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财政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基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环境下,依据辽宁省2008―2018年的财政收支统计情况,分析了辽宁省当前财政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绩效;绩效管理;地方管理
  一、财政绩效管理概述
  财政绩效管理是以财政管理的效益和效率为目标,覆盖了财政支出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方面的工作,涉及财政管理活动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能够有效地对财政管理进行全程跟踪和综合评价。
  财政绩效管理标志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能够有效地实现对财政管理工作的细致化和科学化管理。财政绩效管理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个人、部门和组织的持续改善,而且能够有效实现绩效制定、绩效考评和绩效结果应用。财政绩效管理能将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效益达到最优,为财政支出的分配提供了量化数据支撑,缓解了财政收支的矛盾。
  二、辽宁财政收支规模和增长情况
  根据辽宁统计局2008―2018年统计年鉴可得到辽宁省十年内的具体财政收支总量,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近三年的财务收入和支持都呈上升趋势;财务支出与收入存在着同增同减的趋势,但其支出的增幅超过了收入的增幅。其2018全年预算收入2616.0亿元,相较于去年增长率达到了9.3%;全年预算支出5323.6亿元,相较于去年增长率达到了9.1%。由2018年统计明细数据可知,2018年财政收入中,其税收收入1976.0亿元,增长9.0%,其他收入649亿元;而在2018年财政支出中,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占比第一1457.7亿元,增长8.7%;教育支出占比第二651.6亿元,增长0.6%;农林水支出占比第三462.3亿元,增长0.7%;排名第四、第五、第六及第七的财政支出分别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50.5亿元、交通运输支出210.6亿元、住房保障支出149.3亿元、科学技术支出75.3亿元。
  三、辽宁省财政绩效管理现有问题
  1.财政绩效管理理念落实不到位
  當前,绩效管理工作已经引起了各地区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的热切关注。从2014年至今,辽宁省初步建立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但在理念养成、法制规范、舆论效应、政策传播等方面存在着缺陷。工作人员缺少对绩效管理理念和理论知识的充分学习,同时缺乏了对绩效管理相关政策的详细了解,从而导致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没有引起重视,因此不能自觉将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仅仅由省财政厅实施推行。由于缺乏刚性的工作职责管理机制,主动运用绩效理念到工作中的人数较少,部分参与绩效管理的工作人员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其中部分人员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最终使其绩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因此,财政绩效管理理念的落实,仍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健全
  绩效评价是实施财政绩效管理工作的关键点,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又成为了绩效评价的关键点。依据《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财预﹝2013﹞53号)中的相关明细条例可知,财政部门以及相关预算部门在进行绩效评价工作时,对于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应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合理选取出与评价对象特征相关性最强的共性指标;另一方面,依据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的具体性选取适当的个性指标。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对各类评价指标赋予合理的权重值。
  目前,辽宁省对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还存在不足,相关部门在进行绩效管理工作时,尝试构建绩效评价体系,但其定性指标较多,定量指标较少,使其评价结果缺少说服力。
  3.绩效评价结果未得到充分运用
  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是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维持财政绩效管理工作长久、有效进行的前提。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2019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等文件,均提及绩效评价结果是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关于中央预算单位2019年预算执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总体要求和实施工作安排指出,在实际操作中,预算单位应该近一步加强对预算结果的应用,从而强化预算执行的事前规划,同时,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在进行绩效评价工作时,应严格把控资金与账户的管理,规范和完善资金存放管理体制,积极配合工作人员清查核对绩效管理工作中发现的疑点,对已经确认的违规问题要进行及时纠正和整改。
  4.第三方参与较弱
  根据国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经验,完善的第三方参与体制对财政绩效管理起着重要作用。“专业、客观、独立”是第三方参与财政绩效管理的主要特征,也是保证财政绩效管理合理进行的重要条件。第三方参与财政绩效管理能够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增强财政绩效管理的公信力,促进完善的财政收支绩效管理社会评价体系的构建,推动服务新型政府建设。但从目前看来,参与辽宁省财政绩效管理的第三方组织,其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不足以反映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公信力。
  四、辽宁省财政绩效管理对策建议
  1.深化财政绩效管理理念
  深化工作人员的财政绩效管理理念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应从理论宣传、管理体制和社会监督三个方面进行加强。首先,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使工作人员认识到财政绩效管理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重要性,为实施财政绩效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其次,建立层次清晰的责任和考核管理体制机制,各地政府应统一各预算部门的工作目标,从而实现统一领导、权责明确、全面推进,同时设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问责机制和约谈机制,并对考核结果进行科学奖惩。
  最后,促进财政绩效管理信息公开,强化信息公开管理体制机制,将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等财政绩效管理工作的相关信息主动向社会进行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   2.完善财政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合理选取指标。财政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应依据评价对象的不同,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选取评价指标。
  其次,设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财政绩效评价标准设立的正确与否和评价结论的正确性有着直接性关系,在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可操作的原则下,充分考虑评价对象的计量标准、行业规范、质量标准、通用标准等财政绩效评价标准。各类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标准各不相同,应根据其具体特点设定相应标准值,以保证财政绩效评价标准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3.实现财政绩效管理结果有效运用
  财政绩效管理结果有效运用能有效保证政府财政资金和合理分配。根据财政绩效评价结果,其相关部门应根据自己情况分析找出各财政资金在其使用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身特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財政资金使用管理措施,加强财政执法监督。同时,对已经达到的财政绩效目标,但并未全部使用完的资金,财政部门应进行科学有效的回收并将其分配给资金缺乏领域;同时,对于那些长时间都未达到绩效目标的低效或无效资金,财政部门应及时整改,调整政策,提高财政资金规划配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提高第三方参与程度
  首先,完善第三方参与体制。明确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过程、内容、以及质量标准,并对第三方参与绩效评价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保证财政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和合理。
  其次,加强对第三方参与人员的管理。通过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吸引各类专业人士加入第三方,增强绩效评价专业水平,推动第三方专业化综合发展。
  最后,财政部门或预算部门应随时把控第三方参与工作的流程和内容,采取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对第三方参与进行监督,使第三方参与人在自主独立的实施绩效评价基础上,确保绩效评价质量,使其评价结果具有公信力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纪伟.辽宁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践与对策建议.地方财政研究,2018(6).
  2.黄琳.10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全部纳入管理.辽宁日报,2014.
  3.李金校.基于控制视角的公共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硕士论文,2017.
  4.王晶晶. 预算绩效评价中主观性指标的有效性分析――以湖南省为例.财会研究,2018(3).
  (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33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