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统编三年级教材“交流平台”板块的编排意图和教学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交流平台”是统编三年级教材新设的板块,旨在以生为本,帮助学生习得好方法,养成好习惯。“交流平台”的教学要贯穿整个单元,勾连单元导语、课文、课后练习和习作。教师要准确把握“交流平台”的教学目标和起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学习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合作讨论,梳理成果,积极运用。
  【關键词】交流平台;编排意图;教学建议
  “交流平台”是统编三年级教材新设的一个板块,旨在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进行梳理、总结,从而习得方法或养成习惯。一线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准确把握编者意图,提高教学实效。
  一、统编三年级教材“交流平台”的编排意图
  (一)指向习得好方法
  “交流平台”是一个单元的核心内容,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对学习重点、学习方法做进一步梳理,使学生加深对学习重点的理解,加强学习方法的运用。如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交流平台”,对默读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即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从不同角度交流了复述课文的方法和经验。“交流平台”注重从学生的语言实践中提取可以迁移运用的方法,总结了一些重要的学习经验。
  (二)注重培养好习惯
  “交流平台”指导学生发现语言现象,初步感受语言规律,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如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养成摘抄积累的习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要有意识地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由此,学生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获得比较系统、实用的读写方法,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无意识的行为变为有意识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着力突出生本位
  梳理三年级上、下两册共16处“交流平台”,可以发现以下几种不同的呈现形式:学习伙伴对话交流式、示例归类发现规律式、成果展示交流式等。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它都以第一人称来表述,希望学生自主探究,并在合作交流中进一步摸索方法,梳理总结“是什么”“怎么做”。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自主交流一边读一边预测带来的阅读新体验。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自我发现: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比较近似。
  二、统编三年级教材“交流平台”的教学建议
  (一)贯穿整个单元,彰显系统理念
  从三年级起,每个单元新增了篇章页导语,以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贯穿方法指导。语文园地中安排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强化了语文要素,梳理总结了学习方法。另外,某些单元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板块,还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学习到的方法。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个单元形成一个系统。
  下面以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具体谈一谈如何将“交流平台”的学习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之中。
  1.对接单元导语
  “交流平台”和单元导语的关系一般是前有布置,后有检查。编者如此安排,是为了强调单元学习的重点。
  第六单元的导语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交流平台”则安排学生讨论、梳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作用。教师应在整个单元的备课环节就开始“交流平台”的教学准备。学习单元导语时,可以引导学生先说一说什么是一段话的关键句。在单元学习的初始就点明要素、指明方向,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语文要素。
  2.贯穿单元课文
  第六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教师可以把“交流平台”的要点分散在单元课文的教学中去逐步落实。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可设计这样的教学片段:(1)细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2)读读课文中的泡泡,试着说出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3)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进行梳理:这段话的三个方面,都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借助这句话,能理解这个自然段的大意。因此,第一句就是这段话的关键句。教师应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学习读、写的方法,从而举一反三地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和表达实践中。
  3.联系课后习题
  统编教材大部分课文后面都编排了和本单元语文要素紧密联系的练习活动。第六单元的《海滨小城》一文就编排了“梳理关键句”的习题。教师可联系课后习题来设计第四自然段的教学:(1)引导学生读读这一段,通过“有……还有……”“满街满院”等词句,体会庭院的美丽。(2)梳理这一段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引导学生发现这一段写了“树的种类多”“桉树的香味浓”和“凤凰树开花热闹”三块内容,都是围绕该段的第一句来写的,不仅写了树很多,还写了树很美。联系课后习题,进行不断的读写实践,能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实用的读写方法。
  4.融合练笔和习作
  单元小练笔和习作往往是语文要素实践的好时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交流平台”的读写方法为指导工具,帮助学生领悟表达方法,使写作有章可循、有例可依。
  第六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习作时,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这是本单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阅读方法在习作中的运用,由此形成了“由读到写”的学习路径。因此,教师可将“交流平台”前置,放于习作教学之前,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典型段落的写法,帮助学生降低习作难度。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五自然段,《海滨小城》的第五、六自然段,都可以作为学生习作模仿的范例。此外,还可以把“交流平台”中梳理出来的成果以“习作小贴士”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尽量降低习作的难度。
  (二)做好教学指导,注重反馈评价
  “交流平台”中梳理和提炼的学习方法应融入教学过程。为此,教师要准确定位目标,把握学习起点,讲究方法策略,注重反馈评价。
  1.准确把握目标和起点
  不能把“交流平台”的内容当作干巴巴的理论知识,读过、讲过就认为学生掌握了,而应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学段目标和学生起点,准确制定“交流平台”的教学目标。   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交流平台”的教学要点是“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从目标定位来看,这一语文要素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相呼应。从学习起点来看,学生之前已对有新鲜感的词句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本單元“交流平台”的教学目标就可以定为“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关注和积累的意识,才会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2.讲究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师应充分展开“交流平台”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学习和实践,加深对于方法的理解。
  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交流平台”的教学要点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教学过程可这样设计:(1)引导学生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例句。(2)引导学生交流: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3)读一读泡泡里的提示,你明白了什么?(4)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梳理,引导学生明白关于形状、动作等方面的描写,能让读者身临其境,产生画面感。(5)到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中找一找,还有没有类似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交流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注重学习评价和反馈
  在完成“交流平台”的学习之后,课上要进行相应的反馈,让目标、教学、评价一致,促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如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交流平台”的教学要点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交流平台”中的两个泡泡提示了如何用好积累的语言:一是在句子中恰当地用上平时积累的词语;二是仿照优美生动的句子来写句子。教学时,除了用好“交流平台”中的例子,教师还应密切关注学生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时能否用上积累的语言。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若他们用上自己积累的语言,就在相应的词语或句子旁边打上一颗“积累星”。教师可组织班级学生比一比,看谁获得的“积累星”多,利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勤积累、用积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三)促进总结交流,提升理性认识
  在“交流平台”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在充分感知、自主交流中让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
  1.自主交流,归类整理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梳理点拨。
  针对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交流平台”,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分享自己在平时及本单元学习过程中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句。如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时,教师可这样提问:“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觉得哪些描写最新鲜有趣?请和你的同伴分享交流。”学生交流的角度可能是多样的。有的可能对陌生的名词感到新鲜,如“傣族、德昂族”等;有的可能对文中描写的事物感到新鲜,如“绒球花、凤尾竹”等;有的可能对“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等描写边疆小学特有画面的句子感到新鲜。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词句的意思,对其整理归类,自然而然地总结出了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
  2.合作讨论,梳理成果
  “交流平台”往往不只是简单地提出一个学习要求,还引导学生运用某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以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梳理成果。
  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交流平台”的教学要点是“能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教学时,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关于词语理解的课后习题及含有难懂词语的句子。再分小组合作讨论理解词语的方法,并填写在示意图中(8开纸上)。接着全班交流,展示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总结梳理出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词典,猜一猜,等等。最后教师可以提示:用一种方法无法理解词语时,可以尝试着用另一种方法,有时候可以几种方法同时使用。交流结束后,让各个小组把梳理总结的成果粘贴在教室里,营造学习氛围,提醒、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阅读中,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自主用上这些方法。
  3.积极运用,及时巩固
  在理解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交流平台”中学到的阅读表达方法,做到及时巩固。
  如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交流平台”的教学要点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这个单元有四篇课文,教师可以在教学精读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漏》时指导学生学习复述方法,在教学略读课文《方帽子店》《枣核》时引导学生及时运用习得的方法来尝试复述。教学“交流平台”时,教师则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回顾、总结在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复述方法。学生在反复运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板书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
  “交流平台”是统编教材的一个重要板块,它和单元导语、课文、课后思考练习题、习作等密不可分。教学时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基础,对学习内容进行灵活安排。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温儒敏.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小学语文,2017(7-8).
  [3]徐轶.找准学段起点,做好学段衔接——部编义务教育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编排思路与内容解析[J].小学语文,2018(7-8).
  (浙江省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    3100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3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