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毛竹产业发展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对景宁毛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指出了景宁毛竹产业发展存在毛竹滞销、竹农积极性低,管理粗放、基础设施滞后,受制条件、加工环节萎缩,政策扶持不一、产业链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景宁毛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景宁;毛竹产业;发展;思考;对策
毛竹具有适生范围广、生长快、效益好、用途广等特点。毛竹产业是景宁县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振兴毛竹产业,对促进林农增收和绿色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等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一、毛竹产业发展现状
景宁县位于浙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竹子的生长,竹类资源丰富,特别是毛竹资源面积大,现有竹林27.9万亩,毛竹立竹量达5590万株,位居全市第四位。长期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毛竹产业,将其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加以扶持。上届曾做出“近期抓茶叶、中期抓毛竹、远期抓香榧”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并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扶持毛竹产业发展。目前,全县完成毛竹低产低效林改造6万余亩,建设笋竹两用林基地9万余亩,开设竹林道830余千米,受益竹林面积近20万亩。现有竹制品加工企业8家,年产值1.2亿元,产品有竹地板、竹筷、竹片及工艺品等10余种,竹制品的电商销售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二、毛竹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毛竹滞销,竹农积极性低
2012—2013年景宁县有毛竹加工企业30多家,通过抢购毛竹,毛竹收购价每百斤达40元;目前全县只有8家企业阶段性的少量收购毛竹,收购价每百斤只有25~26元。而劳动力成本又在逐年增加,现在雇人采竹一天需工资300元,采运60根计600元,除去运输200元,竹农收入只有100元,有的甚至连工钱都不够,导致竹子没人砍。目前砍伐量不到毛竹生长量20%,严重影响了竹农的积极性和经济收入。
(二)管理粗放,基础设施滞后
1.竹林管理水平不高。景宁县“陡、急、险”的毛竹林面积较多,大多数竹林交通不便,加上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竹园常年不砍伐,多数竹园管理粗放,不施肥、无计划留养,导致毛竹老化,立竹结构不合理。
2.经营模式单一。目前景宁县毛竹经营主要以出售原竹、竹笋为主,开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复合经营的比较少,经济效益不高;虽然全县建设了笋竹两用林基地9万余亩,但真正笋竹兼营的基地不多,东坑片竹农只养竹不挖笋,渤海片竹农只挖笋不砍竹。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全县27.9万亩毛竹林只建了830余公里的竹林道,而且各乡镇之间建设情况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坑镇、景南乡等乡镇,其他乡镇竹林道较少。此外,建设的竹林道缺乏维护管理,因水毁等因素被破坏的竹林道比较多。
(三)受制条件,加工环节萎缩
1.环保制约明显。近年来,景宁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加大力度整顿环境,原有“低、小、散”的毛竹加工企业基本上被关停,全县毛竹加工企业几乎萎缩殆尽。
2.产品档次低。现有笋、竹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从事笋、竹产品开发研究的企业很少,成品企业主要还是以加工竹砧板、竹筷等低端产品为主,没有拳头产品,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效益差。
3.生产模式粗放。当前景宁县竹产业仍属于资源消耗型产业,大部分毛竹粗加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档次低,在简易棚内破竹成条,为外地企业提供原料,赚取劳务费。这些企业对生产设备和科研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资本能力建设配备有足够环保设施的标准厂房,在生产运作中大多存在不规范的行为,特别是碳化污水、烟尘等处理方面,环保问题比较突出。
(四)政策扶持不一,产业链不健全
1.生产环节主体弱小。毛竹基地建设缺少工商资本投入,没有企业参与,主要以农户自产自销为主,没有规模效应,而且全县还没有竹产业服务组织。
2.加工环节能力严重不足。笋加工方面,景宁县原来仅有的1家水煮笋加工企业,因污染问题被关停。毛竹加工方面,现有成品加工企业4家,年产值总共只有8000多万元,因本县没有加工半成品企业,原料主要来自县外。
3.流通环节薄弱。由于扶持政策不全面,全县只有少数个体户会收购冬笋出售,专门从事春笋、毛竹购销的人员很少。
4.品牌建设滞后。全县冬笋和笋干制品都没有规范包装,没有品牌;2家毛竹成品加工企业虽然有商标,但品牌影响力很小。
三、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提升竹林培育水平
1.实施分类经营,明确培育方向。根据坡度等级、土层厚度、交通条件等因子将景宁县毛竹林分成四个类型:一类竹林:山体坡度15°以下,土层厚度为厚或中等,交通便利。主要培育笋用林基地,包括冬笋、春笋、鞭笋。采取高强度集约经营,全面深翻,测土施肥,道路、灌溉等设施齐全。二类竹林:山体坡度15~25°,土层厚度中等以上,交通相对便利。采取中度经营,主要以笋竹两用林为主。三类竹林:坡度在26~45°,土层厚度中等。以培育材用林为主,采取劈山抚育、适当施肥、立竹结构调控等措施,增加竹材产量,重点改善运输条件。四类竹林:坡度45°以上,土层薄。培育生态竹林为主,以近自然式生态经营为主,适当采取适当地劈山抚育,砍伐老竹,增加新竹。
2.充分运用好景宁县林下经济发展补助政策,利用竹林内的空间优势,大力推广“一亩山万元钱”模式,引入企业或引导帮扶竹农,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增加竹农收益。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竹林道、作业机械等建设。提高林区道路的补助标准,加快完善基地生产功能。
4.大力培育现代职业农民、竹业乡土专家、专业大户、家庭林场和合作经济组织等现代竹林经营主体。鼓励发展股份制合作社等经营模式,积极推进竹林地流转,吸引工商资本进入竹林培育,做大毛竹基地建设。
(二)推进加工企业升级
1.积极引导、合理布局粗加工点,在毛竹集聚乡镇设立小微园,将原东坑奥蓝作为半成品生产加工基地,要形成粗加工到半成品再到成品的加工产业链,扩大整体产能。鼓励企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开发新产品,全面提高產量和质量。
2.以农民创业园、110工业区块为核心,在为现有龙头企业解决场地、壮大实力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型龙头企业,加快竹制品研发。鼓励和引导毛竹加工企业扩大规模,加快打造竹加工产业集聚、布局合理、配套齐全、政策完善,并且有现代化功能的竹加工产业园区,使企业进得来、有效益、有发展。
3.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竹产品现货电子交易。发展电子商务网站,“林业企业+网店”“农户+协会(公司)+平台”等林业电子商务模式,拓展竹产品销售市场。组织竹产品参加省内外展示展销,充分利用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等展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组织竹企业竹产品宣传推介和展示展销活动,推进竹产品建立健全各类销售渠道。
4.加强品牌建设。鼓励竹产业企业争创名牌称号和著名商标,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及时把核心专利技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支持企业拓展营销渠道,积极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营销网点和建设营销网络,重点扶植龙头企业开拓国内销售市场,全面提高竹产业的市场占有率。
(三)推进竹业三产融合发展
1.依托竹海的生态景观优势,建设竹文化产业园,森林康养基地,探索竹文化与旅游、摄影、写生、影视等相结合,开展竹林挖笋、寻宝等休闲活动,积极发展“竹乡农家乐”等多形式的以竹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加快发展山哈竹筒系列酒、腌制笋、泡笋等民族特色产品,打造“竹乡”美丽经济。
2.大力发展以竹元素为主题的森林康养产业,充分发挥竹产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健康的森林食品和深厚竹文化底蕴的优势,使竹产业成为增收富民、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生态绿色好产业。
作者简介:夏丽敏(1972-)女,浙江景宁人,工程师,从事林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工作。
通讯作者:严邦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69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