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玲
摘 要:数学是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一门科目,但是数学的教学模式现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数学课的内容仍然要求学生要有很好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学生能接受较为抽象的内容。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大脑正处于发育的阶段,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不能很好地接受。为了防止教师讲的内容学生听不懂,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案做出新的计划。可以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开始,联系生活实际,将现实与生活联系到一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本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生活化模式;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9132(2020)12-014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2.073
在小学设置数学课程,一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数学的简单知识和合理良好的教学规定。二是为了提前培养他们的兴趣,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意识。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慢慢培养,所以从小就设置了数学课程。数学这一门学科是锻炼个人思维能力重要的学科。而新课改可以说是对小学数学的量身定做,它可以从多方面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很好地认识数学,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新课改的推出可以说是小学数学的有力根基。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弊端
(一)数学教学离现实越来越远
新课改提出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该将课本联系生活,让数学知识扎根生活,将其融为一体,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逻辑的奥妙。但是现在一些数学教师仍然没有摆脱这种情况,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是真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到的只是书上的皮毛而不能运用到生活当中。
让枯乏的课堂融入到生活当中,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其实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我们学知识其实来源于生活,而我们学知识无非就是运用到生活当中。虽然说现在的数学学习是枯乏的,但是新课标的实施可以改变这种现象。我们都知道数学中那些记数,推理公式是非常无聊的,但是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改变这种状况。例如,将一些数学中繁琐的公式联系到我们的生活,假如种的花生病了,可以通过数学逻辑表达式的推理来获得使花变好的多种方法,从而使花活过来。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而且也让学生很享受这个过程,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其实不是所有的课程都要和生活联系到一起,只要教师慢慢渗透,学生就渐渐地体会到。其实这也都很简单,只要教师教课的时候多想一点和生活联系一下就行了。
(二)情景复杂,浪费时间
现在很多教师不注重教学情景的建立,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建立情景对小学教育可以说是很重要的,只有我们有明确的程序,才会让学生学习起来更简单、更省时。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因为教师把握的不是很好,对情景建立的认知还不是很好。这样,有时候教师在课堂上会讲一些没有必要的情景,这就好比在浪费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没有多大的意义,最终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师讲三角形的性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想想四边形,四面体又会是怎样的,让他们去思考。
(三)教师过于追求生活原型
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时候,其实就是将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将这两者之间充分联系在一起,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提升。可是现在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把这两者联系得过于紧密,认为只要在教学活动当中没有联系实际生活那就是不合理的,还有一部分教师为了促进数学教学生活化,强行把教学活动和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这就导致数学教学活动失去了重点,教师对生活原型的过于重视,会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需要注意一点,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能够在实际生活当中找到原型,教师应该做到的是让学生掌握各种数学理论知识,然后让这些理论知识服务于日常生活,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同时使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过于形式化,没有实际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有一部分教师只是在表面上非常重视生活化教学,可是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只是把教材里面的一些理论知识和日常生活进行简单结合,这样不仅没有办法给教学带来实质的作用,同时还会导致教学活动缺乏内涵。如果想要避免小学数学教学出现形式化的问题,那么教师就需要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背景进行了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内涵和本质,使学生的探究意识能够被激发,这才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真正作用。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让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教师不仅仅要会讲课,也要传授正确的学习方式。比如,学前预习,不要小看预习,预习可以让学生对该节课要讲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让学生上课的时候对所讲的知识不会感到那么陌生,可以让他们更顺利地学习课堂知识。与预习相辅相成的还有复习,复习可以让学生对上课所学知识更加牢记,也可能收获更多的知识。但教师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就数学中统计这一块知识,上课的内容距我们的生活很远,但是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调查统计,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到知识,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热情,让学生更好地培养逻辑思维。
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还要进一步解放学生的思想,根据不同章节数学的教学方向,适当地引入一些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学生利用平常课堂上所学的一些数学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之前学过的一些知识,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讲解一些数学理论知识的时候,还应该和生活中的一些实践充分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加强对一些知识的理解。 (二)安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
在课堂上安排与教学相关的活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再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来制订哪些知识需要重点讲解。比如,概率知识,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盒子,和诸多颜色不同的小球。讲完这节内容后,可以让学生上来实际操作一下,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所讲内容。活动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自己主动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快乐,从而让他们的学习效率更上一层楼。
(三)提升教师的能力
教师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影响,纵使学生有在好的资质,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引导者,那他也很难发光。当今,教师可以说是很多,但是能力特别突出的教师还不是很多。所以说提升教师能力也至关重要,其实这些教师都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提升自我的,只要付出时间,不懈的努力,我们教师的能力会更上一层楼。不过,目前一些地区小学数学的师资力量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一些发展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缺乏专业的教学设备以及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导致教师没有办法通过外在的设施来开展课堂教学,这就更加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努力丰富课堂教学。如教師可以多参加一些评优活动,或者学校可以尽量多组织一些听课比赛等,在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够使职业道德修养得到提高。
(四)使学生的思维向生活化方向转变
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学生的思维向生活化方向转变,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富含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带领学生进行一些思维方面的训练,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来回答。比如在学习和统计相关的一些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让学生针对日常生活当中的某件事情进行统计,如班级里面的卫生打扫情况,或者是一个月内班级里面的请假人数等,在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当中,学生就能够了解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当中所起的一些作用,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得到提升。
(五)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加入一些实践活动
为了检验学生的课前预习状况,教师可以对一些关键的知识点进行提问,然后让学生来进行回答,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自学效果进行检验,同时还可以了解学生对一些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新课程改革的政策开始实施以后,教师就开始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首先就是把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联系到一起,开展一些有意思的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数学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充分结合在一起,进而对生活化的数学习题进行分析。比如,在学习物体的体积和容积时,教师可以拿一些普通的杯子和塑料桶进行教学,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最后再计算出一共需要多少杯水才能够装满这个塑料桶。只有学生自己操作和体验以后,他们的思维才能够得到转化,从而对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进行更加深入地理解。在生活实例的引导之下,学生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一些数学知识,其学习潜能也可以进一步得到激发,教师在课堂上引申出的一些问题也能够吸引学生更加踊跃地回答,这种充满互动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加快对数学知识的消化程度,最终使课堂整体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三、结语
我们要认识小学教学中的各种弊端,利用最优化的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的学习技能得到上升。教师通过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加积极,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改革是必然的,教师应该提高重视,并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叶玉蔚.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8(5).
[2]王文萍.强化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8).
[3]朱本艳,刘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和策略研究[J].神州,2016(24).
[4]罗海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23).
[责任编辑 薛晓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22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