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学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学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水平的标志。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学校招生、学生就业、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事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在开设、优化调整专业时怎么考虑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思考
  一、绪论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多数由职工大学、高等专科学校、成人教育学院、中等专业学校甚至技校发展而来。随着国家大学扩招政策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设置数量不断增加,少的开设二、三十个专业、多的有五、六十个专业,很多专业开设时都是当时的热门专业,家长、考生愿意报,企业需求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普遍形成了这样一个专业设置情况:当年的热门专业不再热,甚至成了冷门,新的热门又不断产生,这样一来开设的专业就越来越多,热门专业你办我也办,各个院校专业设置趋同度很高,专业分散且在校生人数少,教学资源匹配不足,忽视内涵建设,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陷入恶性循环。应该说高职院校对于专业设置方面存在这些问题都有较为清醒的认识,采取了各自的应对措施,总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专业设置要对接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根据人才需求的變化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可是正是这样的指导思想才导致专业越办越多的局面,所以就难以跳出前面所说的恶性循环的怪圈。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人的发展需要,不能只把学生当作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而要把学生本身当作教育的目的,今天的教育不只是为了明天的就业,更是为了明天的生活。这样就能办出特色,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和学院的美誉度,增强学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教育目的论与专业设置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教育目的,可以分为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两大派。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理应根据人的本性之需要来确定,这类学者认为人性本善,可以在后天接受教育;教育要尊重人的自然本性,教育目的不能是个人之外的某个因素,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突出了个人的独立性与能动性,强调了个体的自然属性的价值,同时,它要求尊重人的价值,给人以发展的自由。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对我们认识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准确地把握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而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受社会制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因此,要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规范和已有的人类文化遗产。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要指向于国家利益和公民培养,是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的。但是它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人工具化,这是不足取的。
  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的都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大学教育也是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螺丝钉为己任,高职院校各专业也都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虽然强调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背离这一目的,教书育人变成教书培养技能为主、育人为辅,按照社会价值与利益来塑造学生,不断地调整、设置所谓热门专业就是社会目的论作为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强调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要为经济发展服务。大学扩招以后,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进入了普及化发展的新阶段,教育的消费属性更加突出,对于家庭或个人当期而言,教育无疑是一种消费品,是一种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体现,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在江苏省几乎所有的人都能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果实,在精神层面上获得了快乐和富足,所以上大学是一种消费行为,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消费者,教育的供给要满足消费者的文化、精神的需求。以前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更加注重教育的投资属性,根据卢卡斯人力资本模型,学校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两条途径之一,教育作为一种投资品,通过教育进行人力资本的积累,日后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兑现更大的收益,导致学习负担很重,学生难以体验大学生活的美好,这样的专业遭到了考生的普遍抛弃,招生人数逐年减少。所以,面向2000年以后出生的新一代大学生,几年后甚至是要面对大学扩招后毕业的大学生的子女,这些人更加注重个性的发展、个性化的需求更加强烈,高职院校作为教育的提供者积极主动进行供给侧改革才能满足考生、家长的教育需求,自身才能获得较好的发展。
  三、基于学生本位进行专业设置
  教育部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包括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和药品、资源开发和测绘、材料与能源、土建、水利、制造、电子信息、环保气象与安全、纺织食品、财经、医药卫生、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公安、法律等19个专业大类,下设99个专业门类,747种专业。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只能在专业名录范围内进行,再考虑到高职院校所具备的教学资源限制,其实具体的某一高职院校其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范围是十分有限的,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教育转变的新形势下,专业设置和调整与其追逐社会需求热门专业,不如静下心来充实专业的内涵建设,使其深受家长、考生和社会的青睐,这就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仅要培养技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人才,还要为学生在知识、道德、情操、修养上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综合素质高的新型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教育过程具有较大的惰性,专业调整、课程调整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社会需求变化很快,专业的过热过冷必将长期存在,教育的关键是学生要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专业是否对口在现在已经不是要紧的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所学的技能和企业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很少能做到即插即用,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绝对不是看重学生马上能做什么,而是判断能否经过短期培训学生就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再说了高职学生毕业马上就能上手做的工作多数都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这样的工作学生不愿意做,这样的企业需求也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培养目标。所以要紧的是提高大学专业教育的质量,提高学生普遍性的文化和人格素养水平,教育最基本的职责是教学生做人。
  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及发展潜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毕业生的素质和技能是影响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做到四个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其实反过来这样思考更有意思,学不会创造(创新)就要学会学习(模仿)、学不会学习就要学会做事(具体技能),学不会做事就要学会做人(社会适应能力),否则无法在社会立足。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要通过各种形式、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解决好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矛盾,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四、结语
  总之,专业设置体现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联系社会的重要纽带,高职院校既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更要根据人(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自身办学资源,准确定位,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美誉度高的品牌专业,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玲.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之比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
  [2]李维维.高职要树立“素质本位”发展观.光明日报,2014,03,25(14版).
  [3]朱焕桃,胡志文,王红时,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的思考[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5(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51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