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进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对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进行了简要研究,具体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相关问题。在麻醉护理事业发展过程中,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对提升麻醉护理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因而需要加大相关力度开展研究。
  【关键词】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综述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02
  在目前医药卫生体制的改进和完善形势下,很多医院也设立了麻醉复苏室以及麻醉护士岗位,这对麻醉科的长远发展也提供了可靠的支持[1]。国家管理部门也加大了此方面关注力度,比如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文件,其中对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进行了明确规定,这对临床护理的发展有重要意义[2],同时对护士培训制度也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重点培养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培养策略,发展专科护士队伍,以更好的满足专科护理的相关要求[3]。本文对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组成和概念等进行了简要论述,并对与此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
  1 相关概念
  1.1 麻醉护士
  麻醉护士的概念出现年代很早[4],十九世纪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出现了世界首个麻醉护士Catherine S,其后此类护士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麻醉护士Sister Mary 在美国南部开始从事专职麻醉护理工作[5]。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设立麻醉护士协会,且对麻醉护士的培训制度进行了专门规定。之后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美国英法等国家设置了国际性麻醉护理协会。此协会对麻醉护士的角色定位以及教育培训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且确定了他们的资格获取制度。一般认为麻醉护士是指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从事麻醉科护理工作的护士,能够配合麻醉医师进行麻醉处理。而获取了麻醉专科护士资质,且进行此方面工作的护理人员则称为麻醉专科护士[6]。
  1.2 岗位胜任力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研究者McClelland在管理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分析了胜任力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以及在企业管理中胜任力的应用情况,可通过胜任力来评价员工的绩效,可通过胜任力测试为员工的招聘和选拔过程提供支持。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胜任力概念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时勘[7]研究发现,胜任力表现出和优异绩效有因果关联的行为和心理属性。在进行胜任力研究时,需要先明确胜任力特征。胜任力特征和能力存在明显的关系,前者是对后者的拓展[8]。岗位胜任力具体表现为,对特定的组织而言,为确保实现相关工作目标,所要求的员工知识、技能、能力等要素的總和[9],据此可看出胜任力和岗位的关系很密切,表现在员工在相关岗位进行工作且获取优异绩效的胜任特征,是员工承担某一特定的职位角色应该具备的此类要素之和,也就是满足相关岗位资质要求的胜任特征结构[7]。
  2 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现状
  2.1 国外麻醉岗位胜任力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胜任力特征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英美等国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究胜任力特征,相关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通科活护士,护士长、社区护士等,还有此类护士的教育培训等。Callahan[10]进行此方面研究时,建立了麻醉护士胜任力模型,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随后,Wright[11]研究了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养等,主要包括文化能力、世界观、价值观、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工作能力等,与此同时还发现了这些能力的相关性。DeWitt[12]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在PACU工作的护士相关的胜任力主要包括,扎实的基本技能,良好的协作精神,丰富的护理经验和评判性思维能力。Hawks[13]对麻醉护士荧光具备的各种能力进行了总体分析,他认为麻醉护士应具备麻醉基础护理能力,自学习能力,以及领导力、决策力等,这些与护士自身的发展空间也密切相关。
  2.2 国内麻醉岗位胜任力的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麻醉护士胜任力的研究起步较晚,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学者引入了与此相关的概念,通过参考国外胜任力方面的研究经验和模型,建立了针对我国护理实际的胜任力模型。不过起初相关的研究对象主要针对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进入新世纪后,医疗卫生领域开始引入这一概念,起初此方面的研究侧重于临床医师和护士长,且侧重于模型验证方面,很少进行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相关麻醉护士的胜任力研究很缺失。李蕾等[14]进行此方面研究时,选择山东省三级医院为对象,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并在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麻醉护士应该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沟通和协调能力,护理理论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教学能力等。胡嘉乐等[15]综合应用了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法进行研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此类护士的核心能力标准体系,其中含3个维度、14个条目、45个指标,此体系对麻醉专科护士的能力评价有重要的意义。2014年郭晓慧等[16]进行麻醉护士能力研究时应用德尔菲法进行分析,建立了一个评价框架,包含三个层次指标,同时确定出各层指标的权重,其中的一级指标主要包括专业理论,实践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等,根据实际的应用结果表明,此模型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3 研究的局限性
  在市场需求的促进下,目前麻醉护士相关的研究正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很多相关麻醉护理协会也陆续成立,这对提升麻醉护理水平有很大促进作用。麻醉护理的方向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目前开始侧重于麻醉护士胜任工作技能相关的研究,不过关于麻醉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研究还很少,也缺少理论模型。我国的研究水平和国外的差距也很明显,缺乏麻醉护士资格认证体系、不同医院也没有建立起统一的麻醉护士岗位职责规范,此方面的教育标准也没有建立起来。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岗位胜任力的影响因素很复杂,和岗位的环境、职责、职权等都存在密切关系[9]。因而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根据我国基本国情进行针对性研究,从而提高研究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还应适当地参考国内外其他领域胜任力研究的经验和模型,对各类麻醉护士层级的胜任力进行明确的区分,建立起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胜任力模型,更好的满足其应用要求,也为提升我国的麻醉护理研究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小 结
  在目前机器人手术、腔镜手术等手术方式被广泛应用形势下,麻醉护士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出现了明显变化,这也增加了麻醉工作的难度。在麻醉护理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明确麻醉护士角色定位和能力标准,且选择合适的培养模型,这也是麻醉护理发展中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培养并提高麻醉护士胜任力,从而为提升麻醉护理工作水平打下可靠的基础。而在理论结合实践研究基础上,可更好的确定出麻醉护理的岗位职责和胜任力,为此类护理人员的选拔、培训等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提升我国的护理水平起到促进作用,这也是未来此领域需要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王树欣,韩文军,翁艳秋,等.我国麻醉护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护理研究,2019,33(5):836-839.
  [2] 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J].中国社区医学,2012,18(03):19-2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4(7):13-18.
  [4] 黄金月.高级护理实践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1.
  [5] Matsusaki T,Sakai T.The role of Certified Registered Nurse Anesthet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J].J Anesth,2011,25(5):734-740.
  [6] 刘保江,等.麻醉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07.
  [7] 时 勘.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人力资源开发[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04):586-595.
  [8] 舒 勤.颅脑创伤护理能力与胜任特征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
  [9] 温贤秀,敬 洁.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机动库护士培训大纲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27-330.
  [10] Callahan L.Competence models:from theory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J].AANA J,1988,56(5):387-389.
  [11] Wright S M.Cultural competency training in nurse anesthesia education[J].AANA J,2008,76(6):421-424.
  [12] Dewitt L.Licensed practical nurses in the PACU[J].J Perianesth Nurs,2009,24(6):356-361.
  [13] Hawks S J.The use of electronic portfolios in nurse anesthesia education and practice[J].AANA J,2012,80(2):89-93.
  [14] 李 蕾,刘化侠.山东省三级医院麻醉护士人力资源现状、需求、能力和职责的调查研究[J].護理研究,2010,24(22):1993-1995.
  [15] 胡嘉乐,姜 虹,王惠芬,等.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立麻醉专科护师核心能力[J].护理研究,2013,27(23):2541-2544.
  [16] 郭晓慧,马玉萍.以德尔菲法构建麻醉苏醒室护士核心能力框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0):730-734.
  本文编辑:董 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0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