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境与新的“逆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旸 陈一
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不断发展演化,词义的变化往往源于人的认识的变化,词的附加色彩的变化,则常以语境变化为诱因。在古今汉语中,“逆行”有多种用法,基本上是用来表达朝正常方向、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行进,偶有中性描述,更多带有贬义色彩。当前,在举国上下迎战新冠病毒疫情的新语境下,我们在各种媒体上屡屡看到“逆行”的新用法,这些用法没有赋予其新的理性意义,但词的附加色彩发生了转移,由贬义、中性转为褒义,成为“主观性驱动+新语境中高频使用”双重作用下词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个鲜活例证。
一、语义演变的过程
上古汉语中,“逆”指方向相反,与“顺”相对,可以表示向相反方向运动或行走。《汉语大词典》释义:①倒行;不按正常方向行进。②指逆流而行。③背君而行。其例如:
(1)时则有日月乱行。星辰逆行。此洪范之大体也。(荀悦《前汉纪》)
日月星辰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和方向,“逆行”客观描述星辰向常规相反的方向进行运动。
(2)古冶子于是拔剑从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杀之。(《搜神记》)
这里“逆行”指的是逆着水流自然流动的方向行走,指人的具体客观行为。
(3)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史记·秦始皇本纪》)
“逆行”,陈述臣子背君而行的行为,含有贬义色彩。
近代汉语、现代汉语“逆行”中的“逆”沿用了古代汉语中与“顺”相对的含义,同时也有所发展。《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逆”的释义为“反着规定方向走”。在描述车辆等须按规定行驶的语境中,“逆行”即(车辆等)反着规定的方向走。如:
(4)两名骑车逆行的中年男子在她们礼貌的指挥下纠正了行驶方向。(《人民日报》1998年)
(5)-辆满载乘客的中巴与一辆逆行的重型卡车迎面相撞。(新华社,2003年11月)
在驾驶中,“逆行”是违规行为,自然含有贬义色彩。
现代汉语中,“逆行”有时也用于对自然现象进行客观描述,指与常规运行方向相反,这种情况下不带有贬义色彩,是中性的。如:
(6)司马迁对于天文学的贡献是发现了五大行星的逆行现象……(《人民日报》1996年)
(7)逆行是一种天体运动,天体的运动或视运动与太阳系大多数天体相反。(百度百科)
“逆行”的中性用法让我们看到,并非所有“向相反方向运行、行进”都是“不好的”(需持貶抑、否定态度的)。如果有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大众的,还会被赞誉为“好的”(值得褒扬的)。
在面对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之际,为了保护大众不受病毒侵袭,大批医护人员奔赴疫情最前线,奋不顾身,不畏生死,向着危险前进的行为被称为“逆行”,体现出一种高度赞誉之情。词语对语境有依赖性,这时“逆行”的感情色彩就会突破常规,在具体的语境中发生转移,变为褒义。如:
(8)逆行!就是义无反顾,就是分秒必争。(新华网,2020-02-15)
(9)疫情如虎,很多医护人员向着武汉“逆行”!(光明网,2020-02-08)
由赞誉勇敢前行的行为到赞誉这些勇于奉献、牺牲的人,“逆行”+后缀“者”构成的“逆行者”也就成了一个新的热词。2015年8月,人们曾把天津滨海新区爆炸后勇敢逆行救火的消防战士称为“逆行者”。今天,人们把更多奋不顾身保卫人民安全冲在前线的人称为“逆行者”。除了“逆行者”外,还衍生出了“逆行勇士”“逆行的天使”“逆行大军”等“逆行(的)+名词”的新短语。
(10)按照防疫提示要求做好自己的事,一起扛起防疫抗疫的责任,就是对逆行者最大的理解、最好的祝福。(《北京日报》2020-01-30)
(11)逆行的天使,最美的背影——记一个山东医专附属医院护士长的春节(《半月谈》2020-02-02)
(12)看着我们的逆行大军越来越壮大,我们的信心也越来越足!(四川在线,2020-01-29)
“逆行”基本义本非褒义,“逆行者”本来也一样,在“交警处罚逆行者”等语境中,“逆行者”的附加色彩是贬义的。而上述用例中的“逆行者”“逆行勇士”“逆行的天使”“逆行大军”,在新的语境中都获得了褒义色彩。
“逆行”在使用范围扩大过程中,语义有所泛化,体现出由具体到抽象的特点。
“逆行”作为谓词性成分,在谓语位置、定语位置描述行为时是陈述性的;高频使用后出现了指称用法,在名词性短语中充当中心语,如“最美的逆行”“最悲壮的逆行”“最暖的逆行”“最坚定的逆行”等,形成“最××的逆行”构式,这时在意义上表示迎难而上的行为。
(13)最勇敢的逆行,最不同寻常的大年初一!(新华社,2020-01-26)
(14)最帅气,却最悲壮的“逆行”(《天津日报》2015-08-14)
(15)最美“军嫂”,最暖“逆行”(网易,2020-02-02)
二、词义色彩变化的驱动力和机理
1.词义演化的动因
首先是主观性的作用。主观性是语言表达方式中体现出的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和立场。人们在陈述交通活动中车辆等行驶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反时,因其行为具有破坏秩序性质,常导致事故,“逆行”体现贬义色彩。在叙述某些未必伴随不良后果的自然现象、事物变化时,“逆行”是中性的。在灾难或疫情中,人们对甘于奉献、勇赴险地的行为,充满钦佩、赞美之情,这时的“逆行”多与“最美”“勇敢”“抗击”“坚守”等词连用,语境发生变化了,人们的情感发生变化,主观性借助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使“逆行”的感情色彩也发生变化,不再是贬义的、中性的,而是体现了明显的褒义色彩。
其次是求新求异的语用心理。从古至今,人们在赞颂“不计报酬、不畏生死、甘于奉献”行为时常使用“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之类的词语,在描述“与大众的行为相反或不同”时往往使用“反潮流”“逆流而上”等词语。它们有的已缺乏新鲜感,有的不够简洁或不够形象。“逆行”基本义透明度较高,是用于描述直观的具象行为。人们在寻求新的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时,“逆行”正好满足这样的心理需求。用它凸显义无反顾、勇敢前行的行为的语义,既有感官冲击力,又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
2.词义演化机制
首先是隐喻机制的作用。当人们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难以表达或不能贴切地表达时,倾向于寻找更容易感知的相似的事物或情况进行比喻。“逆行”本义是动态性很强的谓词性词语,表示与大众或常规相反方向运动,可用来表现疫情之中义无反顾、勇敢担当的精神,是基于相似性的一种跨概念域的投射。
其次是语境吸收。随着交际语境与意图的不同,说话人会临时赋予词语某种附加义,这种含义在言语交际中如果被听话人顺利理解和接受,它就有可能在反复使用中规约化,变成一种常规意义。“逆行”正是在前述赞誉语境中获得了褒扬的感情色彩。
词汇的附加色彩在社会变迁、语境变化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在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中较容易发生。不论是贬义词褒义化,还是褒义词贬义化,语文工作者都需要密切关注,进而对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理解和使用给予必要的指导,使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词语的附加色彩,在不同的语境下正确地使用,避免出现理解、使用不准确的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8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