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律失常80例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以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x2=16.41,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均有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及心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内径及射血分数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對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x2=1.27,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心脏功能,无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高血压;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2..02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慢性基本,发病率较高,具有很多并发症。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因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左心室负荷加重,左心室壁代偿性增厚,心脏结果重构、心肌肥厚等,最终引发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常常因各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室性早搏、房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短阵性室速等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气促乏力等,甚至可能出现眩晕、喘促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目前临床上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式是采用西药治疗,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以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照组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53~76岁,平均(67.4±8.4)岁,平均病程(17.9±6.2)年,室上性心动过速15例,房颤12例,频发房性早搏18例,室性早搏21例,室性早搏合并频发房性早搏14例;观察组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52~79岁,平均(68.3±7.9)岁,平均病程(17.2±5.8)年,室上性心动过速12例,房颤15例,频发房性早搏20例,室性早搏19例,室性早搏合并频发房性早搏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诊断均符合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急性心力衰竭者、急性心肌梗死者、瓣膜性心脏病患者、重度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窦房结综合症患者、甲亢患者、酒精重度者、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嘱咐卧床静养,低钠饮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以利尿、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口服缬沙坦和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缬沙坦80 mg/次,每日1次,晨起口服;美托洛尔25 mg/次,每日2次,按照患者血压控制情况酌情加减药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以中医辨证治疗:肝阳上亢者给予天马钩藤汤加减、痰浊中阻者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阴虚阳亢者给予杞菊地黄丸加减、肾精不足者给予左归丸合六味地黄丸加减。连续治疗6周为一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内径及射血分数改善情况、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评价
显效:头痛、头晕、失眠等高血压症状基本消失,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减少80%及以上,收缩压下降≥20 mmHg或降至正常,舒张压下降≥10 mmHg;有效:头痛、头晕、失眠等高血压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减少65%~80%,收缩压下降10~19 mmHg舒张压下降<10 mmHg;无效:头痛、头晕、失眠等高血压症状未得到任何改善,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无显著变化,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程度未达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x2=16.41,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均有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及心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内径及射血分数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内径及射血分数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为发生心力衰竭、过敏反应、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低血压8例,窦性心动过缓6例,观察组出现低血压6例,窦性心动过缓3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x2=1.27,P>0.05)。
3 讨 论
高血压性疾病对于患者心脏压力大,已经引起临床广泛认知和重视,血压持久升高对左心室符合加重,使得左心室容积变小、心室壁变厚,心脏结构发生变厚,容易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伤害患者身体健康。高血压性心律失常发作时会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甚至会发生晕厥[3]。中医认为,心律失常属于“心悸”、“怔忡”等范畴,心脏是疾病的主要病变部位,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是主要的临床类型[4],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西药治疗,但西药均为化学制剂,常用的临床药物有奎尼丁、普罗帕酮、氟卡尼等,长期服用容易对患者造成负性肌力、负性传导等不良作用,甚至会增加患者总病死率。美托洛尔是一种II类β1受体阻滞剂,能够阻断交感神经活性,从而降低儿茶酚胺分泌,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降低心率,降低血压,减轻左心室负荷,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5]。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能够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促进肾脏血流灌注量,有助于水电解质平衡,降低血容量、从而达到降压的作用。中医辨证治疗针对肝阳上亢、痰浊中阻、阴虚阳亢、肾精不足等不同临床类型给予不同方剂进行治疗,滋阴益气、定悸安神、活血化瘀。
本研究中,应用中医辨证疗法结合西医降压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了血压和心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 涛,董一兰.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6):163.
[2] 李俊琳.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3):185,188.
[3] 谢 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0):108-108.
[4] 赵大林.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6,38(3):403-405.
[5] 付 鑫,王妍敏,付跃超,等.分析美托洛尔对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6):69.
本文编辑:李 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2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