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永收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层施练,重视课本,教师和学生一同提高与发展。
  【关键词】分层  提高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3-0170-02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我已经在三尺讲台上经过了20多年,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向专著,向身边的同事,向外面的专家、向各种网络,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用自己的学识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每一次教学设计、每一次磨课、每一次上课,我都在叩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是一节好课?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等等……
  课本是载体,重视课本。深入研究课本例题,丰富概念、法则的理解和熟练掌握,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很大。首先,要分析例题从已知到结论涉及到哪些知识点;例题所用的数学方法和思想是什么;哪一步是解题关键;哪些地方是学生容易犯错误的等等。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得细一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真正领悟,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摆脱题海的困境帮助很大。比如在教学中创设“生活中交话费”的情境,从生活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话费的实际问题中自然的引出了小数和整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到自然,易理解,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探索新知。其次,课本上的例题一般只列出一种解法,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对课本例题的解法加以拓宽,探索解法的多样性,这样可以最大的激发学生动脑的主动性,参与性,更易使知识点形成知识树。同时,便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创设情景,精心引入。在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尤其是引导环节,启迪学生的正向思维,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兴趣,让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以增强学习的信心。
   运用直观,总结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必需备好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例如:应用教学中“两个修路队共修一条路,6天修完。第一队修了240米,第二队修了204米,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引导学生弄清两队修路的天数相等,让学生思考,这道题应怎样解答?当学生回答出现第一种解法后,再问:还可怎样列式解答?”当学生出现第二种解法后,我们可以设问:“这道题为什么出现两种方法解答?如果两队修路天数不同,修路的米数相同,那又可以出现几种方法解答呢?”这样从多方面,精心提问,有的放矢,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很快理解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练结合,及时反馈。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或技能,必须重视当堂训练,如果用统一的练习题去要求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要么使学生吃不饱,课堂上无事可干,要么使学生吃不下,问题连连。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层布置课堂练习,分基本题和提高的思考题。在分层施练的同时,精心设计螺旋式上升性题,来弥补学生练习的时间差,让思维开阔的学生展现解题思路,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进一步提高。课后,通过检查及时反馈到每一位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对于大面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利的。
  与时俱进,信息化助力课堂。我教过的每一届学生,数学基础各不相同,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心理反应差异很大,心理承受能力参差不齐,我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进行分层教学。近几年,平板电脑的引入,实现了课堂的一对一教学,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一对一”知识点的讲解,课堂上的抢答、随机、课堂答题时间实时反馈、课堂做题正确率等实时反馈、学生成果展示等,对所有学生的学习发展起到很大的帮助。通过形式丰富的技术参与,发现课堂生动起来,不再是单薄的纯知识记忆与理解性的学习,而是每一位學生充分参与、学生完全投入到课堂中,积极动手、动脑、表达,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参与。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师和学生一同提高与发展。课堂是师生互动学习的主阵地,探索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我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卫金龙.《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几点认识》,《新课程导学》2013(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96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