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用于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分析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应用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02月~2019年0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在临床诊断时分别开展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00%、57.50%(P<0.05)。结论 临床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时应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01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诱发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较大,相比于其他致病物质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因此需要及早诊断,便于及时开展对症治疗,致力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以及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常见的诊断方法为实验室诊断,但是其存在较多方法。现选取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就如何进行科学准确的诊断而研究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男49例、女31例。严格按照入院时的数字编号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中年龄1~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5±0.91)岁;对照组40例中年龄在1~13岁,平均年龄为(5.69±0.92)岁。全部患儿的病程在2~10天之间,平均病程(5.26±0.02)天。两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快速血清学检验:在患者入院后第二天清晨,在空腹状态下采集3 ml静脉血,离心处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准确的测定血清MP-IgM抗体,操作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如果MP-IgM值大于1:160则判定为阳性,反之为阴性需在一周后再次进行复查[1]。
观察组: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患儿口腔等部位采用无菌棉拭子完成采样工作,然后将其放置在肺炎支原体培养基中,同时对痰液标本进行采集并在恒温箱中放置,经过一天的培养后密切观察微生物培养基颜色,如果颜色由红变黄则判定为阳性,若变化不明显则为阴性[2]。
1.3 观察指标
統计两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关于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均借助SPSS 22.0软件,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阳性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涌现出许多方法,如PCR法、超高倍显微镜法和支原体快速培养等,但是效果参差不齐。PCR法成本高,且不能进行广泛推广;对于设备超高倍显微镜所具有依赖性较高,在人为因素影响下极易造成漏诊。快速血清学检测目前广泛的应用到临床上,原理主要体现在患儿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产生IgG、IgM抗体,且后者最早形成,多出现在感染1周后,经过一个月后会达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但是,这种方法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如敏感性、年龄、时间、B细胞等,进而极易造成误诊漏诊[3]。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原理主要体现在在培养基中加快繁殖微生物,过程中MP会将葡萄糖酸分解出来而逐渐形成氢离子 ,进而会降低培养基pH,最终通过颜色改变的观察可以及时掌握肺炎支原体的具体生长繁殖情况。相比较于快速血清学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诊断准确率[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所述,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临床检出阳性率,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 丹.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8):104-105.
[2] 侯小良,陈 蓉.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8):164.
[3] 季 楠.对比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和快速血清学检验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8):54.
[4] 王贞美,王淑英,王官容.探究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1):41.
本文编辑:董 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0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