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辨证冶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选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方式,在治疗两个疗程之后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相比于西医治疗方式,中西医结合辩证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更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重症肺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0..01
重症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其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常可出现高热、喘息、咳嗽、咳吐黄痰及粘痰等症状,易发生继发感染,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病死率较高。为分析重症肺炎有效治疗方式,本次对比西医与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发现,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更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将9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有男22例,女23例;年龄28~78岁;合并症:高血压2例,冠心病2例;中医辨证类型:气营两燔型31例,痰热壅肺型10例,邪毒内陷型4例;对照组有观察组有男21例,女24例;年龄29~78岁;合并症:高血压2例,冠心病1例;中医辨证类型:气营两燔型32例,痰热壅肺型9例,邪毒内陷型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大。
1.2 治疗方法
1.2.1 两组均采用西医治疗方式
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治疗方式,主要包含:吸氧、祛痰、止咳、抗生素治疗等。若患者存在真菌感染,则需给予患者抗真菌治疗方式;若患者存在感染性休克情况,则需给予患者血管收缩剂、糖皮质激素治疗。
1.2.2 观察组需结合中医辨证治疗
①气营两燔型
此类患者发病较急,发热多汗,甚至可能出现昏迷抽搐情况;患者多咳嗽气喘,可听见喉中有痰;患者唇瓣、指甲多现紫色,舌头无舌苔,脉搏较细。在治疗过程中,
需采用清营解毒,清心开窍药物。药方可使用清营汤加味。
②痰热壅肺型
此类患者多出现口渴、心烦意乱的情况,咳嗽较多,咳痰大多为黄色;患者常伴有胸痛、气喘等情况。可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过程中,需使用清肺涤痰平喘药物。药方可使用千金苇茎汤加味。
③邪毒内陷型
此类患者多出现神志不清,咳嗽气喘,呼吸急促等情况;患者还存在体温降低,四肢发冷,排便减少,脉搏微不可觉等情况。在治疗过程中,需采用益气固脱,回阳救逆药物。药方可使用参附汤加味。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标准: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显效标准: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有效标准:患者临床症状、
体征有所好转;无效标准: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并未减轻。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的所有数据信息均采用SPSS 18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见表1)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观察组患者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 论
中医理论中认为重症肺炎患者大多是由于外邪入体化热形成的,患者肺腑功能较低,正不胜邪,病邪入体,痰热壅肺、肺失宣降,从而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患者可能出现高烧不退、咳喘气短、咳血等症状;若患者邪毒内陷,则可能出现神志不清,唇瓣、指甲发紫、呼吸急促等症状。本次研究将观察组45例患者分为气营两燔型、痰热壅肺型、邪毒内陷型。气营两燔型患者需使用清营汤加减进行治疗,藥方中的水牛角、生地黄等药物具有清营凉血功效,黄连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痰热壅肺型患者使用千金苇茎汤加味进行治疗,药方中的苇茎具有清肺、化痰之功效,薏苡仁、冬瓜仁具有清热化痰之功效,桃仁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邪毒内陷型患者需使用参附汤加减进行治疗,药方中人参可为患者补充元气,配伍黄连、双花以清热解毒,青蒿以凉血功效。研究发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式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提升人体免疫力,比如:清营汤在抗感染的同时可提升人体免疫力。本次研究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方式给予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其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总之,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方式诊治重症肺炎更为有效,其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卢彩作.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非重症肺炎72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03):92.
[2] 官 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7(12):74-76.
[3] 石小羊.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06):85.
本文编辑:赵小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18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