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孟庆赢

  【摘要】人们通常将现实生活的很多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用于对日常事物或现象进行数学上的研究。但这种方式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被数学化的問题,变得更加抽象、难懂,不利于对问题的解决。小学数学老师在现阶段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即应用题教学一直以来是教学的难点,考虑到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逻辑思维,导致了很多学生存在着无法理解数学问题以及数学解题能力比较薄弱的问题。因此,小学生在解决应用题的过程中,常常比较棘手,这样非常不利于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还容易使得学生出现厌学的情况。因此,本文笔者结合现实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旨在进一步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  教学策略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119-02
  相比于语文、英语等学科,数学对于小学生们来说,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往往是其最不爱学习的科目,数学成绩往往是最容易下降且下降程度最大的一门课程。”出现这种情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好数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对所认识的事物具有一定的抽象和理解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以及其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往往对很多数学问题不能够准确的理解。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应用题进行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
  一、做好小学应用题教学导入工作,用直观的操作,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抽象的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最常应用的方法是直观教学法。小学教材中有大量的直观教学的材料可以借鉴,比如模型、挂历以及实际操作,参观等都是直观教学的常用手段[1]。随着现代多媒体的推广和使用,很多学校开始利用多媒体设备,这样弥补在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思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有些问题,如果单纯地靠老师讲,很多同学脑海中不能形成对应的画面,甚至还会出现对问题的错误理解,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但是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够弥补这一不足,帮助学生们更生动地了解数学问题,以便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在解决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火车过桥”问题的时候,学生很难理解这类数字类的形成问题。用直观教学方式,教师很难为学生讲清楚,什么算是火车过桥。很多同学认为,火车头上桥到火车尾离开桥,就是火车过桥的全过程,这明显是错误的。但如果这时候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进一步为学生演示火车是如何过桥的整个过程,可以让学生非常直观通过动画明白什么叫火车过桥,只有车头上桥到火车尾彻底离开桥才能算火车过桥。
  此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帮助同学理解,火车过桥所行驶的路程不是单单走过了桥的长度,而是走过了火车车身的长度还有整个桥的总长度,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抽象逻辑,实现老师的教学目的。再比如,在解决分数问题的过程中,在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本上有这样一个类似的问题:“小蓝家买了一袋小米,吃了八分之五,还剩15千克,问小蓝家买的是多少千克的小米?”但从字面意思上,小学生很难明白,八分之五和15千克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教师同样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用饼状图来展示八分之三与15千克的关系,那么学生就可以准确明白吃掉的八分之五的大米跟15千克的关系,然后利用学到的知识,列出公式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得同学在以后遇到类似数学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借助饼状图,进行问题的解答。
  因此,采用直观教学的方式有利于小学生的理解。但是,在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这种教学方式只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培养小学生利用抽象思维解决小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小学老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直观法对数学问题进行演示以后,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中进行问题的概括和归纳,找出数学问题本身的本质属性,使得学生从大量的直观感性问题中领悟到抽象的数学定义、原理和意义,提升其理性水平的认识,让小学生从直观中感悟抽象的数学原理。因此,教师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题,从而更好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巧妙借助各种表达方式,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应用题解答的兴趣。
  实际上,由于小学生对知识掌握能力的特殊性,使得数学应用题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面对的挑战比较多,但是如果能够抓住小学生学习的特点,进一步丰富和创新课堂学习方式,就可以帮助其很多的掌握数学知识。受到学科自身的影响,数学相比于英语、语文等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们在接受初期有很强的抵触能力,在学习和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利用直观几何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解除这种认知上存在的障碍。相比于文字,图形是最便于人类理解的一种方式。在数学中,学生的认知对象往往是数与形之间存在的规律,但是在不同的教材中,问题不同的表达形式以及材料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把握。
  举例说明,在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中,有一个学生很难理解的问题《利息问题》。解决这类应用问题的时候,学生往往不能理解利率与本金的关系,学生概念认知的错误影响了其逻辑思考。小学数学老师在讲授这堂课的时候,可以采用“情景再现”的教学方式。比如,找几个同学扮演银行出纳人员,一些学生扮演储蓄户。这个过程中,可以使得学生更能理解其中存在的逻辑关系,更便于同学理解,还能帮助小学生充分发现数学的美,打破学生对数学学科枯燥、单板的认知。
  西方国家多采用符号对数学问题进行表示,相比于笔者上文中直观教学的方式。但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此类表达方式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比如利用坐标轴,零点左右两边分别是负数和正数,我们以数字3举例,加上“正号”以后,+3=3,加上“负号”以后,就与3的位置相反;解决现实过程中一些路程问题和追击问题的试题以及与倍数有关的问题时,使用路线图、矩形图都属于对问题应用符号化直观表示的一种,当然在这些图标中,还可能会用到点图或者格子图;这种表述方式虽然相对复杂,但是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表达概念,同时还能简化书写方式。
  作为圆周率的符号π,是一个无理数,在计算公式中经常被应用,如果没有π这个符号简化,每次计算的时候都需要写大量的数值,非常不方便。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符号表达的方式更容易小学生在学习初期的掌握和理解,用在日常应用中用这些符号,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更容易帮助学生解决和掌握同一类型的数学问题,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
  三、总结
  针对小学数学老师在现阶段教学的过程中应用题教学一直以来是教学的难点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做好小学应用题教学导入工作,用直观的操作,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抽象的数学;巧妙借助各种表达方式,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应用题解答的兴趣等策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数学知识,通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实现应用题教学。
  参考文献:
  [1]聂卓霞.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和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3(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3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