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粗心并不是真正的原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粗心的学生,究其根本从粗心所折射出来的并不是简简单单一方面原因,而是多方面因素导致。
  案例分析:
  科  目:美  术
  学  段:六年级
  课  程:《中国画与油画的欣赏》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了解中国画与油画的各自特点。从上课的反馈情况而言,单中国画的特点,学生的接受程度就不尽相同。
  例如:
  中国画的表现内容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
  中国画的画法主要有:工笔与写意两大画法。
  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两者经常容易混淆,学生们并不理解什么是表现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画法),例如唐代张萱的《捣练图》。
  师提问,此幅作品从表现内容上讲属于什么画?
  学生答,写意画或工笔画,真正能回答正确讲出人物画的往往很少。
  一、在此的“粗心”从根本上折射出来的问题,我主要概括有以下3点
  1.学生对所学易混淆知识点的归纳整理缺乏系统梳理
  不只是美术学科,在语数外等学科同样存在易混淆的知识点,这就需要学生从日常学习中注意区分和归纳整理,学生自己整理的同时也是在对知识点的加深和理解的过程,同时也会引发学生在遇到相关知识点的问题时格外留心,从而避免“粗心”的发生。
  2.学生对知识点基本概念理解不清晰
  我们往往在日常教学中会发现,有一类学生,反应很快,但答案往往是错误的。究其根本,他们很有可能只看过1-2次基本概念,或者只是停留在教师的口述或板书上,没有真正的理解。
  在这里讲的真正理解是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去表达自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表述出来。在他们表述的同时,我们作为随堂教师可以从他们的自我表达中,分析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从而有针对性的做出相应的指导。
  3.学生的学习习惯有问题
  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但是课堂上往往存在眼、心、手三者分离得情况。手中的笔是在手中,但心思早已是九霄云天之外。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应该在10-15分钟,但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下降到7-9分钟,他们往往会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分散注意力。
  例如,桌子上新颖的文具盒、一位同学无关紧要的一句话等等,都会引发他们思维的短暂停顿,当他在回归课堂的时候,已经跟不上教师的进度。
  针对这种情况,作为代课教师可以从一开始要求学生课堂上书桌上只留必需品,将不必要的东西收拾进书桌。在学生将要就某一无关话题展开议论时,及时调整回正常的课堂教学之中等等。
  二、怎样克服“粗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3方面入手
  1.审题要慢
  无论是考试、测试还是小到课堂回答问题,审题一定要放下速度来,一边读,一边思考,同时要将关键信息摘要出来,要养成题没有审清晰之前,不妄下结论。这样才能将题目中的正确信息作为自己解題的基本信息。
  2.做题要专
  平时课堂练习,作业都应该当做一次考试来对待,只有平常养成专心做题的习惯,才能在面对正式考试时不慌不忙,从容应对。专注一件事,粗心的习惯自然就会远离你。
  3.查题要精
  检查的过程就是自我验算的过程,就是亡羊补牢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查漏补缺的过程。我们再不注意这一次机会,就是对自己错误的放纵。所以要精,要细,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知道自己的差距。
  粗心并不是可不避免的,每个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克服掉这个不良习惯。关键是需要自己有信心、有恒心、有耐心。这样粗心才会彻底离开你,细心成为你的成功伙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1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