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专家点评:坦诚交流,合理惩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孙望安

  ●故事特点
  代管“闲事”展现了担当精神。
  故事的起因是当事老师接到了一则家长的短信。作为班主任,收到家长类似短信是常态。班主任没有将其置之不理,而是在思考中寻找恰当的机会引导学生。
  从故事情节上看,李晓波同学在校期间没有突出的不良行为,老师也没有发现该生在校玩手机的毛病。班主任利用上课机会,引导全班学生不要沉迷于手机,其实内心的指向就是李晓波,这也是对家长提出的请求作出的积极回应,是担当与负责的体现。
  通常我们讲家校合作,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老师请求家长配合的比较多。家长请求老师帮助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或缺点,这反映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与期盼。在很多家长心目中,自己缺少方法教育不好孩子,老师是“先生”,是教育的专业工作者,自然会有办法纠正孩子出现的偏差。因此,对于家长的请求,老师不能一推了之,或只要求家长自己想办法解决孩子在家出现的问题。孩子的行为习惯、品德品行的养成会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孩子甚至会在不同的场景中有不同的表现,但是校内与校外的教育与引导是不可分割开来的。老师可充分利用家长提供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故事里,班主任在对家长的请求作出回应时,碰到了始料未及的状况,其行为受到家长质疑时,老师的思想和情绪也出现过波动,但这丝毫不影响老师管“闲事”所体现出的担当与责任感。相信绝大部分老师遇见类似“闲事”仍然会毫不犹豫地管下去。
  学生安全放在了首要位置。
  利用上课内容结合生活向学生讲解玩手机的危害性,这本身并无任何不安全因素。然而,随着师生矛盾的激化,老师不曾料想李晓波会跟老师赌气,不吃午饭。其实这时候老师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安全风险”,在随后的交谈中老师选择和解的态度“摸了摸他的耳朵”。在李晓波“嗖地一下窜出教室”后,老师赶紧去追。
  在不见学生踪影的3个多小时里,班主任、校领导、班级学生在校园寻找,调看校园监控录像,联系家长。这一切都证实了老师以及学校对学生的安全高度重视,没有半点的懈怠与马虎。
  不见学生踪影,无疑隐藏着安全风险。学生翻院墙可能导致摔伤,学生还很有可能不直接回家或在途中滋生其他想法遭遇险象。只有见到孩子,或确切知道他的去处,老师才能将一颗悬着的心放下。安全风险,我们宁可信其有,保持加倍警惕,不可轻信无而掉以轻心。历经3个小时的折腾,幸运的是李晓波安全回家了,但老师和学校对学生安全高度重视的态度以及采取的寻找措施值得称道。
  惩戒遭误解却摆脱了怨悔。
  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班主任在几个节点上实施了教育惩戒权。例如,李晓波在课堂上不听教诲并顶撞时,老师对其当堂进行了批评;继而让他站到讲台上来,“飞快地走到他的座位边揪住他的衣袖,将他拉到讲台上来”,并“威胁”孩子:“今天中午不准你吃饭”。这几个举动具有典型的教育惩戒的特征。虽然家长对老师的这几个举动没有提出质疑,但是误以为老师“摸了摸他的耳朵”是在“过度”惩戒。根据故事中所描述的情节,这个误会首先应该是来自学生,这也许是他“‘嗖’地一下窜出教室”的直接原因。其次还有来自家长的误解,不仅仅是以为老师“揪”了孩子的耳朵,很有可能对老师在课堂上的几项惩戒措施都不满意,只是抓住“摸耳朵”发泄不满。
  学生的误解,班主任或许可以理解。但帮家长管教孩子在家的不良行为,最终遭受质疑与误解,这难免使老师产生怨悔。
  最终,老师的理智战胜了怨悔。在之后和学生的相处中,老师还采取诸多举动亲近该生,体现了人民教师无私的思想境界。
  ●有待商榷
  代家长管学生“闲事”,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发生预料之外的情节后所做的工作,也是认真负责的。但是冷静反思事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老师在教育引导该生的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还值得斟酌。
  一是欲当堂纠正不良习惯,结果顾此失彼。家长专门向老师求助,这足以说明孩子在家玩手机的习惯已经达到家长无法纠正的程度。老师从中已做判断,纠正该生玩手机的不良习惯并非易事。
  然而老师在课堂上的言辞不仅“暴露”了妈妈向老师告状,而且还踩到了孩子“性格倔强”的雷区。若是换一种思路与方式,采用“顺毛摸”的方法,肯定他在学校不玩手机、学习成绩好等优点,劝说其在家里与在学校表现一样好,或许教育引导的效果会更好,也不至于将家长卷到事件之中。
  二是原想吓唬能发挥作用,没料学生当真。不认错就不准吃午饭,很明显这是在吓唬学生。老师就是想利用儿童的恐惧心理,促使其尽快认错,但是没想到这个倔强的孩子会跟老师较真。
  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小孩在家捣蛋,其父吓唬他说,这个家不要他了,要他滚出去。没想到晚饭时刻,天色渐黑,这孩子还没回家。其父四处寻找,最终在院子的角落找到了十分沮丧的孩子。父亲问其为何不回家吃饭,孩子哭泣着答道:“是你们让我从家里滚出去的。”家长十分后悔,想想都后怕。年幼的孩子无法辨别老师或家长是吓唬还是在动真格。因此,吓唬的手段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不可轻易使用,更不能经常使用。
  ●建言促改
  学生第二天照例回到班级上课,老师也逐步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化解师生矛盾,改善师生关系。但是对于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工作不可放松,更不能放弃合理的要求。第一,要落实随后的惩戒措施。学生上课说小话、顶撞老师、不接受惩戒、不辞而别等缺点和问题,仍然需要老师采取跟进措施予以引导和纠正,紧跟其后的惩戒措施应该敦促其按要求完成。这并非要揪住学生的“问题”不放,而是要通過完整的过程让学生受到真正的教育。第二,跟进学生在家行为习惯的变化。事情因纠正学生在家玩手机而起,老师与家长的最终目的都是纠正孩子的行为习惯。老师在分析问题时就应该与家长坦诚交流,给予家长必要指导。第三,与学生的沟通可以更坦诚。老师在事后主动接近学生做了积极的工作,并在回忆这个教育故事时“内心充满了内疚”。既然有如此感悟,就应主动找到学生沟通,在劝说学生认识自身错误的同时,也告诉学生老师采取“吓唬”“冷淡”等办法有失妥当。当学生冷静下来后,坦诚的交流定能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这样我们更有理由期盼,学生在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方面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责任编辑/潘静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14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