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若干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内部控制作为事业单位内部日常运行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与重要方法,对保护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范事业单位履职行为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需要不断完善,进而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与政府职能的转型升级需要。本文阐述了内控建设对事业单位的积极意义,同时对当前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或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措施或建议
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是指单位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风险,确保单位日常业务正常持续有效地开展,进而保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完整而实施的一种内部管理方法。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作用被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并被广泛推行。但由于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经历不长,其许多理论方法尚处在研究与完善阶段,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还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因而当前研究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内控建设、提升内部控制效率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积极意义
1.树立事业单位的良好形象
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是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而设立的法人单位,实施内控建设可有效规范事业单位的各种管理行为,端正服务态度,服务好群众,进而提升群众对公共服务机构的认可度与信任度,进而树立事业单位的良好形象。
2.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国有资产是事业单位履行政府公共职能而必需的物质基础。离开国有资产,事业单位就会因为失去必需的物质基础而无法履行相应的公共服务职能,而国有资产管理又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做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内控建设可以提高事业单位全体职工对风险影响的敏感性,加强风险管控的自觉性,提升风险管控的效益与效率,进而保证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3.确保单位会计信息准确与完整
会计信息是单位决策层做出科学决策的信息依据,因而会计信息的准确完整直接影响管理层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而有效的内控建设可以有效规范单位的收支行为,堵塞各种管理漏洞,使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质的提升,进而有效保证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
4.确保单位工作的有效开展
事业单位积极推进内控建设,可不断规范单位的各类管理行为,进而提高事业单位防范各类风险影响的水平与能力,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进而使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有效开展。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事业内控建设需要全员参与,齐心协力才能出成果。而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内部对内控建设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如不少单位管理者认为,内控建设就是制度建设,只要制度体系健全了,内控建设就成功了,因而在日常的内控管理中没有更多关注内控制度的实际执行及其执行后的效果。有的单位业务部门负责人认为,内控建设就是财务内控,这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责,与自己与自己所在的部门无关,因而没有协调好自己所在业务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同样,部分普通员工也认为自己的岗位没有直接接触到相应的经济业务,也没涉及重要资产的管理,认为内控建设与我无关,因而对内控不理不睬,这样的结果使内控建设形同一盘散沙,也发挥不了内控建设的效果。
2.预算管理不到位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方法与内容,也是预算管理充分发挥发挥作用的关键之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预算编制不科学。事业单位大多采用基数增量递增法来编制预算,基数增量递增法虽然简单,编制效率较高,但编制的预算不切合单位运营的实际,与实际的执行会有很大的偏差,造成预算控制效果不佳;二是预算执行不到位。部分事业单位把编制预算作为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来看待,因而只要编制完成就认为预算管理就自然完成,有的单位的开支没有严格执行预算,预算调整频繁;三是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考评不到位。部分单位没有针对预算执行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与方案,更没有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给予充分的评估与考核,预算管理效果好坏一个样,影响了单位各部门各岗位的预算管理积极性。
3.内部控制监督不到位
监督是一种约束制约行为,通过监督能够使相应的行为人端正态度、规范行为。事业单位从事的业务是面向整个社会大众,影响群众的切身利益,因而它是否实施或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理应受到相关监督约束机制的限制。可当前许多事业单位的内控监督机制没有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内控制度没有全面覆盖,有的单位的内控制度对单位管理者缺乏必要的约束力。二是内部监督不到位。许多事业单位至今没有设立内审部门,有的单位虽然设有内审部门,但没有专职的内审人员,有的单位虽然的独立的内审机构与人员,但没有相应的内审制度,内审行为具有很大的偏见性,内审缺少权威性,造成内审监督效力发挥不大。三在外部监督上,上级部门偏重与业务上的指导监督,而在内审工作上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指导,而是让其单位自主进行,进而造成内控监督不到位,内控建设效果不佳。
4.没有科学设置岗位
不相容岗位职务不兼任,是内控建设中的一个重点关注问题。由于事业单位人事编制有限,因而部分单位或多或少存在多个岗位一个兼任的问题,甚至出现了会计人员兼任内审人员这种不相容岗位一人兼任的現象,大大影响了内控的实施效力和内审的作用。有的单位出纳兼任档案管理员工作,使会计档案管理中出现一定的管理风险。这种工作岗位设置不仅违反了相应的内控制度,而且内控建设效果也不好。
三、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1.提高全员对内部控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内控建设是事业单位在新情势下的发展需要,内控建设需要单位各部门各岗位共同参与,发挥大家的协同效应,进而才能充分发挥内控建设的效果。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加强内控建设宣传,培养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意识,让内控建设的重要性深深烙在广大职工的脑海里,进而使大家自觉学习,掌握内控管理的新知识新方法,进而积极参与单位的内控建设。 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做好单位内控文化建设。首先要完善各类内控制度,让制度覆盖到单位的全部业务中去,让制度引导规范大家的管理行为。其次,单位管理者要带头遵守执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表率,促使广大职工自觉遵守并执行各项内控制度。通过单位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进而促进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有效推进。
2.加强预算管理
首先,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工作。在编制预算前,要充分做好与预算编制相关的调研工作,弄清楚本年度预算执行的情况,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期待在下一年度预算编制执行中予以纠正完善。另外,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前还要掌握单位各部门的收支情况,使预算充分体现预算年度的发展实际,预算的编制要选择合适的科学的方法,预算编制要覆盖單位的全部业务。在预算编制时既考虑到单位运营的日常业务,又要考虑到预算年度的重点工作与业务安排,使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少调整少变更。如确需要调整,需要按规定报财政部门或者国家法律规定的相关部门批准同意后才能予以调整。
其次,单位财务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时刻关注预算执行的状况、进度,及时解决随时发现的各类预算执行问题。再次做好预算执行的审计。单位内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内审的监督职能,并对单位的内控执行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建议,进而使企业下一期的预算管理得到更好开展。
最后,建立并实施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制度,通过考核,激励预算管理成绩突出的部门与个人,督促预算管理中不作为、无作为的部门与个人,使他们在学习先进中,努力前进。
3.加大内控建设的监督力度
首先,单位内审部门要强化内控建设的审计力度,通过日常审计、专项审计、重点审计等审计实施审计监督,并对内控建设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一方面,督促单位各部门各岗位的内控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另一方面,通过内控的有效性评价,对内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的修复与完善,从而使单位的内控建设良性发展,更好地满足单位的运营管理需要。
其次,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理部门及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要根据事业单位内控建设要求,做好相应的监督与指导工作。一方面,对事业单位内控执行的合规性进行检查;另一方面,对其内控建设的有效性进行监督,通过监督与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与完善,进而使单位内控建设得到有效开展。
4.合理设置工作岗位
首先,事业单位首先要根据单位内控要求科学设置工作岗位。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不兼职原则。
其次,明确岗位权限职责。事业单位要将内控建设的职责落实到单位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上,使大家不但明确自己及所在部门在单位内控建设中的权利与义务、岗位职责,也要明确其他部门其他岗位在内控建设中的权利与义务、岗位职责,从而在内控建设中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进而促进单位内控建设的顺利推进,进而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万光文.论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国总会计师,2016(06).
2.王国俊.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师,2015(06).
3.朱晨雨.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之我见.今日财富,2017(16).(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89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