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科学传播的现状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文章探寻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在传播内容、知识生产方式、传播路径上所发生的变化,直面科学传播内容混杂,形式单一、互动不足的问题,思考如何有效运用新媒体进行科学传播,提出加强制度管理、丰富传播内容和形式、完善传播主体等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科学传播;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6-0180-02
第一次提出“科学传播”这一概念至今,科学传播始终伴随着媒体的发展与变革。以网络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的出现,给科学传播体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以知乎网、果壳网、科学松鼠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形式得到了受众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却也带来了科学谣言、伪科学甚至反科学的泛滥。本文探寻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所发生的变化,直面科学传播的发展瓶颈,思考科学传播未来的发展。
1 科学传播的现状
在新媒体语境下,出现了大量的科学传播主体,既有官方机构开办的科学网站,如中国科普网;也有社会资本和商业机构在门户网站下设置的科学频道,如新浪科技、腾讯科学等;民间科学组织如科学松鼠会、果壳网等;此外还有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科普类App、微信公众号等。
1.1 传播内容的转变
传统的科学传播在政府主导下宣教色彩浓厚,语言表达公式化,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内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科学传播“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1]新媒体语境下的科学传播在内容定位上贴近公众的现实需求,语言风格个性化、生活化。如2019年4月10日,全球首张黑洞照片在网络上引起轰动,果壳网以《黑洞你好:第一次拍到你前,我已经无数次描绘过你的样子》为题进行报道,在文中不仅使用幽默的网络语言,如“爱因斯坦叕对了”等,还将受众熟悉的好莱坞影片《星际穿越》引入文中。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2018年公民对科技发展信息感兴趣的情况分别为:“环境污染及治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新能源开发及利用、宇宙与空间探索、遗传学与转基因技术、纳米技术与新材料”[2]。从这些备受关注的科学传播议题可以看出,更多的与公众生活相关的内容逐步成为科学传播的主流内容。
1.2 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
传统媒体时代,传者和受众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前者是信息发布的把关人,代表官方和权威,而后者则是普通大众。只能被动接受官方传播的信息,传播信息通常是单向流动的。即使受众能够通过某些渠道反馈,也是间接和滞后的。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传受主体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受众从被动的接收者变成了主动的傳播者。除了官方主体之外,还包括科学爱好者和科普作家等,集结在论坛、社区、群博客和个人博客。特别是来自民间的受众,通过像“知乎”“维基百科”这样的知识分享和问题解答平台,自主创造科学传播的内容,知识生产方式也经历了由专业到协同的变化。
1.3 传播路径的转变
传统的科学传播,是一种“点对面”“一对多”的传播过程,信息从传者发出,到达普通受众,把普通受众视为一个整体,无法兼顾受众的个性和特征,难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路径由过去的“一对多”转变为节点式、裂变式的模式。众多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多线路传播形式交织在一起,所有对信息的接收都不再是单次的行为,每个受众都是一个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是相互联通的,点赞、转发、朋友圈分享使得信息传播的覆盖面扩大,多次信息传播累积,可以实现“病毒式”的传播效果。
2 科学传播面临的问题
新媒体的互动性为科学传播注入了强大的力量,使得科技知识和科研成果能够真正走近大众,惠及大众。然而科学传播依然存在对新媒体的数字特性了解不够,只是简单地进行传播载体转移和内容搬家。内容呈现形式仍然以文字为主,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相结合的超文本形式较少,新媒体的形式下包裹的依然是传统媒体的内容。
2.1 传播内容鱼龙混杂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传播者,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公众,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平台对新闻事件和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带来了信息的真实性问题。大量无用虚假的信息掺杂其中,干扰公众的判断,各种纷繁复杂,自相矛盾的信息,让人们难辨是非,阻碍了人们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如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核污染的恐慌,甚至引发了超市抢盐风潮。关于转基因技术的争议,方舟子与崔永元各执一词,将对科学知识的传播演变成道德与人品的谩骂,科学的讨论变成了一场闹剧。
2.2 传播形式单一,互动不足
新媒体语境下的科学传播形式虽然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形式单一、互动不足的问题,浏览官方主办的科学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账号,可以发现其一般按照部门职能设置板块,内容多为科普活动、科技动态和科技政策等政务类信息,新媒体沦为宣传栏。对新媒体科学传播的应用还停留在传统媒体内容的简单平移,没有紧跟技术潮流自主开发新媒体科学传播产品,如网络直播、科幻影视作品、科普手游、短视频等都还比较欠缺,尤其缺少科学性、娱乐性结合得较好的科学传播作品。2019年年初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热映,尽管网友指出片中存在不少违背科学常识的错误,也不妨碍大众对它的喜爱,充分体现了公众对高质量的科学传播作品的需求。
3 科学传播未来发展
根据《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17—2018)》的数据显示:新媒体已经成为科普能力指数的增长点。“根据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4城市的调查,科普信息获取渠道已经转移到手机端和电脑PC端,分别占96.8%和87.33%”。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效运用新媒体进行科学传播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现实需求。
3.1 加强新媒体的相关管理制度,确保科学传播的客观、公正 新媒体应该承担起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的责任,不仅要从正面传播正确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客观、公正、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首先就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切不可为了吸引公众眼球而传播伪科学、反科学。2018年11月25日,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在优酷与YouTube上上传了5段关于基因编辑婴儿的解说视频,宣布一对经过基因修改可以天然抵抗艾滋病的基因婴儿健康诞生。此舆论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震惊了世界,大多数人对这一违背科学伦理的事件表示谴责。逾百名科学家联名,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其次必须建立各种严格的审查制度,对科学信息进行筛选,以确保其准确性和严谨性。对于充满争议的科学话题,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以理性精神进行引导,严惩伪科学、反科学的信息传播者,必要时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3.2 尊重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丰富科学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新媒体语境下科学传播必须尊重新媒体的传播性质与传播规律,完成内容和形式的改造,具体而言,就是将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进行视觉化转变,通过图片、声音、视频、动漫等形式进行传播,使用先进的AR、VR技术,加强受众的体验感。例如关于“黑洞“,爱因斯坦早在1915年就预言了它的存在,黑洞激发了人类无限的好奇心,好莱坞电影《星际穿越》也对其进行了想象。今年人類发布首张黑洞照片,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完善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和理解。在传播的过程中加强互动,注重及时反馈。线上线下结合,线上建立科学社群增强归属感与黏性,线下组织活动增加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提升科学传播的影响力。
3.3 完善科学传播主体,鼓励专业人士加入科学传播队伍
科学传播要占领新媒体阵地,离不开科研工作者和传播者的共同努力。新媒体语境下科学传播主体不断拓展,除了政府和官方组织之外,大量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也加入到科学传播的队伍,但是在科学传播的队伍中,科学家却处于缺位的状态,这与我国科研考核重科研轻科普有一定的关系,也与科学家自身的思想观念有关。
据2018年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众比例仅有8.47%,与欧美国家差距比较大。因此为了保证科学传播的质量,应该通过各种政策引导机制,鼓励专业人士加入科学传播的队伍,实名入驻微博,担任微信公众号的主编,通过新媒体的形式,建构政府—公众—科学家之间的对话交流平台,进一步完善科学传播主体。
参考文献
[1]刘兵,侯强.国内科学传播:理论与问题[J].自然辩证法,2004(5):80-85.
[2]科协发布第十次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中国人科学素质更高了[EB/OL].[2018-09-19].http://fina nce.sina.com. cn/roll/2018-09-19/doc-ihkhfqns6997029.shtml.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73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