋”的“样子”也可以联想到更多的内容。
“联想开花”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激发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写作的内容丰富,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2)联想接龙
联想接龙,在思维导图法的专门术语叫“Brain Flow”,意为思绪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流淌下去。这种联想的核心是由前一个想到后一个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合理推测,深入思考问题。
在习作中,“联想接龙”能帮助学生扣住主题,不断地想下去,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如四年级下册习作“我的奇思妙想”,由“会飞的木屋”想到“功能”,由“功能”想到“环游世界”,还可以继续想到“环游世界”中的种种奇遇……如此一来,写的内容就越来越具体,越来越丰富。
在进行一次习作时,往往需要将“联想开花”与“联想接龙”结合起来,这就在习作活动中实现了让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共同发展的目标。
(3)关联性联想
关联性思考是著名的“达·芬奇七个天才思维”之一,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关联性联想是找到看似不相关的两个不同的事物的某种关联。运用于习作,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创意的表达。
比如,四年级上册习作“小小‘动物园’”,教材要求学生在人与动物之间找到某种关联,并进行表达。教材中编排了插图,以把“妈妈”比作“绵羊”为例,启发学生进行关联性联想。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把妈妈的特点与绵羊的特点分别梳理出来,发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见图2)。找到这样的关联,就可以写出富有创意的片段了。
温儒敏教授说,不要忌讳“训练”这个词,“思维训练”对于素质教育非常重要,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需功课。无论学生日后从事什么职业,即使是做科技类的工作,也必须经历这类“思维训练”。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出现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就是在提醒我们,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坚定地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31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