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助力,打造有效用性的科学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课程自改革多轮以后,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课堂,曾几何时,高效课堂是议论的正点,最终看好的是课堂的有效性,实效性。我们知道,《3-6年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经历了前10年,后10年的實践中反复修改,提炼。小学科学课程是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活动为主渠道,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一门科学启蒙课程。现行的小学科学课堂上,虽然是当代的青年老师,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对教材的解读的不完全彻底,但摆脱了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亲身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活动,学生动手和交流的机会明显增多了。但不难发现,在那些“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科学课堂的低效性和无效性,如何让学生高效地参与课堂活动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必须思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我在教学中的实践和操作,下面我将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重点,谈谈我对提高小学科学课堂上的采用有效体验摸索过程作自已的反思路径:
一、与其面面俱到,不如独伤一指
在教学活动中,小学科学教材的一课时中通常安排了好几个探究活动,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为了保证课堂的完整性,学生刚进入探究氛围,但是迫于时间的限制,有些探究活动刚开始就立马喊停,匆匆进入下一个活动。看似面面俱到,实则蜻蜓点水,此时的探究仅是一个形式,匆匆过场,这样的课堂可谓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本期我执教了一堂科学教研课——《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这着实令我对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体会颇深。
案例一:
师:(创设情境:出示面包)今天我们将和“面包导游”一起到我们身体内的部分地方去旅游一番。
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每人一小块面包,用牙签拿起来放进嘴里,慢慢咀嚼品尝,然后咽下去。请说说面包在嘴里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感觉到了什么?(生咀嚼面包,感受面包的变化。)
生:我感觉到面包变软、变碎了。
生:我感觉到面包变湿了。
生:我感觉到面包有点甜。
……
案例二:
师:(教师给学生的水杯中倒入适量热水。)请同学们喝一大口水,闭眼咽下去,想象这口水在身体内的旅程。
生:我一咽下这口水,水就沿着食道一直往下淌,热乎乎的。
生:我感觉到胃里暖乎乎的。
……
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言表的满足感。由于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所以体验也较深刻。从学生的信息反馈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口腔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为下一环节的教学作了铺垫。
二、与其侃侃而谈,不如缄口无言
科学课程强调让学生经历过程,老师片面地理解了这一新课程的理念,而小学生的制约能力差,自由探究活动时往往会陷入混乱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浮燥的状态,材料任意摆弄,对科学现象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夸大其辞,老师也高谈阔论。不停的追问、补问、插问,问得学生瞠目结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课堂上,问题刚提出,学生就摩拳擦掌,准备操作,缺乏有根据的猜想,缺乏对研究方案的思考与制定,更缺乏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与否,将直接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的成功与否。如果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彻,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忽视了材料在建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
三、与其老师亲自动手,不如学生亲身体验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活动也是“做中学”的核心活动.科学课上,我们看到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亲身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科学课呈现出了与以往明显不同的特点:学生动手机会多了.然而,学生的科学探究到底情况如何?以探究为核心的高效课堂教学怎么样?
在科学教学中,观察、实验、思考的活动比较多,这些活动大多需要分组、分工合作来完成。若在合作前不教给学生恰当的方法的话,学生就会各做各的,使合作一团糟。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前,要求小组中同学间确定目标,明确分工,分步实施。合作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实践,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后,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认识到人多力量大,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并对下次合作产生新的向往。
四、与其课堂体验,不如生活体现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但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后续探究时,总习惯把拓展活动当作标签,在每节课的最后说上一句“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这个问题我们课外继续研究”,而如何研究却无后话。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研究时,要加强实效性。首先应该对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筛选,从中确定学生比较容易完成的、确有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要及时督促检查,鼓励评价,适当时可以交谈、书信、家长签字的形式取得家长对学生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支持。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过程性反馈,让学生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同学看,让别人来欣赏,使自己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同学间的认同和肯定,获得成功感,进一步激励了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热情,真正把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向生活,走向社会,让我们的孩子去感受科学学习的魅力,真正与科学学习零距离。
让学生从日常的生活经历谈起,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更明白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也促使他们自觉地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最后,师生共同收集饮食谚语,朗读成诵。学生较感兴趣,也易于接受,因此,能更有效地指导日常生活,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科学知识也是在接受体验的过程,更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科学教学中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体验其独特的经历及无穷的魅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6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