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如何进行幼儿习惯养成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幼儿阶段的首要任务,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此,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习惯养成环境熏陶一、环境熏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我们在环境创设上,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这一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上,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如大班师生共同设计的“讲文明、懂礼貌、争做文明小标兵”墙饰,图文并茂、简单易懂,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中班主题:衣服叠整齐。我们把叠衣服的步骤图贴在主题墙内,孩子们一有时间,就围到主题墙前,讨论叠衣服的顺序,按图练习叠衣服的方法,在排一排、讲一讲、练一练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叠衣服的方法;在楼梯口,我们用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提醒幼儿不拥挤;在草地里,用一只机灵的小猴子提醒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等等。
  环境教育既要注重物质环境的感染又强调精神环境的熏陶,还要注意创设与幼儿年龄相适应的环境。如教师把材料分年龄层次投放到区角中,幼儿通过区角“拼拼摆摆”活动,进行归类整理,养成玩具玩完后要放回原处、摆整齐的好习惯。同时,教师每天用微笑、点头亲切的态度表示对幼儿的友好,给幼儿以温馨和谐的氛围,渐渐的幼儿就会从教师行为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学会一些表示友好的语言、动作和方式。另外,我们也不忽视同伴榜样作用。观察、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孩子的心中,教师的地位是最高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求教师时时处处都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积极鼓励,耐心引导,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师要巧用激励机制,通过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来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物质强化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用实物以及其他象征性的符号如小红旗、小桃星、红苹果等加以强化。表扬、鼓励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不仅仅是在物质上满足,还可以用微笑、点头、脸上的表情等对某一个行为表示赞同,这都是一种肯定、都是一种表扬。父母之间教育要一致、要求要一致、观念要一致、目标要一致。但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因为每个孩子的特点是不一样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幼儿园,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比如,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上楼梯时要靠右行、说话时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答应幼儿的事情都能做到等,幼儿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长期坚持,幼儿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榜样对幼儿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家园配合,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教育不当、社会环境不良和幼儿园教育偏差等原因,也有自身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不能只期望幼儿园的教育,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我认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有:
  第一,通过儿歌、主题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了解习惯养成的内容。
  儿歌以其琅琅上口一直为小班幼儿所接受,因此,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加入与好习惯养成教育相关的内容,让小朋友学会儿歌,同时将所学的儿歌张贴在《家园联系栏》,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学习,真正做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第二,守规则常坚持。幼儿良好卫生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干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不要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应让幼儿“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如幼儿每天回幼儿园必须用毛巾擦手、喝水;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等,这些规则的制定幼儿必须遵守,最后习以为常,形成自觉的行动,严格地要求和幼儿的反复练习促进了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
  第三,标准统一,家园合作,共同监督。活动中需要统一的规则,教师和全体幼儿要牢记于心,这样良好卫生习惯才能很好地培养起来。如果在幼儿园老师说“左”、家长又偏偏说“右”,模棱两可,小朋友无所适从,不知该怎么办,结果随心所欲,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如在要求幼儿喝水时,老师也应与幼儿同时进行,家长也必须做到,并在与幼儿共同活动中,做出洗手的正确方法,让幼儿模仿。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认为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注重这一时期各种习惯的培养,将会成为幼儿将来成功地走向社会的第一块人生基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88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