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蚜虫药剂防治试验初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小麦蚜虫的发生对小麦生产造成很大威胁。为保护小麦生产安全,对2.5%高效氯氟氰菊脂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等4种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药剂中2.2%吡虫啉颗粒剂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97.4%。因此大田防治小麦蚜虫推荐使用2.2%吡虫啉颗粒剂。
关键词 小麦蚜虫;药剂防治;试验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9.016
麦蚜是小麦生长中的主要害虫,属同翅目蚜科,个体虽小,但繁殖力强。小麦蚜虫主要为害小麦茎、叶以及穗部,被害部位出现黄色斑块,最后整株枯萎,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最终造成小麦减产。目前,市场上防治小麦蚜虫的农药种类很多,防治效果差别很大。为了筛选出防治效果好、蚜虫抗药性低的药剂,通过试验筛选出防治小麦蚜虫的最佳药剂,以提高防治效果,减轻小麦蚜虫造成的损失,为冬小麦“一喷三防”药剂选择和今后大面积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1]。
通过对比2.5%高效氯氟氰菊脂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3.0%啶虫脒乳油和2.2%吡虫啉颗粒剂4种药剂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防治效果好、蚜虫抗药性低的药剂和适宜的施加浓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
2.5%高效氯氟氰菊脂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3.0%啶虫脒乳油,2.2%吡虫啉颗粒剂。详细信息见表1。
1.2 防治对象
防治对象为小麦蚜虫,供试作物为小麦,品种为西峰28号。
1.3 试验地选择
试验地点设在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红河镇宽坪村川水地,该田土壤肥力均匀,小麦生长整齐,四周冬小麦连片种植面积较大。由于地处红河川道区,日均气温较高,有利于蚜虫生长繁殖,因此该虫发生为害较重,据2019年5月11日调查,百株虫量达305头,适宜开展该项试验。
1.4 喷药时间及器械
喷药时间为2019年5月11日下午5:00—7:00,天气晴朗无风,喷雾器械为3WBS-16型手动喷雾器,采用常量喷雾。
1.5 试验设计
设5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面积为60 m2(6 m×10 m),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1.6 调查方法
施药前调查百株蚜量,施药后1 d、3 d、5 d和7 d分别调查药后残虫量,最后一次计算校正防效,并分析防治效果。调查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取样从小区四周向内2 m开始),每点调查20株,每小区共调查100株。施药后3 d和10 d调查有无药害及发生程度。
2 结果与分析
表2试验结果表明,2.2%吡虫啉颗粒剂、2.5%高效氯氟氰菊脂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3%啶虫脒乳油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分别为97.4%、94.1%、91.5%和90.9%。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对防效分析,2.2%吡虫啉颗粒剂与其他3组处理防效差异显著;而2.5%高效氯氟氰菊脂乳油与1.8%阿维菌素乳油防效差异不显著,与3.0%啶虫脒乳油的防效差异显著。试验中在施药后第3 d和第10 d调查,各小区小麦生长正常,无药害发生。
3 结语
4种药剂中2.2%吡虫啉颗粒剂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7.4%,与其他3种药剂防治效果差异显著,而且毒性低,使用后在自然环境中降解较快,对环境污染较轻,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发生,防治成本较低。因此大田防治小麦蚜虫推荐使用2.2%吡虫啉颗粒剂,
每667 m2用量为20 g。农户在生产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蚜虫的为害,并根据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防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增加農民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 司晓丹.小麦蚜虫的发生与防治[J].种业导刊,2013
(8):23.
(责任编辑:刘昀)
收稿日期:2020-02-28
作者简介:张胜利(1985—),女,宁夏固原人,本科,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E-mail: 993156160@qq.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3372.htm