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欺凌(暴力)发生的原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校园生活本应单纯而美好,但现今却越来越多的与暴力、行凶、杀人等恶劣行为联系在一起,辱骂、殴打的残忍场面让人震惊和忧虑,施暴者的手段残暴令人触目惊心,旁观者的冷漠和施暴者的年龄朝着低龄化发展令人担忧。面对这么多的暴力事件,我们不禁思考,为何近几年来校园欺凌暴力事件频频发生,越演越烈?本文将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原因进行分析。
一、家庭因素
1.不良的家庭影响
有些家长有不良嗜好,在孩子面前也从不掩饰,更有些家长经常用暴力解决问题,长期的耳濡目染,孩子也养成了不良嗜好。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来自家庭和周边人不良行为的影响,造成心灵的扭曲,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形成了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方式。
2.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当
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作为家里的宝贝,面对孩子的教育,一些家长却过于溺爱孩子,在家里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造成了这些孩子独霸专横的“小霸王”性格,不管事情是否合理,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一旦不能满足就会采取极端手段。还有些家长害怕孩子受委屈吃亏,在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发生矛盾时,不进行正面积极引导,而是一味纵容甚至鼓励怂恿孩子采用暴力方式解决。孩子在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影响下往往很容易变成潜在的“施暴者”。
3.关心孩子的方式出现错误,重物质而不重精神的给予
我们还会发现有一些家长由于离异形成单亲家庭或者因为生活窘迫,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的原因,对孩子关注不够,甚至很少跟孩子沟通交流。对于孩子的爱,通常用物质来表示,给与孩子更多的金钱就是表达对孩子爱的方式,而这些孩子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出现问题时都没有及时得到家长的关心、关注。很多时候这些出了问题的孩子与有相同经历的同伴,要么到处滋事,要么成为无人关注的弱势群体,最终成为校园欺凌事件的实施者和受害者。
二、学校因素
1.思想教育不到位
有些学校以成绩为标准,以名校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教师更重视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把握,而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把学业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重要标准,忽视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相应的心理辅导课程,所以学生会对生命教育理念认识产生偏颇,淡漠生命,抗挫能力和心理素质差。而当中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遭遇挫折时,由于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又找不到合理的方式纾解,往往就会以言语或者行为对身边的同学进行欺凌。而受害者受到伤害也不敢说出来,没有产生保护自己的意识,从而导致欺凌现象再次发生。
2.学校安全管理不到位,积极性不足
目前,很多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停留在消極的防护状态。表现为,上级部门、学校领导提一提、抓一抓,就紧上一阵子,这种防护比较被动。积极地防患于未然的教育偏少,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有效性的教育也较少。积极防护应该定期进行,形成常态化,不断的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有助于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三、社会因素
1.不良信息的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我国的青少年通过各种途径可获取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筛选能力却又具备了较强的模仿能力。各种网络游戏、抖音、快手中的不良信息充斥着生活,没有筛选过的信息为校园欺凌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还有受到社会帮派的“哥们”义气的影响,使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的中小学生产生盲目崇拜,为了讲所谓的兄弟义气而产生欺凌他人的现象。
2.未有合适的法律法规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进行约束
我国校园安全法律法规建设存在滞后性,目前来说没有成熟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我国涉及校园暴力的现有法律中主要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通则》、《刑法》等。对于校园欺凌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例如归责原则、处理标准均没有涉及。由于缺乏惩罚性规定,所以造成了施暴者为所欲为,不受处罚或者从轻处罚的错误的心理。同时,被欺凌的学生往往会选择沉默,因为即使和家人或者和老师诉说,如果不能有效停止欺凌行为,后期将会换来施暴者更严重的报复。受害学生惧怕心理的产生也是因此而起。对于未成年的保护是应该的,但更应该的是保护和惩罚并行。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健全涉及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
校园欺凌暴力事件是整个社会都不愿看到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成长期,心理健康、健全的人格是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校园欺凌对施暴方和受暴方都会带来心理和身体伤害,所以对于校园欺凌的应该家庭、学校、社会相互合作,消灭校园欺凌在萌芽间,这是解决校园欺凌的根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14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